20岁做的选择决定40岁以后的生活(活在有意义的人生里)

1三个月前,公司新入职一个小伙,我们叫他小杨小杨是个青年才俊,出身好,会说话,简历也漂亮到挑不出毛病人事经理一副功高盖主,捡到宝地得意,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20岁做的选择决定40岁以后的生活?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20岁做的选择决定40岁以后的生活(活在有意义的人生里)

20岁做的选择决定40岁以后的生活

1

三个月前,公司新入职一个小伙,我们叫他小杨。小杨是个青年才俊,出身好,会说话,简历也漂亮到挑不出毛病。人事经理一副功高盖主,捡到宝地得意。

试用期一个月下来,大家都反映这孩子除了情商高,工作能力真的很一般。

同事找他处理相片,他理直气壮:“姐,这个我可没学过呢”。领导安排他做PPT,他也支支吾吾说没用过这个软件。本着培养年轻人地宽容,领导派我去谈话。

我开导他:“公司现在发展很快,好好干一定会前途无量。”但小杨年龄虽小,内心却是千帆过尽看淡一切的“老油条”,他反过来劝我:“姐,人生短短几十年,干啥把自己活那么累,应该好好享受生活。”

他还直言,家里条件不错,父母也就一个独生子,早已为他铺好了衣食无忧的后路,他来公司不过就是找个地方混混小日子。之后的工作中,小杨依然我行我素,没有一点改进。满足于父母给予的衣食无忧的完美人生,觉得有大把时间挥霍。

他低估了现实的残酷,没干满3个月,小杨便被解扉了。而跟他同时入职的另一位同事却因为表现突出,被破格升为主管。

蔡康永曾说: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年轻是一种资本,不是用来挥霍的,而是用来奋斗的。那些辜负时间、放弃学习的年轻人,终将被时代所抛弃,而时代抛弃他们的时候,残酷到甚至连一声招呼都不会打。

2

有些人年纪轻轻已经似混吃等死的“咸鱼”,而有些迟暮之年的老人,历经挫折,却能逆袭成千万富婆。庸人费尽心思消磨时光,能人费尽心计利用时间。

我看过一个很燃的故事,她2岁丧母,12岁当童养媳,31岁下海淘金,靠自己摸索和学习百货生意,从收音机、尼龙服装做起,涉及建材、轻纺、机械、家电等诸多行业,不到50岁便身家千万。52岁因为经济罪被判刑,接连遭遇中年丧女,丈夫移情别恋。

2003年,已经70多岁的她出狱后以扫公厕为生。2005年学习写作并写下20万字自传体小说。在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节目中,她讲述了自己从阶下囚到千万老太的经历。

74岁那年,她重新创办公司,开始从未接触过的农业和养老事业,一点一滴摸索。她学习澳大利亚老年公寓的先进经验,立志要搞一个标准化、有品牌的养老院,她用心付出把养老事业做的红红火火,使老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依。82岁,她再次逆袭成为千万富翁,并发起“救助贫困先心病患儿大型公益盛会”,成为一名公益人,完成女儿的遗愿。

“吴胜明”是她逃婚后给自己取的名字,就是相信,今天会胜过明天。过好每一个今天,明天才会更好,人生,何时都不晚。她称自己终身学习和成长,是没有时间老去的人。

这个拥有跌宕人生,堪称传奇的女人,从不向命运低头的叛逆女性,被称为“女版褚时健”。如潮起潮落,当大家屏气凝神看着她直拍惊涛或跌入谷底时,她总能开出属于惊艳的花,并在浪尖跳起感动大家的舞蹈。

吴胜明用她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花开花败,只要初心犹在,坚持学习,从不向命运低头,人生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3

老妈一直给我带孩子,孩子上学后,她又闲又无聊,刚满65岁的她已经开始等待慢慢老去。我鼓励她去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她总推辞一把年纪了说不定哪天就挂了,还折腾个什么劲。

直到被小区里75岁的张大爷影响,张大爷每天早去晚归,一大早哼着小曲出门,大晚上的上楼嘴里还念念有词。老妈问:“张大哥,您每天这都折腾啥呢”。

张大爷一脸的幸福表情:“我早上打太极,然后到老年音乐团学习二胡,晚上上老年大学,人嘛,都是一辈子,活到老,学到老,折腾到老,这时间呀不是用来等死的”。

老妈听了略有所悟,不久后也开始折腾起来,她在厨房里购置了和面机、烤箱、空气炸锅等设备,说要成为湘菜大军中的烘焙大师。她一点点的学揉面、学裱花,学材料搭配,非常用心和刻苦。

后来还下了血本报了个烘焙班,几个月学习下来已然掌握精髓,在小区举办了免费试吃的活动。老妈摇身一变成了小区里的“蛋糕明星”,纯手工无添加蛋糕、甜品,还得提前一周预订。

周末,老妈一边在沙发上处理订单,一边看视频继续钻研技术。她享受这种被认可和肯定的感觉,开心地跟我说“闺女,自己把饭热下呀,我这事多,你看我现在也爱学习,也是忙到没有时间老去的人呢”。

就如查理•芒格所说:“有些人越过越好,他们不是最聪明的,甚至不是最勤奋的,但他们是学习机器,他们每天夜里睡觉时都比那天早晨聪明一点点。”

新闻数据显示,现在大概有2亿以上人口进入老龄阶段,人活一辈子,连老年人也不做三等公民了——“等吃、等睡、等死”,只有把握时间,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才能应付更为漫长的人生,过上更有意义的日子。

4

台湾102岁的赵慕鹤先生,他生于1911年,40岁孤身从大陆来到台湾,66岁从高雄师范学院退休。75岁他穷游欧洲,赵慕鹤先生发现,学习是保持青春的一大秘诀,“脑子动,人就活”。96岁那年,他像大部分为考大学而拼命读书的年轻人一样,经常复习到凌晨两点,他挑灯夜战3个月时间,考上了南华大学哲学研究所。

每个人都寻找方法填充这“丰富的人生”,而终身学习便是一种实际而快乐的途径。如果你能活到100岁,50岁才是正当壮年,坚持学习机会无处不在,就怕你20来岁就不学习却用大把的时间等死。

这个世界上,大概只有时间是最公平的,努力的程度决定了千差万别的人生。而终身学习便是通往自由和成功的必胜法宝。

愿你往后余生,都能做一个终生学习者。不负时光,不负岁月。以不忧不惧的坚强意志投入学习,闪耀着、激荡着,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