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道德经里的含义是什么(从道和)

“道”是不是“规律”?历来争论不休。最近头条号的几位《道德经》研究学习者更是展开唇枪舌剑,各执一词,不亦乐乎。这是个好现象、好氛围,在下【三棱心】也从他们的争论中学到很多东西,所以这些争论是有益的。

但尽管如此,还是要有个立场的。我的观点是:道就是道,规律就是规律;道不是规律,也不是相当于规律;道也不是什么总规律。

争论的双方都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从哲学的、科学的、语言逻辑学的……角度进行阐述。遗憾的是,很少有人从《道德经》本身的主题思想和逻辑来进行阐述。如果站在《道德经》本身的思想逻辑上,这个问题根本就不是个问题。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只需要知道“道”是什么就可以了。但恰恰就是因为对“道之为物”到底为何物产生分歧,才出现了此后的争论。如果对“道”有个明确的概念,问题不就解决了吗?还会有什么争论吗?

那么到底什么是“道”呢?我给出的定义是——

“道”是“万物”可被认知的客观属性,及对“道”主观认知的有效手段、方法和途径。

这个定义虽然是我主观上定义的,但不是凭空定义的,而是来自于我对《道德经》的深刻理解。这个定义包含了至少五个层次的含义(哪位老师如果反对这个定义,请耐心读完再提出具体的反对意见,我们争论、探讨和商榷。我非常反感没有理解我的文义就站在某个制高点上指手划脚的人):

第一层含义:“道”和“万物”是包含关系

研究《道德经》,必须给《道德经》明确一个主题思想,这个主题思想是在充分理解作品的基础上产生的。有的研究者,文章写了几十万字,书也出了,课也讲了,但始终说不出《道德经》的研究主题,以其昏昏,何以使人昭昭?所以,每位学习者必须亮明观点,给《道德经》定主题。哪怕这个主题理解错了,也要拿出来供大家学习讨论。如果连个主题都没有,就涉嫌投机取巧。

我认为,《道德经》的主题是研究人和人类认知的。认知有认知主体、认知对象、认知方法和结果三个要素。在《道德经》中,认知主体包括文中所说的天下、圣人、民、人、君子、士、王、侯王、我、百姓、世人,等等,可以概括为“人”;“道”是作为认知对象来进行描述的;认知方法和结果就是“德”。

道在道德经里的含义是什么(从道和)(1)

认知主体“人”,通过有效的途径,从认知对象“道”中有“德”、所“德”、获“德”,从而产生信息、能量和价值交换,这就是人生存于宇宙自然的价值和目的,这也是《道德经》的逻辑架构。第21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第51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两章的文字就生动地描述了“人”从认知对象“道”中,取其精,取其信,不断获“德”的过程,也是全书逻辑架构的高度概括。

因此,“道”和“万物”的关系是对应和包含的关系。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打了一个比方,“道”和“万物”就像拼图一样,“道”是整个拼图,而“万物”是一个一个小块儿。“道”作为认知对象,显然不是一事一物,不是一类事一类物,也不是大部分事大部分物,而是所有事所有物,即万事万物。有相当多的研究者把“道”理解为和“万物”平等的某一物,比如“造物主”,这样理解先不谈正不正确,把“道”作为“万物”之一,或“万物”之宗、之祖,给诸多章节、词句的理解带来很大的误区。《道德经》中虽然也把“道”比为“万物之母”,但“道”和“万物”的“母子”关系并不是各自独立的关系,不是“母-子公司”的关系,而是“母-分公司”的关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是级别或类别从大到小的划分过程,而不是“个体分裂”的过程。这是理解“道”的第一步和关键所在。

道在道德经里的含义是什么(从道和)(2)

道和万物的关系是包含关系

第二层含义:“道”即“万物”的属性是“自然”

我们认知每一个(种、类)事物,都是从理解事物的属性开始。属性,即对象的性质和特质及对象之间关系的统称。例如,一个对象的颜色和形式,人的能力、身份以及社会的基础关系等等。

