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电视剧鹿鼎记(1998版鹿鼎记陈氏小宝独具一格真情有义气)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在金庸十几部作品中,《鹿鼎记》作为收山之作,其意义非同一般,较之其他作品有明显的不同。

从《书剑恩仇录》的陈家洛到《射雕英雄传》的郭靖,代表的是儒家之侠,从《神雕侠侣》的杨过到《倚天屠龙记》的张无忌,诠释的是道家之侠,从《天龙八部》的乔峰、段誉、虚竹到《侠客行》的石破天,则表现的是佛家之侠,由此可见,金庸前期作品的主人公代表的立场和寓意一直在不断变化,直到最后《鹿鼎记》韦小宝的出现,却成了一种“反侠”,也使得这部《鹿鼎记》被视为金庸创作的最高峰、最顶点。

tvb电视剧鹿鼎记(1998版鹿鼎记陈氏小宝独具一格真情有义气)(1)

在众多影视改编版本中,出演韦小宝的不乏娱乐圈重量级影星,梁朝伟、周星驰、陈小春、张卫健、黄晓明、韩栋等先后演绎过这一角色,但说到令观众印象最深刻的电视剧版本还是陈小春扮演的韦小宝。

1998年6月1日,香港TVB根据金庸名著《鹿鼎记》拍摄的同名古装武侠剧《鹿鼎记》播出,该剧同样由李添胜监制,陈小春、马浚伟、梁小冰、陈少霞、刘玉翠、冯晓文、邝文珣、徐濠萦、陈安琪等主演。

tvb电视剧鹿鼎记(1998版鹿鼎记陈氏小宝独具一格真情有义气)(2)

《鹿鼎记》这部小说的名字和《天龙八部》一样都是寓意深刻,“鹿”是“逐鹿中原”的“鹿”,“鼎”是“问鼎”的“鼎”,因此,从名字上看,《鹿鼎记》就和政治、权力斗争是紧密相连的。可见,金庸在这部小说中仍然深深地关心着政治。

《鹿鼎记》把时代背景设置在明末清初,讲述了从小在扬州妓院长大的韦小宝,以不会任何武功之姿态闯江湖各大帮会,周旋于皇帝朝臣之间并奉旨远征云南、俄罗斯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与传统侠客完全不同的小人物形象,并借这个形象讽刺了一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和迂腐顽固的思想。

tvb电视剧鹿鼎记(1998版鹿鼎记陈氏小宝独具一格真情有义气)(3)

98版《鹿鼎记》可以说是香港TVB剧成熟期类型化、批量化的产物,它身上带有的快餐商品的属性,使之成为最“好看”的电视剧,也是所有电视版本中最为经典的一部。陈小春对“韦小宝”的性格刻画已到达了一个顶峰,超自然的演出使得陈氏“韦小宝”成了一个不可超越的品牌形象。

tvb电视剧鹿鼎记(1998版鹿鼎记陈氏小宝独具一格真情有义气)(4)

说到韦小宝,不得不说他的七个老婆。金庸在之前的小说中也有过多女爱一男的例子,比如杨过,小龙女、郭襄、郭芙、程英、陆无双、公孙绿萼等众多优秀女子都对其倾心,虽然杨过放荡不羁,风流倜傥,但金庸还是让他只选择了一个小龙女。再有张无忌,赵敏、周芷若、小昭、殷离等四个姑娘对他也是全心全意,张无忌也曾幻想四个姑娘要是都在他身边多好,但金庸还是让他的“梦想”落空。最后到了《鹿鼎记》,到了韦小宝这个人物,金庸一反常态,刻画了一个小人物流氓形象,却得到七个如花似玉的老婆!

tvb电视剧鹿鼎记(1998版鹿鼎记陈氏小宝独具一格真情有义气)(5)

tvb电视剧鹿鼎记(1998版鹿鼎记陈氏小宝独具一格真情有义气)(6)

阿珂是韦小宝七个老婆中最漂亮的,美如天仙,容光照人,如花似玉艳丽中又透着几分清丽,清丽中又透着几分女子与生俱来的秀美,皮肤粉腻如雪,冰肌玉骨,仿佛是画中才有的粉雕玉琢的脸蛋儿。该剧中饰演阿珂的梁小冰虽然不如饰演小龙女的演员那样绝代姿容,但好在韦小宝其他六个老婆在容貌上并未胜过她。

tvb电视剧鹿鼎记(1998版鹿鼎记陈氏小宝独具一格真情有义气)(7)

