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祭英烈网上学习寄语(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

清明节祭英烈网上学习寄语(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1)

又是一年青草绿

梨花风起清明时

宁波各地中小学开展英烈祭扫活动

向烈士敬献鲜花

重温革命历史

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哀思

以及崇敬之心

感念之志

全市中小学生分赴各地缅怀先烈

近日,宁波中小学4000余名师生在10个区(县、市)的36处烈士纪念设施同步开展英烈祭扫活动。

在宁波樟村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240余名师生在革命烈士纪念塔前整齐列队,逐一敬献鲜花,向革命烈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清明节祭英烈网上学习寄语(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2)

全体师生鞠躬致敬。

该活动由宁波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少工委共同举办,希望让孩子们在祭奠英烈时感悟他们的崇高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清明节祭英烈网上学习寄语(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3)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些革命先烈的事迹及精神,是孩子们成长最好的养料,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清明节祭英烈网上学习寄语(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4)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红领巾e站1013阵地之红色丰碑专项阵地,涵盖全市烈士纪念设施,旨在引导广大少先队员就近就便开展英烈祭扫和红色教育活动,不断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清明节祭英烈网上学习寄语(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5)

与此同时,在全市其他的35处烈士纪念设施,集中祭扫活动同步开展。清明期间,全市中小学还将持续开展英烈主题班会、红色宣讲、网上祭奠等系列活动。

缅怀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4月4日上午,海曙区250余名小学生来到樟村四明山烈士陵园,开展祭英烈活动。

清明节祭英烈网上学习寄语(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6)

进入陵园后,学生们有序参观纪念碑、革命烈士墓地等重要场所。瞻仰烈士墓时,他们用鲜花鞠躬敬礼,敬献英烈。

清明节祭英烈网上学习寄语(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7)

清明节祭英烈网上学习寄语(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8)

青少年们在樟村四明山烈士陵园祭英烈。

这支青春宣讲团,让烈士故事流传

“此时此刻,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沉痛悼念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而英勇捐躯的革命英雄……”4月3日上午,奉化区烈士陵园也迎来了一批青年学生。

随着肃穆的音乐声响起,前来祭扫的学生们手持菊花,迈着统一的步伐,在深灰色的墓碑前默哀。

清明节祭英烈网上学习寄语(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9)

清明节祭英烈网上学习寄语(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10)

青年学子在奉化区烈士陵园开展活动。

“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们学校还特别成立了青春宣讲团。这样可以把这些英烈的故事带到校园里,到更大的平台去宣讲。”曾盼辉所说的宣讲团,就是浙江药科职业大学青年大学生“奉邑英烈”宣讲团。

4月3日当天,宣讲团在奉化区烈士陵园正式成立,今后,宣讲团将深入挖掘英烈事迹,组织开展英烈故事进校园活动,宣传烈士精神。

清明节祭英烈网上学习寄语(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11)

宁海渔乡师生接力守护烈士墓55年

4月4日上午,雨过天晴的宁海县强蛟镇峡山村大屿山革命烈士墓,迎来络绎不绝的祭扫队伍,强蛟中小学的师生们分批前来看望长眠于此的革命烈士。

清明节祭英烈网上学习寄语(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12)

这已是强蛟中小学师生接力守护、祭扫烈士墓的第55个年头。自1968年以来,每年清明节前夕祭奠革命烈士成为学校雷打不动的传统,烈士故事滋养着一代又一代渔乡学子。

位于大屿山的革命烈士墓始建于1968年,离强蛟中小学的直线距离只有200米。当年,峡山渔乡渔民将1949年春在强蛟群岛牺牲的孙范章和另两位无名烈士,以及1950年元月在茅山头牺牲的石清友烈士遗骨合葬在大屿山,并合计立起一块纪念碑,在纪念碑上刻上烈士事迹,让后人永远纪念他们。

清明节祭英烈网上学习寄语(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13)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变迁,如今中小学已经换了好几任校长,老师也在不断更替,但接力守护烈士墓的传统,已在一届又一届师生的心底烙下了深深的红色印记,不断激励着大家砥砺前行。

清明节祭英烈网上学习寄语(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14)

守护的是烈士墓,传承的是英烈精神。在强蛟镇,革命烈士的事迹家喻户晓,烈士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成长。