一事一物或一类事一类物,其对象属性很容易认知。为什么呢?因为可以比较呀。一比较它的属性就出来了。《道德经》第2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这就是人类认知事物属性的基本方法。 这个基本方法是通过对事物进行概念和定义的途径来实现。比如“人”这个认知对象的属性是什么呢?我们就可以给“人”下个定义: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生物(来自度娘)。这个定义就是根据与其它物种的区别而派生出来的,这就是“道生之”的意义。有人把“道生之”理解为一个具体物生出另一个具体物,是很难理解的。“道生之”就是对未知的事物进行定义形成概念,从而为人类区别万物提供遵循。

那么作为“万物”的集合,其属性“道”是什么呢?跟谁比较呢?如何定义呢?这是一个按寻常办法不能解决的问题。因为“万物”的集合不可能再有另外一个参照物,也不可能用某个万物之一来进行参照,“万物”多种各样,千奇百怪,属性各异,也不可能把“各个万物”的属性加起来。我们普通人没办法,但老子就是有办法,用一个词就给解决了,这个词就是“自然”。“道”不用和谁“比”,也不用谁来“定”,它就在那儿。第25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描述的就是“万物”的“自然”之态,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理解“自然”,是理解“道”的又一个关键。“自然”就是“道”的属性,其一表示其客观性,其二表示任何人定不了,不能主观臆定,说到底还是客观性。正是这个特性,老子也不能给“道”下定义,所以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悬念和争不完的话题。

(注:细心的读者读到此处就会质问道:既然如此,你给“道”下的这个定义算什么?大家再来品味一番,我下的定义是:“道”是“万物”可被认知的客观属性,及对“道”主观认知的有效手段、方法和途径。这个定义不正是回答了“道”是什么,但又没有给“道”定义具体是什么吗?)

第三层含义:“道”的特质就是“一大一小”

老子用“自然”来定义“道”的属性,那么“自然”又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通过事物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理解。

上边我们说了,我们认知事物,是通过事物之间的比较,对事物进行概念和定义来进行的。那么一个概念,必然包含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概念的内涵就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对象,即概念的适用范围。

两者的区别:

1、本质不同

内涵是“属性”,外延是“范围”。属性越多,则符合这个属性的范围越小。属性越少,符合这个属性的范围就越大。

2、侧重不同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的质的方面。

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的量的方面。

3、逻辑方法不同

定义是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

划分是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比如“人”这个概念,其内涵是“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生物”;其外延是男人、女人、大人、小孩、古人、今人……

对于一事一物、一类事一类物,我们都可以通过对事物进行概念的定义,从而确定其内涵和外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概念及其内涵和外延都带有主观定义的色彩。

我们再来看“道”,作为一个“万物”的综合体,老子定义其为“自然”,它的内涵即本质属性是什么呢?反过来说,什么属性能涵盖所有事物的属性?答案是:“无属性才是所有事物的总体属性”。“无属性”就是“自然”,也就是说,本来就是那个样子的,不是人为“定义”的。“无属性”就是“道”的内涵。第32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这一句说的就是“道”的内涵之“小”,小到极致就是“无名”即“无属性”,“朴”就是指无属性。

那么“道”的外延又是什么呢?第25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句话描述的就是“道”的外延之“大”,是万物“混成”之物,包含万事万物,“和其光、同其尘”以及庄子所说“道在屎溺”,就是指“道”的外延之“大”。

所以,《道德经》中的“大”和“小”,指的是“道”的“外延之大”和“内涵之小”。外延“大”到包含“万物”,内涵小到“无属性”——“一大一小”正是对“自然”这一属性的注解。在诸多研究者的头脑中,一直把“道”理解成一个具体物,如果把“道”理解成一个具体物,就没法理解“大”和“小”,就容易把“道”理解成“如来佛的手掌心可大可小”,极其荒唐可笑。