阿珂一直倾心于郑克塽,对韦小宝态度冷淡,并多次险些伤害韦小宝性命。后来逐渐发现郑克塽本性,遭到郑克爽的迫害和辱骂时,才想起韦小宝当初对她的轻薄和“誓言”,才发现那个愿意发誓誓死都要娶她的人,那个一度轻薄她而又对她的打骂甚至杀念都不在乎的人,那个一度破坏她和郑克爽的“姻缘”而死缠不休的人,那个一而再再而三的寻找她为她苦闷担心她放心不下她的人,才是真正在乎她爱她的人!她与韦小宝的感情可以说是细水长流型,后来下嫁于小宝,并生下韦小宝的大儿子韦虎头。

tvb电视剧鹿鼎记(1998版鹿鼎记陈氏小宝独具一格真情有义气)(8)

虽然韦小宝对阿珂采用了 “迷奸”的卑劣手段,而且还“强奸”他人老婆(神龙教教主夫人),可是,试问为什么每个女子到最后都愿意跟他?愿意不在意他的“三心二意”的爱情?愿意和其他六个女子一同分享这个男人?那是因为这个男人虽然贪生怕死,虽然贪图小利,虽然油嘴滑舌,虽然没有上层的武功,但是,他运用了他的聪明伶俐的头脑借助自己的“权力”一而再再而三的保护自己的老婆,他无论对皇帝还是天地会,都算得上“好兄弟,讲义气”。所以,七个女子知道他的为人,知道他的忠义之心,仁义之气,都愿意和睦相处跟他一辈子。

tvb电视剧鹿鼎记(1998版鹿鼎记陈氏小宝独具一格真情有义气)(9)

神龙教教主夫人——荃姐姐,剧里不足之一,就是结尾那几集过于仓促,对于荃姐姐对韦小宝的感情变化,没有再加点戏份来刻画,以至于从陆高轩和胖头陀拿大喇嘛桑结和蒙古王子换回苏荃之后,到洪教主与其他人大打出手时苏荃却要跟着韦小宝走,让我对这中间连一点过渡都没有的感情产生了丝丝怀疑,不过,冯晓文的苏荃既有美艳又有气势,还是挺符合神龙岛大姐大身份的。

tvb电视剧鹿鼎记(1998版鹿鼎记陈氏小宝独具一格真情有义气)(10)

方怡,我对这个女人不满的地方是,她三番四次的害小宝,我知道站在她的立场来说,小宝是不够关心她,明明有四十二章经却不拿去换她和沐剑屏,害她们在神龙岛上受苦,可是一次两次也罢,虽然她可能不是自愿的。但是,我们的韦小宝同学,却很能忍受她的不是并且还报有一颗仁爱的心,不计前嫌原谅了方怡。可见,小宝是重情重义之人。

tvb电视剧鹿鼎记(1998版鹿鼎记陈氏小宝独具一格真情有义气)(11)

tvb电视剧鹿鼎记(1998版鹿鼎记陈氏小宝独具一格真情有义气)(12)

双儿对韦小宝来说是最了解他最细心最“宽宏大量”的人。她不仅帮韦小宝找他的“俏老婆”,而且,还为了知道小宝的下落而冒险进入深宫来寻找小宝,这份情意,连看守的亲兵和多隆大哥都为之感动,问其有无姐妹,好娶这样重情重义的女子为妻。

tvb电视剧鹿鼎记(1998版鹿鼎记陈氏小宝独具一格真情有义气)(13)

tvb电视剧鹿鼎记(1998版鹿鼎记陈氏小宝独具一格真情有义气)(14)

曾柔和沐剑屏算是此剧中一直都很乖巧的两个老婆了,曾柔戏份不算多,但也可以见出她一直收藏着那三颗筛子对小宝的心意。沐剑屏在整部剧中都是很乖巧的一个女孩,虽然韦小宝觉得她是个“傻丫头”,但是也是好女孩,多次在方怡面前为小宝说情,害羞可爱的样子,惹人怜爱。

tvb电视剧鹿鼎记(1998版鹿鼎记陈氏小宝独具一格真情有义气)(15)

tvb电视剧鹿鼎记(1998版鹿鼎记陈氏小宝独具一格真情有义气)(16)

