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户以次充好狡辩称卖错了(凤梨换菠萝忽悠消费者)

  李阿姨在一家水果销售直播间花了100元买了3个凤梨,主播宣称自家销售的为纯正的凤梨原产地为海南,并承诺假一赔十收到货后,李阿姨发现自己收到的是菠萝而不是凤梨,认为商家存在虚假宣传行为,导致自己遭受财产损失,要求假一赔十但商家称菠萝和凤梨属于同一种水果,只是叫法不一样,拒绝向李阿姨赔偿,于是李阿姨向佛山消委会投诉,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商户以次充好狡辩称卖错了?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商户以次充好狡辩称卖错了(凤梨换菠萝忽悠消费者)

商户以次充好狡辩称卖错了

  李阿姨在一家水果销售直播间花了100元买了3个凤梨,主播宣称自家销售的为纯正的凤梨原产地为海南,并承诺假一赔十。收到货后,李阿姨发现自己收到的是菠萝而不是凤梨,认为商家存在虚假宣传行为,导致自己遭受财产损失,要求假一赔十!但商家称菠萝和凤梨属于同一种水果,只是叫法不一样,拒绝向李阿姨赔偿,于是李阿姨向佛山消委会投诉。

  处理过程和结果

  佛山消委会接诉后,向专业人士了解到,凤梨和菠萝是同一物种不同品种,在生活中常常被弄混:菠萝的叶子有锯齿,而凤梨的叶子比较平;菠萝去皮以后会有内刺,需要去掉内刺,而凤梨去皮后是没有内刺的;凤梨的市价也比菠萝普遍更高一些。

  随后,工作人员观看该商家直播间,发现该商家在直播中一直宣传其售卖的为纯正的凤梨,商品销售界面上也有“假一赔十”的承诺,但该商家却将菠萝冒充凤梨发给李阿姨,该行为构成欺诈。于是工作人员与商家进行协商调解,最终商家同意退还款项,并履行“假一赔十”的承诺。

  案例分析

  对于商家故意用菠萝充当凤梨售卖的行为,《消费者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了惩罚性赔偿责任。而如果商家承诺“假一赔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第十条规定,平台内经营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其向消费者承诺的赔偿标准高于相关法定赔偿标准,消费者主张平台内经营者按照承诺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本案中,该商家在销售时将菠萝故意宣传为凤梨,误导李阿姨购买,造成李阿姨财产损失,构成欺诈,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商家自愿作出“假一赔十”的承诺,意思表示真实,应认定为有效,因此该商家应当按照“假一赔十”的承诺进行赔偿。

来源:佛山消委会微信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