(注:我在这一段里,创造性地运用逻辑学来对“道”进行解读,希望不懂逻辑学的要补充一下这方面的知识。有人可能认为我用现代逻辑学来解释道,是以外部概念来解道,是妖魔化道。恰恰相反,正是从“一大一小”的挖掘,我有理由肯定,老子不但是唯物论、辩证法的创始人,也是逻辑学的开创者。)

第四层含义:从人的认知角度讲,“道”就是“一无一有”

“道”的本质属性是“自然”,其内涵是“小”,其外延是“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会适用人类所强加的任何定义,那我们怎样来对这个认知对象进行认知呢?老子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一无一有”——“无”就是心中“无属性(无名)”;“有”就是眼中有“万物(有名)”——在《道德经》中总体表述就是: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一无一有”是一种认知方法和思维手段,在《道德经》的许多章节中都有精彩的描述。比如“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等等。“无”就是从“道”的内涵的无属性出发来思考,“有”就是从具体某“万物”的具体属性来着手,两者结合才能“玄之又玄”,结合的最高境界是“玄德”,即生而不有,为而为恃,长而不宰。从“无”出发就是从客观出发,是谓“无为”,从“有”着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谓“不争”。这才是“无”和“有”的真正含义。可惜诸多解读者始终站在“空间”或“时间”的角度来理解“有”和“无”,把“无”理解成看不见摸不着、感知不到、空无等等,结果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对“无”和“有”的理解和把握是学习《道德经》的关键之关键。无就是无名,有就是有名。无就是内涵之小,有就是外延之大。

第五层含义:从“道”的意象中学会认知

梳理一下上边的文字逻辑:“道”就是“万物”的属性,这个属性是客观的,不可被人类主观定义所限制的,其外延“大”到包含“万物”,其内涵“小”到“无属性”,但尽管如此,它也是可被认知的,认知的方法和途径就是从其万物作为整体属性的“无(名)”和万物作为个体属性的“有(名)”出发和着力,那么具体怎么做呢?老子没有给我们太具体的答案,但是却给了我们法则,树立了几个“楷式”:一是水,上善若水,水之善在变在曲,利万物而不争;二是溪谷,谷神不死,是谓玄牝,为天下溪;三是婴儿,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你看到没?这些比喻的意象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大、空、无、变。特别是这个“变”,虽然《道德经》没有明写“变”字,但不少章节却暗含着这个“变”字。“变”什么呢?就是“无”随“有”变,“有”随“无”变。水的特征就是“变”,“曲则全”就是“变”,“三知三守”就是“变”,“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就是“变”,“浊以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就是“变”,“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就是“变”,“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就是“变”……万物只有变是不变的,读《道德经》读不出这个“变”字,就是白读瞎读。“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对“一无一有”的利用就是“变”。

论述到此,“道”是不是在我们脑子里有了立体的形象呢?

  • 1.“道”就是“万物”的本质属性,即“自然”;
  • 2.“道”的内涵“小”至无属性即“朴”,外延“大”至包含“万物”,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直到“万物”归“一物”;
  • 3.人对“道”的认知途径:从“无(名)”出发,即从内涵出发;从“有(名)”着手,即从外延的具体物着手,从而“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 4.处世:用“无”以“无为”,用“有”而“不争”;
  • 5.榜样:如水、如谷、如溪、如婴儿
  • ……

以上对“道”进行了系统地讲解。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规律是什么?规律是客观事物内部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把“道”和“规律”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

“道”是“万物”的总体客观属性;而“规律”所揭示的内容仅限于某个(些)事物之间的客观属性。

“道”的外延是综合“万物”之所有的“大”;而“规律”的外延仅是规律的集合(所以规律的集合也不是道)。

“道”的内涵是“小”到“无属性”,相当于“朴”;而“规律”的内涵非常具体,而且人们为了对某个规律进行明确,以至于把规律定义到精雕细刻的程度,以方便人们理解和掌握,相当于“器”。

人们对“道”的利用是“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重在“变”;而人们对“规律”的运用是对已“有”认知的利用,重在相对“不变”。

……

综上所述,“道”不是“规律”,“规律”是万物其一,和“道”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