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景阳冈发生哪两件事(武松在景阳岗打虎那天的午餐吃了什么)

武松景阳冈发生哪两件事(武松在景阳岗打虎那天的午餐吃了什么)(1)

先摘一段《水浒传》的原文:

武松拿起碗,一饮而尽,叫道:“这酒好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的买些吃酒。”

酒家道:“只有熟牛肉。”

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来吃酒。”

店家去里面切出二斤熟牛肉,做一大盘子将来,放在武松面前。

后面的情节不赘述了。总之,两斤牛肉是不够的,武松又添酒添肉,一共吃了四斤牛肉,喝了十八碗酒,然后上演了景阳冈打虎的壮举。

武松景阳冈发生哪两件事(武松在景阳岗打虎那天的午餐吃了什么)(2)

武松的形象,书中交待的非常清楚。宋江与武松初次相见,宋江便上演了一出基情四射的灯下看英雄的戏码。摘一段《水浒传》原文如下。

宋江在灯下看那武松时,果然是一条好汉。但见: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 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憾天狮子下云端; 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坐上。(作者施耐庵是Gay,毫无疑问)

这种英雄气概绝对源自长期吃肉。吃米吃面的人,无论如何达不到这个层次。让我们开个脑洞,想像出另一个完全不同的画面:

武松拿起碗,一饮而尽,叫道:“这酒好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的买些吃酒。”

酒家道:“只有烩面。”

武松道:“来两碗!”

店家去里面盛了两大碗面,端出来,放在武松面前。武松一连吃了两碗面,然后手提梢棒便走,大着步自过景阳冈来。

这样的武松,莫说打虎,赤手空拳恐怕连狗都打不死。

《水浒传》中,好汉们办大事之前都是吃好多的肉。

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回,林冲在杀陆谦等三人之前,吃了两顿牛肉,先在酒店里吃了一顿,打包带回去两大块,又吃了一顿。我估计总共差不多也有三、四斤。

智取生辰纲之前,吴用去石碣村劝阮氏三兄弟入伙。四个人在小店聚餐,问店家有什么好吃的。店家回答:“新宰得一头黄牛,花糕也相似好肥肉。”阮小二道:“大块切十斤来。”四个人吃十斤肥牛肉还没吃饱,又吃了不少鱼,看看人家是怎么吃肉的。

可见吃肉的人,不但身体强壮,而且还胆大敢干。不吃肉,成不了英雄,更办不了大事。

当年看电影《大话西游》,最震憾我的一句话是紫霞仙子说:“我的如意郎君是一位盖世英雄”。每个女人在少女时代都梦想嫁个英雄。而每个男人在少年时代都梦想成为一个英雄。等我长大后,我遗憾地发现,我成不了英雄,因为童年家里穷,吃肉太少。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贫穷不但能限制想象力,还能限制我们吃肉。

有人一定会说,那都是小说,怎能当真?其实,艺术都是源自生活,一个优秀的作家,基于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所写的内容都是符合事实的。

历史上,北方的食肉民族很少一股人马,就可以到汉族地区烧杀掳掠,所向披靡。吃五谷杂粮的汉民族,与北方食肉的游牧民族民族相比,身体强壮程度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 汉族对付游牧民族,靠严密的组织,只能对付小规模的骑兵。一旦大兵压境,往往只有被灭的份。

所以,痛定思痛,只能修长城。你以为秦始皇、明成祖他们愿意劳民伤财地修长城呀!实在是无奈。食谷民族在食肉民族面前,不堪一击,不用高墙根本挡不住他们的铁蹄。

又有人一定会反驳了:食肉者虽然强壮,但是就一定健康吗?吃那么多肉,不得高血脂吗?

我的回答,身体强壮,就是健康的表现。往往强壮和健康是相伴随的。据我在临床工作中的观察,吃肉多的人,比起吃素的人,往往要更健康。我时常就会遇到这样的一对夫妇,一个喜欢吃肉,一个喜欢吃素(其实也不是真喜欢吃素,都是被养生专家给忽悠了)。吃肉的那个身体健壮、红光满面、精气神十足。吃素的那个体弱多病、面无光华、多愁善感、自艾自怜。

于是我建议:“你就不能多吃点肉吗?跟你爱人一样,多吃肉。”

患者:“哎呀!不行,我高血脂。”

我:“那你爱人血脂怎么样?”

患者:“他(她)啥都正常。”

我:“你爱人吃肉,血脂正常,你吃素,血脂高,你就不会反思一下吗?你的高血脂,就是吃素吃的”

患者:“啊!不会吧,专家可都说要少吃肉!”

事情往往这就是这么真实且玄妙!

罗嗦了这么多,还是那句话,大家一定要多吃肉。

最后提醒一句,酒还是要少喝,喝酒没啥好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