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有哪些文化名片(人生百味湖南常德)

编辑:刘静

常德有哪些文化名片(人生百味湖南常德)(1)

编者:我把常德当做第二故乡,我一向认为常德人有些自负,这座城市以及这座城市的人,在湖南省内有着极强的存在感。在省城长沙,随处可以见到的湘J车牌;随时可以听到的“德语”;遍地开花的常德米粉店;假日里拥堵的长常高速;只要在省会生活,就躲不开常德的影响。一座经济、人口、交通都不能排列省内前两名的城市,居然有这样强烈的存在感,难免让人有点不解和不服。一句最常听到的常德口头语:“哪门滴?”(怎么着?),带着满满的骄傲与自信。

常德:你凭什么这么骄傲

常德的一切优秀,皆构建于它的独一无二的地理空间之上。即使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也不一定知道脚下的这块土地,竟是如此神奇。

湖南的“两河流域”

常德自古以来就是湖南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 常德有着“最湖南”的地形。从西到东的地理跨越。有高山,有丘陵,有平原,有大湖。高山是海拔2098米的湖南屋脊壶瓶山;中部丘陵区形成常桃盆地;北部有湖南最广阔的澧阳平原;东部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

常德有哪些文化名片(人生百味湖南常德)(2)

常德夜景

常德纵深广阔。最北端在石门县壶瓶山镇桐木山村,最南端在桃源县西安镇薛家冲村,最 西端在国营东山峰,最东端在汉寿县百禄桥乡烟包山园艺场。

市境东西极宽179.35公里,南北极长 190.80 公里。一幅横幅宽达 174 公里、海拔落差高达 2060 米的壮美的地理图卷就这样展现在眼前。

常德有哪些文化名片(人生百味湖南常德)(3)

有河流才有生机

从高山到大湖,它拥有湖南几乎所有的地貌类型。同时也是湖南唯一拥有沅澧两条大河跨越两个大河流域的城市。

是湖南的“两河流域”。在人类文明史上,能够拥有两大流域的区域,几乎必然是文明发达之地。

优越的地理条件造就辉煌的历史,常德在历史上充满了“存在感”。

常德有着湖南最大的楚城申鸣城以及湖南最大的楚墓群——九里楚墓群。足以证明春秋战国时期常德在楚国南方的中心地位。明代分封藩王,湖南仅有几座城市有藩王驻扎,常德地域拥有荣藩与华阳王(郡王),分别在常德城与澧县。荣藩历时135年,华阳王历时223年,这片土地历来 为中央王朝所重视。常德一直保持着沅澧流域中心城市的地位。

如果体验一个大型的文明类游戏,我一定会选常德这个区域作为地图,开始我的文明创造之路。这是一片多么适合文明发展的土地啊。

背靠大山,面朝大泽的冲积和沉积平原,湖沼发育、河流众多,生态多样性为远古湖南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宜居之所。

广阔而丰饶的地域,无论是古代人,还是现代的常德人,只要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就会有一种建设城市的梦想。城市是文明的标志。城市出现越早,预示着这个地域的文明之火越早升起。还没 有“湖南”省域概念的时期,沅澧流域的这片土地上就有城市了。

史前的常德太繁华了。

从最西端的石门山区的燕尔洞的早期人类, 到澧阳平原上星罗棋布的新石器时期城址,纵横180公里的土地上,到目前为止已有566个重要的史前和商周时期的遗址,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0.9 个,这个是极为罕见的分布密度。

这样的土地,成就了湖南史前文明最灿烂的星空。城头山便是其中的代表。

几千年的积累、沉淀,中国最早的城——城头山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城墙经过四次夯筑,东、 南、西、北四个城门,东西、南北两条大道,居住区、墓葬区、制陶区、农业生产区安排得井井有条,四周还聚集了大大小小的部落。考古学家说,城头山的人口密集程度和今天差不多,繁华程度好似长沙。

城头山。图/网络▼

常德有哪些文化名片(人生百味湖南常德)(4)

它崛起于城头山末期,比城头山还要宏大、发 达。城墙宽达40米,现在残存的高度最高处也在 10 米以上。面积达 15 万平方米的城内几乎布满 了建筑。在它的周围,密集分布着数十处居民点, 形成了一个超级城壕聚落集群。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从不吝啬对这片土地的赞美:“自五十万年以来就生生不息的土地,其古代文化遗址分布之密集,种类之齐全,文化演变之连续,生态之多样,在湖南乃至中国,都是极为罕见的。”

有一种向往的生活,叫常德

常德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优越感。这个最早源自《道德经》的名字,充满了哲学意味。这个地名不仅是一种寄寓,更像是一种褒扬。然而真正的优秀,还需要用事实来说话。否则就成了一种“谜之自信”。常德到底优秀在哪里呢?

