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与分析技巧(一套简单易学可复制的思考策略)

提升思考能力的关键,在于掌握一套系统的思考方法,然后不断地使用,提升技能熟练度。

如同其他工作技能一样,思考也是一项可以学习的、有方法、有策略的技能。

01丨问题是怎么产生的?

安宅和人在《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一书中写道,解决问题之前,先查明问题。

这句话可以说是指出了分析问题的核心。

想要成为分析问题的高手,那么你就需要弄清「问题」这个概念,「问题」由何产生?

一昧凭借着过往的经验、认知,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哪天遇到经验外的事情,或者随着职务的提升,很快就遇到了瓶颈。

那么,「问题」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假如你是名学生,学校要求60分及格才能给予毕业,而你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70分的成绩,那么你遇到了问题吗?

显然没有。

条件变成80分才能给予毕业证书,那现在遇到了问题吗?

如果你无所谓毕业与否,你就没有问题。

如果你还希望取得毕业证,那如何从70分提高到80分,对你而言就是一个问题。

假如你是一名公司的销售人员,到今天为止已经完成了5万的业绩,你也没有遇到问题。

领导忽然要求这个月要完成10万业绩,不然就把你开除,那么如何完成剩下的5万业绩,对你而言就变成了一个问题。

问题的产生,来源于现状跟目标的差距。

思考与分析技巧(一套简单易学可复制的思考策略)(1)

A同学的现状是考了70分,目标是取得80分,如何消灭这10分的差距,就是A同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B员工的现状是完成5万业绩,目标是10万业绩,如何消除这5万业绩的差距,就是B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公式:问题=目标-现状。

思考与分析技巧(一套简单易学可复制的思考策略)(2)

02丨分析问题的目的

学过小学数学的应该都知道,被减数-减数=差,只要「减数」或「被减数」变动,那么差也产生了变化。

比如:5-2=3,变化减数:5-4=1变化被减数:6-2=4

同理,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也是如此,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消除目标跟现状的差距,如果用数学公式理解的话,就是a-b=0。

因此,想要解决问题,必须找到影响问题的变量。

也就是我们需要找到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公式可以得知,这个关键原因要么目标,要么是现状。

只要找到关键因素,并改变目标或者现状,就意味着消除了二者差距,解决了问题。

分析问题的主要目的,自然就是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找到困扰的关键点,从而解决问题,让自己获得提升。

03丨分析问题的三板斧
  • 判断目标是否合理?

我经常会在朋友圈里刷到这样的内容:这个月减肥10公斤,不成功不换头像!

通常我都会在底下留言,“放弃吧,不会成功的。”

然后就被拉黑了。(并没有)

倒不是故意泼冷水,而是因为他们的目标设定不合理,所以不会成功。

不知道你对「一个月减肥10公斤」这件事是否有概念,我给你做个简单的算术。

想要减肥1公斤,需要消耗7700Kcal的热量,一个月10公斤就意味着需要消耗77000Kcal热量,平均一天消耗2566.66Kcal。

话句话说,就是每天的「支出热量-吸收热量=2566.66Kcal」时,才可能实现一个月10公斤的减肥目标。

如果是一位25岁、身高165公分、体重60公斤的普通女性,在每天都不吃不喝的情况下(基础代谢值约1698Kcal),还需要通过运动消耗868Kcal的热量(相当于慢跑12.4公里),才可能实现这个目标。

如果正常饮食补充热量,那么通过运动消耗2566Kcal,就意味着——

思考与分析技巧(一套简单易学可复制的思考策略)(3)

看到这,你应该能理解「一个月减肥10公斤」对于普通人多么不切实际了吧?

在目标不合理的情况下,必定会产生问题。

因此,制定合理的目标就显得尤其重要。

那么该如何制定合理的目标呢?

  • 设立目标的SMART原则

要设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只需要遵循SMART原则。

- S:Specific,明确的,具体的

比如「想要变得更厉害」,这个就不算很明确的目标,因为每个人对厉害的定义是不明确的,自然不知道该怎么达成。

因此,你要把一个模糊的概念具象化,比如什么样的人叫厉害?

月薪5万对于月薪5千的你,可能是厉害的人;拥有六块腹肌的对于拥有一块腹肌的你,也可能是厉害的人。

把目标从抽象的概念,变成一个具象的指标来替代,具体清晰后,才知道该怎么实现。

- M:Measurable,可衡量的

目标是否能够完成,必须能被衡量,比如「我的目标就是让用户满意」。

那么怎么样才算满意呢?

