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大禹后面的故事(国学山海经中山十一经)

《山海经》它是中国哲学启蒙的内燃机,它并不是一部纯粹的神话存在。

插图出至于杉泽的《观山海》

路线图出至于徐客的白话彩图《山海经》

山海经大禹后面的故事(国学山海经中山十一经)(1)

三足鳖

山海经大禹后面的故事(国学山海经中山十一经)(2)

注解

白话文:

游戏山再往东南三十五里,有座从山,山上有茂密的松树和柏树,山下有大量竹丛。

从水从这座山顶上发源,潜流到山下,水中有很多三足鳖,长着开衩的尾巴,人吃了它的肉就能不患癔症。

注释:
  1. 从水:不详。
  2. 蛊疾 [gǔ jí]:神经错乱之病。
  3. 鳖:读音,biē。
  4. 枝尾:枝:分叉的意思;尾巴带有分叉。
  5. 游戏山:不详‬。
  6. 殛(jí):杀死‬、流放‬、惩罚‬。
  7. 四岳:中国上古传说人物,相传为唐尧四大臣,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分管四方的诸侯,所以叫四岳。
三足蟞:

《山海经》记载:“其中多三足鳖,枝尾,食之無蛊疾。”。

清·毕沅,光绪‬三年‬(1877)年根据《山海经》编撰的‬《山海经新校正》,三足鳖一眼瞧上去跟乌龟没有差别,就是只有三条腿且尾巴带有分叉的。

山海经大禹后面的故事(国学山海经中山十一经)(3)

三足鳖

郭璞云: 三足鳖曰能。

“能”全名叫黄能,即鲧。

如下解释:

《后汉书》上‬册‬中《增修历史感应统纪》记载,禹的父亲鲧(gǔn),死后化为三足鳖:

“帝尧之时,洪水滔天,尧求能治水者,皆曰鲧可。尧曰:‘鲧,负命毁族不可。’。四岳请试之。鲧治水九年,功用不成。舜视鲧治水无状,殛(jí)之于羽山以死。注云:鲧死化为黄能,入于羽渊。”。

(能,乃来反,三足鳖也。《夏本纪》)

三足鳖有个特质:

益兽,吃了三足鳖的肉能够治愈神经错乱。

精神错乱常见的问题是代谢性或中毒性病因、结构性病因。

从病理来看,吃三足鳖的肉能促进人的新陈代谢、血液循环。从而可以稳定人的精神状态。

个人认为三足鳖不是基因突变的结晶,也不是现在的四足龟是三足鳖进化而来的,三足鳖就是三足鳖,它是地球的一员。

从山:

一说今河南境内。

此山,山上大量的松柏,山下有茂密的竹子。

山海经大禹后面的故事(国学山海经中山十一经)(4)

中次十一经路线图

.

欢迎继续阅读下一篇:国学《山海经》中山十一经——青耕,带来“吉祥如意”的绿衣天使。

也许您接触了更多的西方文化或者是日韩文化,孰不知日韩文化来源于何处!中国文明从夏朝建立以来有3900多年的历史,中国文化就更长了,那得从伏羲、女娲算起。老祖宗们的智慧在早期就好比“咿呀学语”的婴儿到文明盛世,万国来朝,每一步都是有脚印可寻的。

此处,予以整理《山海经》基本信息,以小短片的形式供大家阅读,不当之处,愿闻其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