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白居易赏析(白居易与元九书赏析)

接上篇上一篇白居易向元稹介绍了自己的诗集,接下来白居易讲到诗对他的影响和功用,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秋日白居易赏析?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秋日白居易赏析(白居易与元九书赏析)

秋日白居易赏析

接上篇。

上一篇白居易向元稹介绍了自己的诗集,接下来白居易讲到诗对他的影响和功用。

原文:微之,夫贵耳贱目,荣古陋今,人之大情也。仆不能远征古旧,如近岁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然当苏州在时,人亦未甚爱重,必待身后,人始贵之。

注释:荣:认为…好。陋:认为…不好。征:以…为证。韦苏州:唐朝诗人韦应物,山水田园诗人。歌行:诗歌的两种体裁,如《长恨歌》、《琵琶行》,这里代指诗。

才丽:才华横溢和文辞华丽。兴讽:用兴的手法表达讽谕的意义。秉笔者:持笔者,代指其他诗人。身后:死后。

译文:微之,重视所闻轻视所见,抬高古代的贬低现代的,这是人之常情。

我不以古人为证,就拿近代诗人韦应物举例吧。他的诗除了才华横溢文辞华丽之外,很接近用兴的手法进行讽喻。

他的五言诗格调高雅韵味闲适,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现在的诗人有谁能赶得上?

然而,韦应物在世时,人们并不看重他,直到他去世后,人们才看重他的诗。

译者的话:白居易逻辑思维能力很强。比如这一段文字。先抛出观点:“夫贵耳贱目,荣古陋今,人之大情也。

接着以韦应物的经历作为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论证过程。

原文:今仆之诗,人所爱者,悉不过杂律诗与《长恨歌》已下耳。时之所重,仆之所轻。至于讽谕者,意激而言质;闲适者,思澹而辞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今所爱者,并世而生,独足下耳。

注释:澹:淡泊、平和。迂:委婉,这里指语言不浅白蕴含深意。合:比较。

译文:我的诗,人们所喜欢的,都是杂律诗以及《长恨歌》一类的诗。时人所看重的,正是我看轻的。

我的讽喻诗,思想激烈而语言质朴平实;我的闲适诗,思想淡泊而文字蕴藉。

以质朴比较蕴藉,人们不喜欢我的讽喻诗也属正常。于我生活在同一时代,并喜欢我讽喻诗的人,只有你了。

原文:然百千年后,安知复无如足下者出,而知爱我诗哉?故自八九年来,与足下小通则以诗相戒,小穷则以诗相勉,索居则以诗相慰,同处则以诗相娱。知吾罪吾,率以诗也。

注释:通:通达,仕途顺利。穷:窘迫,仕途坎坷。索:单独、寂寞。知:了解、认可。罪:误解、谴责。

译文:然而,千百年以后,谁知道不会有像你一样的人,喜欢我的讽喻诗呢?

因此近八九年来,我和你仕途顺利之时用诗互相告诫,仕途不顺之时用诗互相鼓励,独居之时用诗互相安慰,在一起的时候用诗互相娱乐。认可我的人与不认可我的人,大概都是因为我的诗吧。

译者的话:文中“知吾罪吾”源自《孟子·滕文公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孔子认为《春秋》这部书是天子治理天下的因循之道,并且认为后世人无论是尊崇他还是贬低他,都会用《春秋》来做依据,足见孔子对《春秋》的重视。

通过这个典故,可以看出白居易对很看重自己的讽喻诗。

同时,白居易把自己的讽喻诗与《春秋》类比的意思,而《春秋》自问世起,就被很多文人奉为治国圭臬,由此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讽喻诗很自信。

原文:如今年春游城南时,与足下马上相戏,因各诵新艳小律,不杂他篇,自皇子陂归昭国里,迭吟递唱,不绝声者二十里余。攀、李在傍,无所措口。

注释:小律:八句的律诗,相对于长律。皇子陂(pí):地名,长安城南。昭国里:长安城的街巷,白居易曾在此居住。

樊、李:樊宗宪与李景信,一说是樊宗帅与李建,都是当时有名的诗人。措口:插嘴。

译文:比如今年春年我们在城南游玩时,我和你在马上互相作乐,各自吟唱新奇艳丽的小律,不掺杂其他诗体。

从黄子陂到昭国里,你我二人轮流演唱,二十多里一直没有停,樊、李二人在旁边一直插不上嘴。

译者的话:白居易和元稹两个人一连唱了二十多里路,也没给樊、李两位机会唱一唱,说明两件事:

一是白元的诗歌水平高于樊李;二是白元二人之间的默契程度很高,樊李二人找不到机会展示自我。呵呵。

原文:知我者以为诗仙,不知我者以为诗魔。何则?劳心灵,役声气,连朝接夕,不自知其苦,非魔而何?

注释:役:驱使。知:了解。

译文:了解我的人说我是诗仙,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是诗魔。

为什么有人说我是诗魔呢?我每天从早到晚劳累心理驱使声气,却不知苦累,不是魔又是什么?

译者的话:白居易被后人称为“诗王”、“诗魔”,这两个称号流传不广,知道的人不多。远不如李白之“诗仙”,杜甫之“诗圣”。

原文:偶同人当美景,或花时宴罢,或月夜酒酣,一咏一吟,不觉老之将至。虽骖鸾鹤、游蓬瀛者之适,无以加于此焉,又非仙而何?

偶:与…一起。同人:志同道合之人。骖(cān):古代车辕两侧的马,引申为驾三匹马,这里指驱使之意。

蓬瀛:蓬莱、瀛洲两座仙山。古代神话传说中,大海上有几座仙人居住的岛屿,名称有蓬莱、方丈、瀛洲、方壶等等。

译文:当我与同道中人一起欣赏美景时,或是花前宴会、或月下酒酣,吟咏诗歌而不知年华渐老。

即使驾驶鸾鸟仙鹤、游玩蓬瀛仙岛的仙人,也不能比我更加舒适,此时的我不是仙人又是什么?

原文:微之,微之!此吾所以与足下外形骸、脱踪迹、傲轩鼎、轻人寰者,又以此也。

注释:形骸(hái):形体、肉体。脱:脱离。轩:高高的豪华的车子。鼎:古代富贵人家用来烹煮食物的青铜器。人寰(huán):人间、人世。

译文:微之啊微之,我和你之所以能不受形体约束、脱离俗世、傲视富贵、轻视人间,也是因为诗啊!

译者的话:白居易是真的喜欢诗,夜以继日不辞辛苦地写诗吟诗,以至于有的人认为他疯魔了。

而他自己却觉得很快乐,当吟唱诗歌的时候,他觉得神仙的日子也不过如此。

而且,诗歌帮助他突破肉体和人世间的束缚,给他无限的自由,“外形骸、脱踪迹、傲轩鼎、轻人寰”。

这是多么地潇洒!又是让人何等羡慕的境界啊!

未完待续。

喜欢此文请转发!

白居易《与元九书》赏析(一)

白居易《与元九书》赏析(二)

白居易《与元九书》赏析(三)

白居易《与元九书》赏析(四)

白居易《与元九书》赏析(五)

白居易《与元九书》赏析(六)

白居易《与元九书》赏析(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