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水能藏舟亦能覆舟(唐太宗人生语录)

公元644年(贞观十八年),唐太宗李世民与刚立为太子不久的李治(后来的唐高宗)谈话。

唐太宗:“你了解船吗?”

李治老实地回答:“不了解。”

唐太宗:“船好比君主帝王,水好比黎明百姓。水能使船漂浮行驶,也能把船打翻。只有善待百姓,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这是李世民自己多年来统治经验的总结,也是治国的基本思想。

唐太宗水能藏舟亦能覆舟(唐太宗人生语录)(1)

大唐王朝

但是唐太宗李世民到了晚年,特别是魏徵等大臣相继去世后,也逐渐变得端断起来,听不进大臣对他的劝言,征讨高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让唐太宗李世民烦心的事是,他的儿子们也在明争暗斗地争夺皇位的继承权。

李世民原先立的太子,她跟长孙皇后生的长子李承乾。可是李承乾又懒散又狡诈,经常可以帮小人混在一起。但是在封建宗法的制度下,他受到了维护正统的魏征等人的支持。

但其实唐太宗宠爱的是他跟长孙皇后生的第二个儿子——魏王李泰。李泰长的体格魁梧,为人又聪明有才,长得十分像唐太宗,深得李世民的喜爱。

唐太宗赏赐给李泰的钱物逐年增多,后来已经超过了对李承乾的赏赐。李泰在唐太宗的宠爱日益骄横起来,它不仅常常像李世民告密太子的劣行,而且不把一班老臣与功臣放在眼里。

公元643年,魏征病逝,李承乾为失去有力的支持而变得惶惶不安。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他竟然想仿效唐太宗,搞宫廷政变,最后阴谋败露,他被迫流放。

唐太宗水能藏舟亦能覆舟(唐太宗人生语录)(2)

流放图

李泰见状,十分得意,认为自己的太子当定了。可他没有想到,因为他的骄横并没有多少大臣愿意支持他,甚至连他的亲舅舅长寿无忌也对他都没有什么表示。

李泰十分着急,连忙找到唐太宗,说道:“父皇一直要立我为太子,这是给我的再生之恩,现在有人提出要立晋王为太子,我和晋王是手足兄弟,我自己有一个儿子,我愿意保证将来我死时先把儿子杀了,再把皇位传给晋王。”

唐太宗是何等的聪明,李泰的这些蠢话,反而让他清醒过来了。他明白,要是李泰做了皇帝,其他太子肯定免不了一死。但要是让晋王李治做皇帝,虽然他没有什么才干,但心底仁厚,其他皇子的姓名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为了能让李治成为一个能守业的好皇帝,唐太宗专门请了名师教导他,给了他一个较好的统治基础。

公元649年(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因服食仙丹不治身亡。

这位身性懦弱,被认为不大有魄力的新皇帝登基后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停止对高丽的战争,老百姓终于避免了又一场灾难!

唐太宗水能藏舟亦能覆舟(唐太宗人生语录)(3)

李世民图

关注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