最后还有建宁公主,这个建宁公主曾出演过阿紫这种阴辣狠毒的角色,所以演起刁蛮任性的角色自然也不在话下。对于公主的脾性我不是很能接受,但是她对韦小宝也算是情到深处为其死也愿意的地步,虽然,他们两个简直就是一对活宝,又气又搞笑。最经典之一是,韦小宝带七个老婆跪在陈近南的坟前,希望师傅早点投胎,入其夫人之腹成其子。建宁公主却说,那我宁愿不生儿子。小宝很是经典来了一句:“生儿子有赏,生女儿自己养!”公主呜呜的哭了。。。

tvb电视剧鹿鼎记(1998版鹿鼎记陈氏小宝独具一格真情有义气)(17)

TVB的编导功力圆熟,叙述直截了当,节奏明快,不像内地许多武侠剧那么死板疲缓。陈小春版《鹿鼎记》的编剧在尊重原著框架的前提下,增加了许多原创桥段,增强关键人物之间的联系,如双儿提前出场增进男女主人公感情羁绊,茅十八约会对象改成吴六奇,韦小宝茅十八路上偶遇的沐王府人士改为沐剑屏、方怡等人并增加了互动。一些小说的纰漏,也都一一作了修整,几个老婆与韦小宝之间的情感基础,也尽可能去完善。全剧保留原著荒诞嬉闹的意味,弱化阴暗的色彩,沿袭了TVB剧一贯的暖色调。

陈版《鹿鼎记》编剧对原著的每一处改编皆有深意,他是在准确判断观众喜恶的基础之上的改编,使这部通俗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更加贴合现今观众的口味。陈版《鹿鼎记》是金庸的,同时也是大众的。这里所说的大众化并不是指影视作品表层的故事本体,而是指影视作品故事的内涵,应该是具有人性深度的、符合大众审美心理和审美需求的、与大众情感同频共振,并且能对大众情感世界产生强大召唤力量的深度模式。欲了解这一模式,首先可从该剧的角色塑造分析起。

tvb电视剧鹿鼎记(1998版鹿鼎记陈氏小宝独具一格真情有义气)(18)

陈小春出演韦小宝时已过而立之年,和原著中韦小宝的年龄差异之大导致众多观众一时难以接受,认为此版小宝太“老”。但从另一个角度审视,正是由于生活的历练,陈小春虽是极尽滑头之能事,但一颦一笑间已然流露沧桑感,使得该剧中的小宝从一开始就以成熟态出场。金庸原著中刻画的小宝,聪明伶俐滑头自始自终未变,但在生活污水的浸染中,小宝那流氓无产阶级的习性,已逐渐变本加厉,他的人情练达,世事洞明,已更多地有讽刺意义。

陈小春版小宝,出场便是一组大快人心的镜头:他眼见恶人欺负孩子,心中不平,和朋友合计作弄恶人,自己又狠赚一笔。这一人物形象以此定下聪明机智、利人又利己的基调,并贯穿该剧小宝一生。他不再是原著中慢慢成长起来的孩子,而是一出场就熟谙世故人情的个中高手,他告知双儿 “此时得教一教你做人的道理”正是此点最好的体现。正是由于该剧中小宝以成熟态出场,之后的性格较易保持统一。他之后的官场权术不过是自然而然地举一反三,并未对其人生观造成根本性转变,于是他出场时表现出的“嫉恶扬善”的性格,也就顺理成章地延续下来。他的经历不再是一则由天真孩童成长为世故成人的令人喟叹的寓言故事,他自始自终保持世故与本真的完美统一;他不再是原著中说好不好、说坏也不坏的小滑头、小无赖,而是以聪明才智“利人利己”的“好人”,只是比其他任何好人都要懂得生活。

tvb电视剧鹿鼎记(1998版鹿鼎记陈氏小宝独具一格真情有义气)(19)

为了塑造这一矛盾的“好人”形象,TVB编剧大大削弱了原著中的讽刺辛辣效果。由于影视作品中的对话语言不可太过粗俗之故,该剧保留了大量原著中展示小宝聪明才智的对话,而大大削减了脏话、贫舌之言,在尽量不损伤小宝油嘴滑舌的本性的前提上,使这一人物的言语不再如原著中这般恶毒。言语恶毒,绝非原著中小宝惹人喜爱之处,反令人生厌,这一处理,无疑大大增强了小宝的可爱感。以受众心理来看,虽然大多数人会喜欢小人物,但是没有人真正愿意去喜欢一个流氓无赖;每个人都欣赏聪明机灵、逢凶化吉之人,但是没有人甘愿爱上一个口舌恶毒的小人。所以很多人无法接受原著中小宝的形象,但却对陈小春的小宝始终恨不起来。编剧这一改动,无疑巧妙地抓住了受众的心理。

tvb电视剧鹿鼎记(1998版鹿鼎记陈氏小宝独具一格真情有义气)(20)