常德有着湖南最为丰美膏腴的土地。全市有耕地43万公顷,三分之二以上为洞庭湖淤积平原, 这里因此成为湖南的第一粮仓。

传统社会是农业社会,常德史前文明的发达正是基于这广袤的沃野。今天的常德,依然是湖南第一农业强市。湖南面积最大的澧阳平原也是全省最重要的粮食产区。湖南第一产业超级大市,湖南经济发展的基础所在。

2020 年,常德粮食产量 372.4 万吨,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连续17年全省第一。

不仅仅是粮食产量,常德农业的强大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农业产业项目。湖南蔬菜第一大县是常德汉寿,汉寿是湖南人的菜篮子。常德市粮食、 棉花、油料、生猪、蚕茧和水产品的总产均居湖南省之首。石门县号称中国的柑橘之乡、汉寿还是中国甲鱼之乡。

常德全市9个区、县(市)中有8个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2个是商品棉基地县,5个是商品鱼基地县,1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县,1个综合农产品优质 商品基地县。常德还是我国珍珠的主产区之一, 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质量居全国之冠。

湖南获奖最多的“优等生”

现代常德以城建著称。常德人有着无比执着的建城信念。

1943 年,常德会战之后,这座两千多年的城市,又一次从零开始。历史上,常德经历了“七毁七建”。毁灭与重建,是城市的历史主题。然而这 一次,常德人要面对的不再是历史的兴废循环,他们要建设的是一座全新的现代城市。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城。

常德有哪些文化名片(人生百味湖南常德)(5)

常德大小河街

这一次,常德人建设了一座湖南获得荣誉最多的城市。常德获得过湖南第一个人居环境奖,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首届魅力城市、 国际湿地城市 、国际花园城市、中国首批海绵城市、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华诗词之市。

古代文豪最经典的打卡地

常德有哪些文化名片(人生百味湖南常德)(6)

桃花源,中国传统文化里最经典的“乌托邦”概念。陶渊明用他的妙笔,生出了一朵关于“理想生活”的花。

这个乌托邦的现实蓝本就是常德桃源县桃花源景区。那个传说中武陵人打渔为业的地方。常德也因此成 为寄托了很多人梦想的精神家园。虽然陶渊明并没有直接点名桃花源的具体位置,但历史上大咖们普遍认同桃花 源就在常德地域。历代以来,陶渊明、李白、刘禹锡、苏轼、 孟浩然、韩愈等大文豪等都在这里“打卡”,这是对常德桃花源的一种认可。

地理上的桃花源景区符合桃花源意象。它是沅水出雪峰山进入与武陵山脉余脉的一个盆地区域。在它的背后是自然生命极为丰富的乌云界国家自然保护区,自身所处则是沅水冲积的河流谷地,这是丰饶且隐秘的空间。潇湘八景之一的“渔村夕照”就在这里,登上桃花源的水府阁,沅水胜景奔来眼底。一幅画卷展现在眼前,关于理想国的梦想由此升起于心中。

常德有哪些文化名片(人生百味湖南常德)(7)

渔村西照

桃花源是武陵山脉诸多隐逸空间的代表,在它的附近, 即有花岩溪,绝妙山水间有着关于李唐王朝内部纷争导致族人南下避难的传说。

其实,地处大江南的常德历史上一直就是北方战乱移民的主要迁徙地之一,从更广阔的空间来看, 常德这片倚山面湖、物阜民丰的膏腴之地,出可耕作良田,退可隐逸深山,是中国地理空间中当之无愧的桃花源,定义了中国人最经典的乡愁。

