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儿子孝顺父母事迹(6个儿女孝顺八旬母亲)

67岁儿子孝顺父母事迹(6个儿女孝顺八旬母亲)(1)

高秀花和子女们

——最美家庭典范

乌兰察布晚报记者龚学刚

家住集宁区桥西街道马桥街社区子的高秀花老人今年84 岁,共育有六个儿女。令人羡慕的是,她的六个儿女都非常孝顺,把老母亲伺候得红光满面,是其他老人艳羡的对象,更是社区有名的和睦有德家庭。

重视家庭教育,营造和谐氛围

2009 年,家住丰镇市红砂坝乡的高秀花老人因年岁高,生活无法自理,六个兄弟姐妹就商量之后,决定把母亲接到身边,轮流照顾。

母亲来到集宁之后,六个儿女照顾母亲很是尽心尽力,不会让母亲受一点委屈。“平常给母亲洗澡都是我们姐妹几个来,母亲拉扯我们不容易,到老了应该让她享享福。”今年54 岁,家住马桥街社区所辖的铁路小区的张秀连说。平常,老人的衣服全是六个儿女给买,不光是衣服,吃的喝的都是他们商量着买,“妈不挑食,我们买啥她都说好吃。”张秀连开心地说道。

现在子女们对母亲的孝敬,不仅出于孝道,更是回报母爱。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三女儿张秀连看到家里日子过得拮据,就产生了外出打工的念头。“绝对不行!”听完张秀连的想法,母亲提出了反对意见,“你的当务之急是学习文化知识,无论如何也得上学,这才是你最好的出路。”看着母亲如此坚决的态度,张秀连再也没提过打工的事。对待教育的赤诚之心,是老人给予儿女最深刻的童年印象之一。

直到现在,老人的子女都很感激母亲对自己的教育。老人就是再生气,也没打过子女,取而代之的是悉心教导。和谐的家庭氛围造就了儿女们健康的人格,遇上到难事,大家都会相互给出建议,从来不会发生争吵。

子孙环绕膝下,回忆美好往事

人上了年纪,总是喜欢怀旧。高秀花老人总是喜欢翻看以前的老照片,回想以前的故事。在三女儿看来,现在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更应该对老人孝顺。以前,农村家里没有条件,现在有了条件,应该让年迈的母亲享几年清福了。

虽然六个子女早已成家立业,都会为自己的生计打拼,即便如此,在照顾母亲的生活方面,他们也从来没有懈怠过。而实际上,不仅是子女孝顺,几个子孙也懂得孝敬奶奶,功课之余,他们都会抢着为奶奶擦手擦脸、哄老人心。

高秀花至今记得,2009 年刚来集宁的时候,在子女儿孙的陪伴下,她去了中心广场转了转,并拍照留念。只要有闲暇工夫,她都会翻出这张照片看看,看得出来,老人很享受现在的生活。

在高秀花这个大家庭里,没有一个推卸责任的子女,都是有多大能力出多大的力。孝老爱亲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希望这种美德在这个大家庭的带动下,一代代传承下去。

新媒体宣传推广与侵权举报请13314742220(冯编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