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不是空腹血糖就不准了吗(你以为只测空腹血糖就行了)

糖尿病人每天最关注的就是血糖,血糖的监测不仅是为治疗提供依据,也是预防并发症的一个重要参考。糖尿病人如何在而不同时间点测好血糖,而这些血糖反映的又是什么呢?

血糖不是空腹血糖就不准了吗(你以为只测空腹血糖就行了)(1)

血糖不是空腹血糖就不准了吗(你以为只测空腹血糖就行了)(2)

一天中的血糖监测如何安排“时间表”

国际糖尿病联盟在糖尿病治疗指南中明确提出,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目标值是:糖化血红蛋白<6.5%,空腹血糖<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尔/升。但在我国糖尿病病人群中,血糖达到上述标准的比例很低,没有进行科学的血糖自我监测是重要原因之一。

单独一次血糖监测的影响因素很多,如果仅根据一次血糖测定结果调整治疗,往往会出现偏差。

理想的自我血糖监测,应当是每天多时点测定血糖。从经济学和可操作性方面考虑,建议糖友选择一天中具有特定意义及代表性的若干时间点,如空腹血糖、餐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睡前血糖和夜间血糖等。

1、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是指禁食8~12小时后的血糖,即清晨空腹状态下的血糖,午餐和晚餐前血糖不在此列。

这一指标主要反映病人自身胰岛B细胞的基础功能,能体现头天晚上所用药物对整个夜间乃至清晨血糖的控制情况,也是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之一。

采血前不用任何降糖药,不吃早餐 ,不运动,不抽烟,不喝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可少量饮白开水)。

血糖不是空腹血糖就不准了吗(你以为只测空腹血糖就行了)(3)

2、餐前血糖:

指午餐和晚餐前的血糖,反映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的持续性。

通过查餐前血糖可以指导糖友调整将要吃入的食物总量和餐前注射胰岛素(或口服药)的量。

3、餐后2小时血糖:

主要反映胰岛B细胞的储备功能。测定应从吃第一口饭开始,到满2小时时为止,不能从吃完饭才开始计时。

既然要体现治疗效果,吃饭、运动、用药、生活中各种情况就要和平常一样,不能为了测量而当天少吃饭或停止用药。

4、睡前血糖:

反映胰岛B细胞对晚餐后高血糖的控制能力,可指导夜间用药或注射胰岛素剂量及睡前的加餐,以避免夜间发生低血糖,保证睡眠安全。

一般睡前血糖如小于6毫摩尔/升,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大于50%,因而低血糖耐受能力较低的糖友(如老年人、并发冠心病者)应加强睡前血糖监测。

5、凌晨3时血糖:

主要用于发现夜间低血糖及鉴别空腹高血糖的原因,因为夜间胰岛素缺乏和胰岛素用量过大都可以引起空腹高血糖,这两种情况的临床处理截然不同。

测血糖的时间和频率,要根据糖友病情的实际需要来决定。血糖控制差的病人或病情危重者应每天自测4~8次,直到病情稳定,血糖得到控制。

当病情稳定或已达到血糖控制目标时,可以每周监测1~2天的全天5~7个时间点血糖。

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在治疗开始阶每天至少要测血糖5次,血糖达到控制目标后放宽到2~4次。

使用口服药和生活方式干预的糖友,血糖控制达标后每周测血糖2~4次。每天7个点的血糖为三餐前及三餐后2小时和睡前血糖。

//

有下列7类糖友应加强血糖监测:

//

①刚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尤其佩戴胰岛素泵者。

②新诊断的糖尿病病人。

③血糖控制不佳者。

④常发生低血糖者。

⑤刚更换药物或调整剂量后

⑥孕妇。

⑦生病、手术、

外出、激动等特殊情况的糖友。

此外需要注意,糖友在运动前后和饮酒之后容易发生严重低血糖,

这个时候检测血糖很有必要。感冒发热、情绪波动、自我感觉不适时,也需要加测血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