但这一改动的代价,就是原著中讽刺意味的削弱,而这讽刺所在,正是原著最深刻的内涵。原著中历来为人评说的“中国人,向来这样”,轻描淡写一句,却给了中国人一记响亮的耳光,剧中已然不见;神龙教的造神运动与阿谀奉承对现实的影射亦是点到为止;澄观墨守陈规、死搬教条的深刻教训被嘻嘻哈哈一带而过。原著的讽刺之处皆数淡化,甚至基本不见,于是对大多数观众来说,《鹿鼎记》成了彻底快乐的故事,不需承载太多思想理念与深刻内涵。所以陈版《鹿鼎记》从思想价值上来说,远不如原著。

但是,该剧绝非毫无思想内涵的庸俗之作,它的思想价值在于时常被观众忽略的“真情”二字。

tvb电视剧鹿鼎记(1998版鹿鼎记陈氏小宝独具一格真情有义气)(21)

该剧虽然也是描绘世间百态、人情冷暖,却更多把真情刻画作为主线,世态炎凉一词,断然用不上。原著中的情,是利益层层交叠之下沉淀的真情,而该剧是真情与利益始终交织,同时浮上水面。而达到这一改编效果的基本方法是使原著中浓重政治色彩的淡化。这就必须谈到《鹿鼎记》中另一位男主角——康熙形象的塑造。

正如陈小春的小宝已不再是原著中的小宝,而马浚伟的康熙也不再是原著中的康熙。小宝以利人利己的形象出场,康熙一出场便慨叹“自古称为君难,苍生为重”,一位为国为民、呕心沥血的明君形象呈现荧屏,于是与小宝一样,第一幕便定下了该剧中康熙的基调,亦贯穿始终。

tvb电视剧鹿鼎记(1998版鹿鼎记陈氏小宝独具一格真情有义气)(22)

该剧中的康熙尽量尊重历史和原著,在事业上不可谓不成功,建立万世不拔之基;但在感情上,却成了一位令人感怀的悲情人物。而迈出真情的第一步,就是把康熙拉下神坛,成为彻彻底底的人。该剧中的康熙少了原著中的冷静自持,多了一份属于人类的胆小无措,被刺客吓到爬桌子,实在大大有损皇帝形象。可以说,这一康熙在远离金庸原著的同时亦远离了历史,他不再是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圣祖皇帝,而只是一个英明的仁君。圣君与明君,其实相差远矣。不过受众大多喜欢明君远胜于圣君,因为前者更贴近真实,更亲切可感。然而,该剧在淡化康熙个人胆识城府的同时,丝毫不减其作为皇帝的英明神武,用实写的手法讲述原著中所没有的力保汤若望、狱探苏克萨哈、夜闯鳌拜府等桥段,使康熙这一形象在剧情伊始就与政治紧密联系,删除大篇幅的道德教化,一切以实际行动来证明。

tvb电视剧鹿鼎记(1998版鹿鼎记陈氏小宝独具一格真情有义气)(23)

康熙的人性化,在与韦小宝的友情中最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编剧亦是大力刻画。原著中康熙的确喜欢小宝,而且识人,他“知道小宝虽然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疏懒无赖,其实有举足轻重的本事”,但视为弄臣之心始终存在。在康熙心目中,一直颇为瞧不起这个不学无术的小丑;他用他,但又坚信他永远不如自己;虽然他深知朋友君臣之间不可侮辱,但若存轻视之心,与侮辱又有和差别?而这版康熙,对小宝的喜欢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当然,前提是该剧抬高了小宝的形象,降低了康熙的形象,于是使两者间距离拉近,使平等对话成为了可能。剧中小宝逃脱鳌拜魔爪之后,康熙笑道“小桂子你真厉害”,这是发自内心的最高肯定,在他眼中,小宝的胡言乱语是高超的应变能力,他不但没有鄙视,反视作值得学习嘉奖的谋生手段。也就是说,康熙从未否定过小宝的生存方式,是建立在欣赏基础之上的尊重与认同,他虽是时常撮着小宝的额头催他念书,也是朋友间的亲昵言行。比较一个细节,小宝从罗刹国归来之后,原著中康熙真情流露道:“咱们君臣两个有恩有义,有始有终”,而剧中却是“有情有义,有始有终”,一“恩”,一“情”,相差远矣。

tvb电视剧鹿鼎记(1998版鹿鼎记陈氏小宝独具一格真情有义气)(24)