奉化二中徒步22公里,祭扫英烈

4月4日早上6时,奉化区第二中学高一年段8个班级360余名学生从奉化二中出发,开始“长征”。

300多名师生耗时4个多小时远足,为的是祭奠100多年前出生在松岙的革命先烈——卓恺泽。

100多年前的这位革命青年,为国家抛洒热血。100多年后的新时代少年,没有忘记革命先烈。从1994年开始,奉化二中每年清明前夕组织高一学生远足扫墓,已成为传统。

清明节祭英烈网上学习寄语(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15)

远足祭扫。

这群少年走在春天的田野,下雨了就把雨衣披上,出汗了把外套脱下,走不动了卷起裤脚咬牙再走一程。

四个多小时后,300多名师生来到松岙初中短暂休整后,参观卓兰芳纪念馆,前往松岙陵园祭扫卓恺泽烈士墓。同学们拾级而上敬献花圈,鞠躬致敬,寄托哀思。之后,师生代表发言,共青团员宣誓一起唱响《共青团团歌》。

清明节祭英烈网上学习寄语(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16)

奉化师生来到松岙陵园。

清明节祭英烈网上学习寄语(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17)

学生献上白花。

清明节祭英烈网上学习寄语(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18)

学生敬献花圈。

在这片孕育英雄的土地上,只有尊重英雄不忘英雄,才能继往开来创造伟大事业。徒步祭扫缅怀革命先烈,表达了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厚植学生爱国情怀,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及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意识。

网上祭英烈,文明寄哀思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如今的美好生活都是你们用鲜血换来的”......一句句留言寄托着对先烈的哀思与敬仰,表达着对今天幸福生活的珍惜,对祖国的热爱。

近日,东柳街道太古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四明中学开展“网上祭英烈,传承红色基因”文明祭祀活动。

清明节祭英烈网上学习寄语(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19)

四明中学的学生和老党员一起网上祭英烈。

太古城社区老党员、退役军人、以及鄞州好人一齐来到课堂与同学们登陆中华英烈网,向烈士敬献鲜花,并在留言区发表祭扫寄语等形式来缅怀烈士丰功伟绩。

“网上祭扫,既省钱,又环保,更不会因祭扫烧纸钱引起火灾,是非常好的做法。”社区老党员郁玉琴表示。

清明节祭英烈网上学习寄语(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20)

退役军人和孩子们分享自己的事迹。

网上祭英烈结束后,辖区退役军人李南翔等人和孩子们分享了自己的事迹,讲述了不同的故事,他们的谆谆教诲感染着每一位学生。

听退役军人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我们不会忘记,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新四军以“忠实于党、顽强战斗、不怕牺牲、誓死不屈”的革命精神,前赴后继、浴血奋战,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宁广社区活动现场,军转老干部钭献光怀着满腔热血讲述着37名烈士血战后屠桥的英勇故事。

清明节祭英烈网上学习寄语(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21)

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年逾古稀的钭献光,是一名功勋卓著的老干部,于1969年参加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1973年加入党组织,曾任武警宁波市消防支队支队长职务,多次荣立军功,被授予上校警衔。

“是党带领人民创造社会主义新时代,作为国家的未来,你们要认真学习党史,用心缅怀先烈,让红色基因和革命薪火代代相传!”钭献光用真挚的情感、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孩子们的殷切期望。

清明节祭英烈网上学习寄语(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22)

孩子在奶奶的带领下给烈士献上鲜花。

活动现场,在庄严肃穆的革命烈士墓园中,全体党员、青少年列队整齐、庄严肃立,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三鞠躬,敬献花圈,集体默哀1分钟和《烈士雕像》诗歌朗诵,以此表达对先烈们深深地哀痛和沉重的悼念。其中一位小朋友在党员奶奶的带领下,为烈士献上美丽的鲜花,表达心中敬意。

通过“实景体验”“老少传承”的形式,使党史学习教育得到进一步扩展,并将爱国主义情怀和红色基因深深根植于孩子们心中。

缅怀先烈,致敬英雄

清明前夕,奉化区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了以“缅怀先烈 致敬英雄”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通过讲述英雄故事、阅读红色书籍等方式带领学生追寻红色足迹、继承光荣传统。

清明节祭英烈网上学习寄语(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23)

清明节祭英烈网上学习寄语(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24)

来源:综合各地新闻

编辑:林微微 二审:朱琳 三审:朱薇 张炜

清明节祭英烈网上学习寄语(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25)

清明节祭英烈网上学习寄语(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26)

清明节祭英烈网上学习寄语(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27)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