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二三线卫视电视剧开三个处方(给二三线卫视电视剧开三个处方)

传媒内参导读:先天不足的二三线卫视,既受到一线卫视与多渠道娱乐社交平台的挤压,又难以像地面频道那样真正下沉渗透,积重难返,生存更加艰难。

来源:传媒内参—传媒独家

文/迟迟

近两年关于电视台的话题,谈得最多的是衰落和两极分化,从电视剧收视率榜单上便可见一斑,一方面,现象级大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都挺好》收官收视率刚刚破2,可想而知整体的收视情况;另一方面,榜单基本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首播剧的战场,被一线卫视和二线卫视中的头部把控,后半部分则是二三线卫视的舞台,要么是重播剧(二轮剧、经典老剧、网剧),要么是先地面后上星的抗战、传奇剧,收视率惨淡。

给二三线卫视电视剧开三个处方(给二三线卫视电视剧开三个处方)(1)

以4月18日(周四)1930-2400时段卫视电视剧55城收视率为例,湖南卫视《封神演义》收视率最高为1.097,其次是湖南卫视《如果可以这样爱》,浙江卫视、江苏卫视联播的《推手》,东方卫视《趁我们还年轻》,北京卫视《因法之名》,浙江卫视《重耳传奇》上部,全部为一线卫视首播,其中不乏多部被吐槽的“积压剧”,但收视率仍然占据绝对优势。再看后半部分,大多是收视率不过0.5,社交平台几乎零讨论量的二三线卫视剧,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

首轮剧“重播化”

据CSM媒介研究统计,2018年晚间黄金档,146部首轮剧中超过总量1/3(46部)在当年二轮播出,有23部在两个及以上卫视重播,其中社会伦理剧《养母的花样年华》在山东、天津卫视首播后,陆续在其他4家卫视重播。

给二三线卫视电视剧开三个处方(给二三线卫视电视剧开三个处方)(2)

目前正在二三线卫视播出的电视剧中,广东卫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紧接着湖南卫视开播,天津卫视、山东卫视联播的《燕阳春》提前一周已在四川影视文艺频道播出,重庆卫视则重播了央视综合频道的大剧《黄土高天》;安徽卫视《猴票》、四川卫视《左轮手枪》等剧早在几年前已于地面频道播出;陕西卫视则重播了频道2013年已播出过的电视剧《神秘人质》。

给二三线卫视电视剧开三个处方(给二三线卫视电视剧开三个处方)(3)

安徽卫视《猴票》

根据电视剧首播频道可以分为两类:

  • 首轮上星剧,二三线卫视更倾向于间隔时间较短地快速接档播出,在播剧中间隔最多的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2月13日在湖南卫视收官,3月29日即在广东卫视二轮播出,间隔时间最长的剧《维和步兵营》也是江苏卫视2017年10月播出。

  • 先地面后频道剧相较而言播出时间间隔更长,如江西卫视《搭错车》、辽宁卫视《女儿当官2》都是2015年首播,黑龙江卫视《使命》更是2005年播出的老剧。

其中上星二轮剧多在二线卫视播出,无论是明星阵容、内容热度还是频道影响力都相对较好,在“卫视资源速递”统计的一季度二轮剧收视率榜单上,深圳卫视、广东卫视、天津卫视等二线卫视表现突出,比如深圳卫视重播的《橙红年代》(东方&浙江卫视首播)收视率高达0.423,《一千零一夜》(湖南卫视首播)收视率高达0.377。

苦情剧、抗战传奇剧“地面化”

地面频道凭借地缘优势,不仅可以针对区域观众的喜好标准选择电视剧,还可以成立联盟组织,联合共享优质剧目资源。因此,地面频道成了一些好剧的试金石。

反观二三线卫视,覆盖氛围更广,承担的责任更大,但在电视剧播出方面,常吃地面频道“剩下”的,题材类型也越来越“地面化”,14部剧中,在播剧中除了都市题材《猴票》《月嫂先生》、军旅题材《维和步兵营》、古代题材《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刑侦题材《使命》外,其他9部均为苦情、抗战、农村、谍战、近代传奇等题材。

给二三线卫视电视剧开三个处方(给二三线卫视电视剧开三个处方)(4)

这些多是经过试验的“热播剧”,低成本、强剧情,也不可避免地让二三线卫视与地面频道越来越相似,而且在都市、情感、古代等热门题材的对抗中,地面频道风格的剧并不占优势,甚至可以说只是用来填补时间段的素材,于观众并无太多吸引力。

这种“地面化”的选择,既是一种打好本地牌、差异化的措施,但也拉开了二三线卫视与一线卫视间的差距。可以说在全国市场的竞争中,二三线卫视不是输给了一线卫视、新媒体,而是输给了自己,相似重复的苦情、抗战传奇题材,加速了频道受众分流,频道价值也受到影响。

给二三线卫视电视剧开三个处方(给二三线卫视电视剧开三个处方)(5)

江西卫视《搭错车》

二三线卫视还有机会吗?

有一种掉队叫“自然淘汰”,在电视剧市场进入紧缩时代,传统卫视频道迎接着来自产业变革、新媒体壮大、观众流失等变动的挑战,尤其先天不足的二三线卫视,既受到一线卫视与多渠道娱乐社交平台的挤压,又难以像地面频道那样真正下沉渗透,积重难返,生存更加艰难。

回想十年前卫视格局,安徽卫视、江西卫视、重庆卫视一度位居前五,东方卫视在十名左右位置徘徊,浙江卫视一年一跨步迈进前三,自身变革与综艺洗牌造就了新时势。

在当下一线卫视把持大制作综艺垄断收视率市场,破釜沉舟的变革大概已经很难做到的背景下,不妨碍甩掉包袱轻装上场。首先要跳脱出苦情、抗战传奇剧的圈子,可以跟播热门剧或重播经典老剧,但要甩掉土、俗、雷的标签;下一步,视频网站与一线卫视争夺赛进入缓和期,二三线卫视不妨做网剧的固定首播上星平台,多引进品质网剧,甚至可以参与到网剧制作中;最后一定要掌握内容的主动权,可以先尝试“小而美”思路首播精品轻体量剧,进而根据平台新受众审美喜好以及平台方向,有针对性地制剧播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