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缩写造句子(缩写实际上是要)

用基于怀疑的创新性思维来学习九年级上册语文

我在加拿大教儿子学初中语文

第二十三讲:用假设复句和条件复句练习缩写如何?

用缩写造句子(缩写实际上是要)(1)

儿子:是不是要进入本单元的收尾阶段了。

我:对,一个是本单元设计的语法项目:两个复句。还有一个关于写作方面的学习缩写。

儿子:你是不是又想连一块来弄?

我:你说呢?不管怎么弄,还是要挨个学习透彻才好。这是前提。(我这句话就是一个复句)

儿子:这个语法项目好理解。一个是假设复句,一个是条件复句。基本上都有明显的关联词标记。

假设复句:表示假设某种情况发生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除了“倘若”、“如果”,常用的关联词还有“假如、假若、要是、倘使”等,后面常于副词“就”、“便”、“则”等搭配使用;

条件复句:表示满足某种条件的话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关联词有:“无论/不论/不管/任凭------都/总/总是/也-----”

“只要------就/总-------”“只有------才--------”

“除非------否则------”

我:试着造一个句子!

儿子:倘若让我用假设和条件复句来缩写,那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折磨。

我:哈哈哈

儿子:只要是文章,就可以缩写。这到底是不是一种谬论?我:是啊,是不是谬论?来看看《学习缩写》

儿子:

缩写的定义:就是在保持中心思想不变的前提下,压缩文章的篇幅。

说白了就是:把主要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遍。(吕叔湘)

学缩写的目的:可以提高把握文章要点、思路的能力;还能培养概括、综合能力。

缩写不等于简单的“减少字数”,刘勰说“善删者,字去而意留”。

缩写,必定要删减部分内容。遵循“保持主干,删除枝叶”的原则,确定取舍和详略。

比如:删去一些详尽的描写,换为简洁的叙述;删去一些次要情节,保留主要故事。

缩写要凸显文章的中心和重点,一些比较精彩却不太重要的内容,要“舍得”删去和压缩。

“自成一文”是缩写的另一个要求。缩写而成的文章既是原文的微缩呈现,也是一篇独立的文章,因此要以自己的话为主,可适当摘取原句。

如果小说原文结构非常清晰,关键语句显而易见,缩写时也可以摘引原句为主,连缀成篇。

如果小说原文中有不少悬念、误会,也有不少追述的部分,缩写时可以做些调整,体现主要内容的时间顺序,以突出中心,方便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文体不同,缩写时的注意点也应有所不同。

缩写叙事性文章,要保留原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删减不影响中心情节;

如果原文情感丰富,独具韵味,缩写时可以有所体现,不宜将其缩成干枯的概要。

缩写说明性文章,要保留体现说明对象主要特征的内容,遵循原文的说明顺序,适当保留解释性的词句,以便读者理解,但不必呈现太多的说明方法。

缩写议论性文章,要突出原文的论点,体现论证的思路,至于论据则可择要保留,对论据中的叙述成分要做较大幅度的压缩。

我:这篇关于缩写的文章,还是很有料的。也难怪你缩写不了“关于缩写”的介绍呢。课后给了三个任务,你任选其一吧。

儿子:我还是现学现用吧。缩写《我的叔叔于勒》

我:那当然可以。作为小说,叙事类的文章,要把握刚刚学到的原则。

用缩写造句子(缩写实际上是要)(2)

儿子:

缩写《我的叔叔于勒》

“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这是我小时候的某一段日子里,父亲只要看到海边有大海船进港就会发出的慨叹!他的这种情绪,往往也是衣冠楚楚来海边散步的我们全家人的共同的心声。

不用细说,如果你们家挣的钱不多,还有三个孩子,你会怎么过日子?是不是什么都不敢买?是不是避免一切应酬?是不是尽量给女儿做而不是买衣服?总之,一句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不过这个时候,于勒叔叔成为了我们家唯一的希望,也真算是一种很无奈的必然。虽然,他曾经是全家的恐怖。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乘商船到美洲之后的确发达了一阵子,期间还多次来信回报我们,补偿以前被他挥霍了的我父亲的那一份遗产。我们都高兴,这个大坏蛋,大流氓,居然一下子变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唉,真是世事难料-----

只是,后来他来了一封信,说是去南美长期旅行。这个长期的确长,十年啊。他居然在心中说团聚、幸福、快乐的日子为期不远。我们家盼得头发都白了。两个姐姐一个28,一个26,都还嫁不出去,要不是有这封信让我们经常读读,让那个“看上”二姐的人读读,她的婚约真不知道在哪儿呢!

为了庆祝这一好事儿,我们觉得全家出游穷人们最理想的游玩的地方----哲尔赛岛。可谁能想到,这一美好的渴望和梦想,最后差点儿成了全家的噩梦呢!

事情的起因是为了吃牡蛎。父亲看到两位先生请两位漂亮的太太吃牡蛎很文雅又很惬意,也许是为了也显示一下自己的风度,也许是让二姐和未来的二姐夫高兴,他也想请我们吃牡蛎。

问题是我妈妈还是老样子,舍不得花钱,就以她害怕伤胃,又害怕惯坏了我为由,让父亲少买点,只给两个女儿和女婿吃。谁成想他没到跟前就又神色不安地走了回来。说出了一句让我母亲也惊恐不已的话:

“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我母亲真是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于是我父亲怂恿她本人再去确认一下。我趁着这功夫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的活儿。

母亲回来之后,不仅仅是直哆嗦,就连对于勒叔叔的称呼都变了。“我想就是他,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

我想真正让我父亲六神无主,母亲果断地六亲不认还是在父亲跟船长确认之后。船长的原话是这样说的:“他是个法国老流氓,去年我在美洲碰到他,就把他带回祖国。据说他在勒阿佛尔还有亲属,不过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因为他欠了他们的钱。他叫于勒-------,听说他在美洲那边阔绰过一个时期,可是您看他今天已经落到什么天地!”

这个消息,绝对不亚于五雷轰顶。好在母亲马上就果断了起来。在我眼里,那种果断简直可以用暴怒来形容。“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约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快,去把姐姐们找回来,最要紧的是不要让女婿起疑心。”

没想到,母亲盛怒之下居然还能如此周密安排。我拿着那五法郎,来到了那个卖牡蛎的人跟前。说实话,我倒是很平静,毕竟我以前跟他也几乎不认识。

那对话,至今我仍然记得,不是因为他多么好或者不好,而是我为此挨了母亲一顿骂。

“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两法郎五十生丁”

他找我钱的时候,我看到了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也看到了他的脸,又老又穷苦的脸,满面愁容,狼狈不堪。我决定给他小费。哪怕只是十个铜子呢!

他谢了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他居然称呼我“您”)

可是我妈妈却骂了我。“你简直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

她虽然被我父亲提醒她女婿在场的手势阻止了。可至今耳畔还在回响着她的声音。我也至今一直困惑着: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啊!

他就像船长说的那样:他正是因为欠我们的钱,不愿意回到我们这里,才在这儿卖牡蛎维生的嘛!这样的人,我是说,我认为,还不能算是彻头彻尾的“流氓”吧!

当然,我的家,也的确没有能力养他了---------

我:假如我回到你这个年龄,我也写不到你这个水平,真的,你很棒!看来只要是认真领会教材的人,都能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儿子:哈哈,你这是用假设和条件复句,既夸了我,也夸了教材啊!你牛!

用缩写造句子(缩写实际上是要)(3)

本课的学习思维训练:

1.缩写的目的是更好地明确中心;更熟练地使用自己的语言体系;

2.语法最重要的是尽一切可能练习,而不是背定义和看例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