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贵州省高速石头寨大桥(卫星见证贵州从)

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逢山开隧、遇水搭桥,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8000公里,已建和在建桥梁近3万座,把“千沟万壑”变成了“高速平原”。

位于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花江大峡谷,两岸山崖耸峙,有“地球裂缝”之称。2022年1月,花江峡谷大桥开始建设,两岸的变化也被卫星记录了下来。

航拍贵州省高速石头寨大桥(卫星见证贵州从)(1)

杭瑞高速北盘江大桥连接起被峡谷隔绝的滇黔两地,谷底到高耸入云的桥面,垂直高度足足有565.4米,相当于200层楼高。

航拍贵州省高速石头寨大桥(卫星见证贵州从)(2)

从太空俯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六盘水市水城区都格镇龙井社区村民马选军的家就在大桥之下的峡谷中。

航拍贵州省高速石头寨大桥(卫星见证贵州从)(3)

由于家门前就能欣赏大桥的壮观,2019年,马选军夫妻俩利用新修的砖房,开了“小马哥农家乐”。每年七八月,贵州避暑游火热,农家乐里游客络绎不绝。

航拍贵州省高速石头寨大桥(卫星见证贵州从)(4)

北盘江大桥让峡谷中的村民走出大山,更促进了区域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畅通高效。而在这背后,是建设者突破山区运输困难、喀斯特地貌限制等难题取得的成果。

航拍贵州省高速石头寨大桥(卫星见证贵州从)(5)

在大山环绕的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时代楷模”和“七一勋章”获得者,团结村老支书黄大发带领乡亲用锤子、钢钎,历时30余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近万米的“天渠”,解决了世世代代的缺水难题,“大发精神”也成为当地干部群众的精神动力。

航拍贵州省高速石头寨大桥(卫星见证贵州从)(6)

2022年底,“天渠”之上,历时4年修建,浸润了“愚公精神”的大发渠特大桥正式通车。曾被群山包围的团结村,就此融入交通大动脉,拉近了与城市间的距离。

航拍贵州省高速石头寨大桥(卫星见证贵州从)(7)

从高空看下去,高速路与团结村紧密相连。仁遵高速在团结村设了下道口,从村里到遵义城区只需要20多分钟。

航拍贵州省高速石头寨大桥(卫星见证贵州从)(8)

如今,在团结村,民宿、露营、农旅基地等旅游项目陆续入驻和完善,现任团结村党总支书记王朝海带领干部群众也正在进一步谋划“桥下经济”。

航拍贵州省高速石头寨大桥(卫星见证贵州从)(9)

万桥飞架,卫星见证。越织越密的交通网,改变了贵州的发展条件,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正在徐徐铺展。

航拍贵州省高速石头寨大桥(卫星见证贵州从)(10)

出品人:赵新兵

策划:钟昊熹、王丽

统筹:程瑛、欧东衢

记者:吴斯洋、刘勤兵、杨焱彬

遥感与数据技术:郭建伟、谷宁、郭超

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华社贵州分社

新华社音视频部

联合出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