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的回忆(纪念七七事变铭记历史)

七七事变的回忆(纪念七七事变铭记历史)(1)

85年的历史已悄然而去往日的硝烟也早已散去但七七事变我们永远铭记在心少年壮志不言愁

当“小暑”遇上“七七事变”后浪的力量必也更加有力

让我们在节气与历史的交汇点缅怀先烈 珍视和平 勇担使命

七七事变

勿忘国耻 缅怀先烈

七七事变的回忆(纪念七七事变铭记历史)(2)

“知”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是1937年7月7日发生在中国北平的卢沟桥的中日军事冲突,日本就此全面进攻中国。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

“明”

七七事变的回忆(纪念七七事变铭记历史)(3)

七七事变的回忆(纪念七七事变铭记历史)(4)

“行”

牢记使命与担当

当今大学生的我不是以个体存在的,而是生活在社会主义以及和平年代的保护伞下。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是大学生应当牢记的历史使命。

传承历史 开创未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作为最积极、最有朝气的力量,理应肩负起时代重任,为把中国建设成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而奋斗。

用科学技术武装头脑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积极迎接科技和知识经济的挑战。

“递”

师院学子展风采

七七事变的回忆(纪念七七事变铭记历史)(5)

7月4日上午,教师教育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小分队成员来到光山县环山小学,与我院在此任教的三位毕业生及该校校长进行交流学习。

薪火相传学榜样

七七事变的回忆(纪念七七事变铭记历史)(6)

到达环山小学后,教师教育学院社会实践小分队成员先对环山小学进行了参观学习,了解了学校的目标定位及办学情况,感受到了乡村教学的生生之力。我院小分队成员与教师教育学院任教毕业生及环山小学校长举办了教育教学工作的经验交流会。交流会上,任教的学姐讲述了在校期间对班级管理等方面的学习。环山小学校长在活动尾声发言,敦促广大学子走入乡村,下到学校,真正了解乡村办学的特殊情况,关注乡村留守儿童群体的身心发展,始终热爱乡村教学工作,增强教师责任感,真正关心关怀关切每一位学生。通过此次“三下乡”走访活动,教师教育学院社会实践小分队成员不仅对乡村教学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各位前辈那里收获了不少教学经验与注意事项,而且坚定了作为未来基层教育者的决心,认识到了自己的进步空间,相信各位成员能从此次走访活动中成长不少,也希望各位小教人不断学习,努力成为优秀的基层教育者。

疫情防控传温情

七七事变的回忆(纪念七七事变铭记历史)(7)

七七事变的回忆(纪念七七事变铭记历史)(8)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出重要指示,在当前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严峻斗争中,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疫情肆虐时,师院人作为大学生也在积极加入志愿服务活动,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疫情防控尽一些绵薄之力。

青春无限,意在奉献,以小我融入社会之大我,奉献我们的光和热,让当代大学生的青春之火燃烧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永不熄灭,温暖每个人的心田。

他们的硝烟 我们的笑颜

如今的美好生活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有为青年更应该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珍惜当下历史已逝 未敢遗忘吾辈奋进 必当自强铭记抗战历史 赓续抗战精神精诚团结 坚定信念 攻坚克难奋力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丽篇章


编辑/张倩

文案/张倩 网络

信阳师范学院官方微博

图片/教师教育学院社会实践小分队

央视新闻 人民日报 记者团图库

审核/王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