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市场现状与展望(新海南财经观察海南大型养猪场出栏占比约为全省40)

养猪市场现状与展望(新海南财经观察海南大型养猪场出栏占比约为全省40)(1)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易帆

近段时间以来,猪价接连攀升,对于生猪养殖业来说,是熬过了猪价的低迷,迎来了市场红利。

然而猪价的攀升仅是短暂的市场供需变化,自非洲猪瘟发生以来生猪养殖产业已重新“洗牌”,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就海南来看,目前罗牛山、农垦、大牧人等龙头企业打造楼房养猪的养殖模式,生产力更为稳定;定安庆平黑猪养殖场也在谋划升级打造为年出栏量为5万头的大型养殖场,届时在养殖技术和种猪的养育能力上也将进一步提升。随着大型养猪场全产业链布局生猪养殖产业,中小猪企也加大生产投入,海南生猪产能较之2018年逐步回升。

但对于生猪养猪行业来说,生猪养殖场还面临防疫风险和不菲的防疫成本,加上不断高涨的饲料价格,可谓压力不小。小、散养殖户基本退出了这一行业,还有不少小型猪场、合作社正在观望,不愿轻易投资生产。

海南生猪养殖行业目前现状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猪企如何突围,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

行情

猪价上涨明显,明年年底或将回落

11月20日至23日,记者在白沙农贸市场、白龙综合市场、坡博市场走访了解到,白猪前腿瘦肉每公斤32元左右,后腿瘦肉每公斤36元左右;黑猪前腿瘦肉每公斤53元左右,后腿瘦肉每公斤56元左右。有市民认为,近段时间猪肉价格上涨明显,尤其是市场销售较好的黑猪。

今年6月份全国猪价行情明显上涨,海南省发改委统计,11月27日猪肉价格同比明显上涨,同比为23.35%。对此,海南省养猪行业协会会长姚德标认为,此轮猪价上涨是市场短期的供需变化,今年上半年因生猪饲料价格上涨和生猪出栏价格低迷,导致部分小养殖场观望或退出市场。姚德标分析,受豆粕价格暴涨影响,养猪成本不断提高,猪价短期内将高位震荡,很难大涨大跃。到2023年上半年,随着生猪出栏量逐步回升,明年年末猪市行情或有反转。

海南罗牛山种猪育种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营销总监万长华认为,非洲猪瘟疫情之后,养猪行业产业结构加速升级,不仅要求生猪养殖技术,还要有雄厚的资金来对抗风险,行业竞争加大,这给中小猪场带来极大挑战。

11月25日,在定安县新竹镇海南庆平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生猪养殖场,工作人员正在对进出猪场的车、人采样检测。“这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养殖场对非洲猪瘟的防疫成本只增不减。”养殖场行政经理谢莉说,成本的增加给中小猪企带来不小压力。

在采访过程中,有养殖户直言“不是不想养,而是不敢养,生猪养殖风险高、成本大、利润薄,缺乏可靠的管理技术就会赔得精光。”记者留意到,经过非洲猪瘟后,有猪企转型只做屠宰加工,有的猪企只做零售,而有些直接退出生猪产业。定安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县2021年的生猪出栏量就比2018年非洲猪瘟爆发前近乎缩减了一半。

现状

海南大型养猪场出栏占比约全省40%

自非洲猪瘟发生以来生猪养殖产业已重新“洗牌”。一边是散户、小户退出生猪养殖市场,一边是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悄然布局。

前不久,罗牛山儋州青牧原实业有限公司投产,该企业年产生猪饲料36万吨,作为海南省又一大型单产饲料生产基地,它将进一步延长罗牛山的生猪养殖产业链,加快推进生猪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海垦草畜猪业也在加紧布局生猪全产业链条,在全省建设饲料加工、种猪繁育、肉猪养殖、屠宰加工和深加工等众多项目,力争到2023年达到年出栏生猪100万头。

据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等相关部门对行业数据统计:1-9月份全省生猪累计出栏342万头,9月底生猪存栏290万头,另外,能繁母猪存栏36万头,超过了农业农村部海南生猪保有量30.7万头。

记者通过整理发现,全省登记的生猪养殖及相关企业(含饲料供应,动保等企业在内)共1901家,主要分布在全省十九个市县。排名前五位的市县分别是海口570家、儋州258家、屯昌144家、万宁123家、澄迈144家。

根据海南省养猪行业协会数据显示,在生猪养殖企业中,全省年出栏100头以上养猪户和小型猪场约8000多个,其中3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有380多家,合计年出栏200万头左右,占全省400万头出栏量的50%。而年出栏100头以上的8000余个规模养猪场和大型养猪企业总出栏量约357万头,占89.3%。该协会另一份数据显示,全省按年出栏量排名前10家规模化养猪企业,年产能出栏量总共157万头,占全省总量400万头的39.3%。这10家大型养猪企业分别是:罗牛山,年出栏量50万头;海南农垦,年出栏量30多万头;大牧人,年出栏量15万头;新希望,年出栏量12万头;牧原,年出栏量10万头;乐东康牧,年出栏量10万头;中农谷野,年出栏量10万头;湖北金龙,年出栏量8万头;京基智农,年出栏量6万头;天兆猪业,年出栏量6万头。

专家

“公司 农户”模式,实现与大企业资源共享

“目前海南生猪养殖企业中,年均出栏量在3000头以上的中型养猪场有380余家,年均出栏量在1000头左右的小型养猪场约有1500余家,这些中小型养猪场是生猪养殖市场的主力。”姚德标谈到,这些中小养猪场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在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但资金、防疫设施、环保等因素仍然制约其发展。

中小养猪场如何在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姚德标认为中小养猪企业可以选择跟信誉好的大集团合作,走“公司 农户”的道路,以大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来降低出现疫情造成的损失,实现资源共享。姚德标谈到,养殖业自动化、智能化、高精细饲养管理是生猪养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中小养猪企业要想不被市场淘汰,就必须从粗放型向精细化养殖转型,更新养殖设备、加强精细化管理、加强疫病防控,提高生产效率。

万长华认为中小养猪场可以在黑猪养殖上“做文章”,从2021年来看,海南全省黑猪出栏仅60余万头,仍然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且存在较大缺口。“提高猪肉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本土黑猪打响品牌,中小猪企在这一方面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万长华说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