不仅是主角,该剧在配角的塑造上亦是大大强调了“真情”。

比如原著中韦小宝初见陈近南,见他“目光如电,直射过来,不由得吃了一惊,双膝一曲,便即拜倒”,不怒自威的领袖形象跃然纸上,而且他多次严厉向小宝道出自己对他为人“实在并不喜欢”,一股凛然之气迎面袭来。而在剧中,陈近南的威严降低到最低点,他更像一名和蔼可亲的长辈而非天地会的总舵主,他对小宝的态度也远比原著中来得亲切,更有坦城相对的真挚。这一改编在大大弱化陈近南作为领袖形象的同时,也使小宝对陈近南的亲近之情更加顺理成章。他不再是折服于陈近南的领袖威严,而是在潜移默化中被其作为长辈的关怀深深打动,他们之间的师徒之情,亦不掺杂任何政治色彩,皆是真情所致。

tvb电视剧鹿鼎记(1998版鹿鼎记陈氏小宝独具一格真情有义气)(25)

天地会不再如原著中人物众多、声势浩大,剧中多次露面的只有徐天川、玄贞道人、风际中、钱老本、高彦超五人,而其中着重刻画的只有徐天川一人。原著中戏份不多的老人在剧中被塑造成脑筋不灵、傻气十足的喜剧角色,他死搬教条,一腔热血却空有口号,他完全不解韦小宝诸多心机所在,于是被小宝一次次玩弄于股掌而只有大叹“韦香主你真是深不可测”。这一形象,正是该剧中天地会的缩影,他们善良正直却又毫无作为,胸怀大志却又愚钝鲁莽,他们被韦小宝信任却又被他玩弄,他们对韦小宝无奈却又深深敬重。正是他们的笨凸显了小宝的绝世智慧;亦是他们的笨,使天地会众人淡化了原著中强烈的政治反讽意味,单纯如一个个可爱的长辈。

tvb电视剧鹿鼎记(1998版鹿鼎记陈氏小宝独具一格真情有义气)(26)

天地会的表现手法亦运用在其他角色上,王公大臣莫不如此。由于皇宫戏远比天地会戏份重得多,皇宫中人的形象也远比天地会众人具体、有个性。索额图的察言观色,康亲王的老奸巨猾,明珠的吹嘘拍马,多隆的正直憨厚,无一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加之御前侍卫张康年、赵齐贤的插科打诨,使他们既具备官场中人的弊端与丑陋,却又在更大程度上强调了他们可爱滑稽之处。于是原著中对官场虚伪奸诈的无情揭露在剧中成了无关痛痒的笑料,所有原本具备社会批判性的人物在剧中成为可爱可笑、有缺点但无伤大雅的漫画式人物。讽刺色彩淡化在一片欢笑之下。

tvb电视剧鹿鼎记(1998版鹿鼎记陈氏小宝独具一格真情有义气)(27)

tvb电视剧鹿鼎记(1998版鹿鼎记陈氏小宝独具一格真情有义气)(28)

陈版《鹿鼎记》是由一群好看的人物推动的好看的剧情,它缺失的是人性及社会的批判性。但是它并非毫无内涵可言,它的思想沉淀在轻松搞笑的外包装之下。与原著大相径庭的是,它的中心思想是“真情”,这是与强烈的人性和社会批判全然不同的另一种深度。

其实,金庸先生的《鹿鼎记》所达到的艺术高度与思想高度是任何一版影视作品都难以望其项背的,但是1998年陈小春版《鹿鼎记》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灵魂。该剧没有不自量力胆敢在思想深度上与原著一较高下,所以它另辟蹊径,它表达宣扬的是爱,最后发挥到极至的也是爱。这是人类永远的话题之一,所以它在受众心中留下的荡气回肠并不比原著逊色多少。这是一种最普通平凡的经典,却亦是永久的经典。

tvb电视剧鹿鼎记(1998版鹿鼎记陈氏小宝独具一格真情有义气)(29)

98版《鹿鼎记》的片头曲《叱咤红人》由陈小春演唱,歌词幽默,唱风搞笑,很符合韦小宝的个性。而片尾曲《头顶一片天》也非常好,此歌由马浚伟演唱,再一次体现了康熙对小宝的友情。

头顶一片天

无限快意到目前

微笑看看今朝天也从人愿

年轻的野心

尝试战胜自然

随意试试身手

接受挑战

但跃上了顶峰

心境已渐变

从前无愁是我

不似今年

独惜今天

难觅你再对面前

赢尽了世界一切

你却不见

谁为我再献真心不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