你需要加上一组参考指标,比如说「用户5星好评率在95%以上」,这样就能衡量是否达成了。

- A:Achievable,可达到的

你不能定一个不可实现的目标,比如成为首富,这个目标虽然不错,但是你现在可能刚刚毕业,家里没有家财万贯的话,这个目标对你太过遥远了。

你可以先定一个可实现的小目标,比如赚到人生中的第一个百万,如果是用创业的方式,那么在这100万之前,你可以先把公司产品确定下来,并试着卖出100件。

如果这个目标能达成,再定一个远一些的目标,就会比较靠谱。不然就会因为目标距离太远,而让自己始终处在焦虑的状态,也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改善…

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目标的达成,一定是自己的力量可以控制的过程,而不能把目标达成与否寄托在他人或者你不可控的事情上。

比如,目标定为「年底就能升职加薪」,或者是「让这个女孩喜欢我」,这些目标的决定权并不在你身上,而在于他人。

- R:Relevant,相关性

设定一个目标,最好是跟自己有较高的关联性。

比如从事设计工作,设定一个考人力资源证书的目标,就不是一个很好的目标,除非打算转行,否则这个目标跟自身的职业发展并没有太大的关联性。

尽可能挑选一些跟自己生活、工作比较接近的目标,否则实现目标的动力,可能就比较薄弱了。

- T:Time-bound,有时间限制

目标一定得有时间限制,不然没有任何意义,比如「我的目标是赚100万」,那是准备多久达到呢?1个月?1年?10年?还是50年?

不同的时间限制,会导致你思考的方式、制定的计划完全不同。如果没有时间限制,这个目标就会成为一句口号,起不到任何作用。

根据SMART原则制定一个合理目标之后,是不是问题就得以解决呢?

当然不是,毕竟谁也不会设定一个跟现状一样的目标,目标高于现状,才有付诸行动的意义。

  • 现状未改变导致

每个人在成长奋斗的过程中,都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目标合理的情况下,问题依然存在且未解决,那么我们就需要分析当前的现状,并找到因现状未改变而导致问题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然后通过改变因素去解决问题。

具体操作方法非常简单。

- 第一步:把你认为跟目标相关的内外部通通罗列出来

思考与分析技巧(一套简单易学可复制的思考策略)(4)

什么叫做跟目标相关的现状?

比如你的目标是减肥,那么跟减肥相关的有你当前的饮食情况、运动情况,以及影响你饮食跟因素的相关情况。

比如你的目标是提高学习成绩,那么当前的学习水平、学习行为、学习心态、外部的学习环境等,就是跟目标相关的现状。

又比如你的目标是升职加薪,那么你当前的工作量、工作价值、工作能力、领导对你的态度等,就是跟目标相关的现状。

总而言之,就是把你认为可以影响目标的现状,统统罗列出来。

- 第二步:用5Why法分析本质因素。

许多时候,核心问题往往藏在现象之下,如果不解决核心问题,只解决了表面问题,并不能一劳永逸的消除困扰,因此我们需要应用5Why分析法透过现象看本质。

思考与分析技巧(一套简单易学可复制的思考策略)(5)

在罗列了各个因素之后,你需要采用倒推分析的方式,先自问这样一个问题,“该因素一定会导致该问题嘛?”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说明这个因素就不是关键因素,将其放弃。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说明这个因素就是关键因素,对其继续分析。

找到一个关键因素后,提问第一个Why:为什么会产生该关键因素?

并找到1Why的各个因素:因素a、因素b、因素c…

接着继续倒推分析:该因素a/bc一定会导致第一个Why吗?

答案否定的话,就放弃;肯定的话,则继续提问第二个Why...

如此循环往复,不断重复操作,直至找到根本原因。

思考与分析技巧(一套简单易学可复制的思考策略)(6)

经过多次提问,找到我们认为最本质的原因,就完成了对问题的分析,可以针对本质原因制定相对应的措施,通过执行行动措施,改变关键因素从而解决问题。

05丨案例演示

看完了上面的内容,你对分析问题的三板斧应该有了一定的认识。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具体案例的分析,让你可以更深入理解如何分析问题。

案例分析:

我是一名大四学生,目前正在准备秋招,但还没有获得offer,请问该如何找到工作?

第一步,检查目标是否合理。

根据SMART原则的5要素,我们依次检查。

S:秋招找工作——比较具体M:无A:无R:即将毕业面临人生选择——具有关联性T:无

结论:目标不合理。

既然目标不合理,那么我们先优化一下目标:如何在2个月内通过秋招的方式,找到一份月薪5千的工作机会。

第二步,对现状进行分析。

首先,将没找到工作的原因罗列出来。

思考与分析技巧(一套简单易学可复制的思考策略)(7)

第三步,应用5Why法进行分析:

思考与分析技巧(一套简单易学可复制的思考策略)(8)

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对策:网上查找面试准备的相关攻略。

06丨写在最后

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往往会比案例更加复杂,因此你更需要多多练习,才能彻底掌握这套分析问题的方法。

虽然分析问题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步骤,但却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如果分析的原因是错的,即便制定并执行了计划措施,也依然无法解决我们的问题。

至于找到原因之后,如何制定合理的计划措施,如何高效的执行下去,未来我们有机会再聊。

最后,必须提醒你的是,任何工具方法的最终目的,就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如果你看完只是收藏起来,并不会去应用,那么你永远谈不上掌握了一项技能。

来源:思宇爱读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