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心率正常值范围是多少(体育新课标要求)

小学体育课心率正常值范围是多少(体育新课标要求)(1)

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正式施行。

新课标对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标准做了界定,提出要“科学设置运动负荷”,每节课应达到中高运动强度,班级所有学生平均心率原则上在每分钟140-160次。

小学体育课心率正常值范围是多少(体育新课标要求)(2)

面对这一要求,有不少网友提出质疑:“还敢送娃上学?” “用心率作为衡量指标科学吗?”

体育课140-160次的心率标准过高吗?

在“科学设置运动负荷”的议题下,新课标明确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运动负荷由群体运动密度、个体运动密度和运动强度衡量:

每节体育课群体运动密度应不低于75%,个体运动密度应不低于50%;每节体育课应达到中高运动强度,班级所有学生平均心率原则上在140-160次/分。

小学体育课心率正常值范围是多少(体育新课标要求)(3)

考体易体测现场

部分网友质疑体育课的运动强度过高,主要是将体育课的目标心率误认为人体静息心率了。

一般来说,静息心率是指人体安静状态下的心率,9岁会保持在每分钟70-110次,10岁或10岁以上人群保持在每分钟60-100次之间。影响静息心率的因素很多,包括:运动水平、健康水平、温度、身体姿势、情绪、体型、药物等。

目标心率则是用来测量运动强度的指标,学生在不同的目标心率范围运动,会达到不同的训练效果。世界卫生组织和“健康中国”行动都提出,儿童青少年每天锻炼一小时中高强度运动。140~160次就是中高强度。这个区间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调节,140次属于中等强度。

小学体育课心率正常值范围是多少(体育新课标要求)(4)

考体易体测现场

按照国际公认的计算运动强度公式,一个18岁的高中生适宜运动强度,最低是143次。因此对于身体健康的青少年来说,在体育课上通过“中高强度运动”达到“140-160次/分钟”的心率并不算很难。

按照这个标准,“不出汗”的体育课将成为历史。

部分资料来源:光明日报

大家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