湖南人的“早餐店”

常德米粉,扫荡着省城长沙的早餐市场。米粉是常德饮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代表食品。

湖南是米粉大省。十四市州都有自己拿得出手的米粉。但要说省城外地哪家米粉强?还是常德。常德米粉 制作技艺早在2016年就入选了第四批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常德米粉胜出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在省城的常德人多,更主要的原因是常德米粉有着海纳百川的技艺融合,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口味。

常德米粉深受移民饮食文化的影响而不断融汇改变。常德米粉据说最早是由江西移民传来。几乎与江西移民同代定居常德的回民,其食用牛肉的风俗与米粉融合,形成以牛肉配米粉而食的“常德一碗粉”特色。

常德有哪些文化名片(人生百味湖南常德)(8)

常德人的一天,从一碗粉开始。

随着时间的推进,在品种上又发展为圆形米粉、扁形米面 两类。油码亦分为汉、回两大类:汉族油码主要有肉丝、 肉片、三鲜、炸酱、酸辣、蹄花、排骨、鸡丁、鳝鱼等 10 多 种。回族油码更为丰富,主要有牛肉丝、牛杂、羊肉片、 羊肚片、鸡丝、鸭条、三鲜、炖牛肉、牛排、牛筋等 10 多 种。常德米粉中最优秀的津市牛肉粉的优秀得益于它十多种汤料的汤料熬制的牛肉,以及红油汤的香辣,在省城的米粉市场中,常德米粉多以“津市牛肉粉”的形象出现。

常德市非遗——“津市牛肉米粉”。

常德有哪些文化名片(人生百味湖南常德)(9)

关于常德米粉的一个冷知识是:不要在常德的津市问 “七圆滴还是七扁滴”?

津市没有这个说法。圆粉是那里的默认设置。

北方人也能听懂的常德话

常德是湖南最大的官话区。即使是外地人第一次接触常德话,也不会出现完全听不懂的尴尬局面。

常德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次方言——西南官话。这 与历史上大规模的移民密切相关。据史料记载:秦汉以来,不断有北方居民南迁。西晋末年的永嘉丧乱,引起北方人口第一次大南迁,大量人口沿汉水流域南下,渡江到达洞庭流域,这次大迁徙一直延续到南北朝。

唐朝安史之乱,北方又一次陷入战乱,大批流民南下,“襄邓(湖北襄阳和河南南阳)百姓,两京衣冠尽投江湘,故荆南井邑,十倍其初。”北方人大规模南迁,对迁入地本土方 言造成巨大的冲击,逐渐取代原有的湘语方言,打下了常德地区的官话基础。随着南方地区的开发程度越来越高,常德地区逐渐成了北方方言(西南官话区—湖广片)的一员。

北方居民迁徙规模大,人数多,地域集中,使其语言不仅难以被本地土著语言所同化,反而给当地土著语言以巨大的冲击,这是常德话与北方话产生亲缘关系的历史渊源。另外,从唐朝至南宋末年,

超级强悍的县级教育

常德,一个历年来高考整体成绩仅次于省会长沙的教育强市。而成就这个高度的主力学校竟然是一群县城中学。

北京大学首批“博雅人才共育基地”湖南出现10所授牌学校,被长沙市和常德市包揽,长沙7所,常德市3所。常德市3所中学为:石门一中、桃源一中、澧县一中。这三所在湖南赫赫有名的县级中学,号称清华、北大生源供给站。常德市是湖南的高考强市,每年的高考放榜之后,常德必定会成为全省的焦点。

常德有哪些文化名片(人生百味湖南常德)(10)

在一个优质生源越来越集中于中心城市的趋势下,常德的三所县级中学竟然撑起了湖南教育大市的第二把交椅。除了优质的教育资源配套,常德人自身的聪敏好学也是重要的原因。

常德人为什么这么好学?

这源于常德人浓厚的社会观念,或许有人会认为常德人是偏于“功利性”的,但正是这种对通过学习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认可与追求,才让一座城市拥有了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

常德,你确实值得骄傲!

常德有哪些文化名片(人生百味湖南常德)(11)

常德有哪些文化名片(人生百味湖南常德)(12)

编辑:刘静、吕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