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王爷干什么的 阎王爷办公的地方为什么叫

“三”是汉语中用来表示虚指的数,所谓“人三为众,兽三为群”,古人这种以“三”为多的思路在很多汉字的形体上得到了印证,有不少汉字就是通过将三个相同的形体叠加在一起表“众多”义,如“晶”是把三个日堆在一起,表示特别明亮的意思。如“品”,“口”表示器物之形,三个口则表示器物众多,后来由此逐渐发展出“品种”“等级”“品评”等意义。三车为“轰”(繁体字写作“轟”,《说文》:“群车声也。”),“轰”的本义是群车驶过发出的巨大声响。三只鸟在树上为“集”(繁体字写作“雧”,《说文》:“群鸟在木上也。”),“隹”是短尾鸟的总称,“集”的本义是群鸟栖息于树上。像这样的字还有“磊”“淼”“垚”“赑”“鑫”“毳”“焱”“猋”“羴”“犇”等,这些字都属于会意字,反映出古人造字时的构思方法、心理状态及哲学信念。

“森”也是这种类型的字,三棵树排列在一起,表示树木高耸繁密貌,《说文》:“森,木多貌。从林,从木。读若曾参之参。”姚文田、严可均校议:“森,《一切经音义》引作‘多木长貌也’。”

阎王爷干什么的 阎王爷办公的地方为什么叫(1)

黄县话有个词儿叫“分(fèn)森”,比如:无花果树够儿能分森喽;火炬树满哪儿分森。“分”是指植物的根或地下茎的基部长出新的芽条,将其与母株相连的地方切断,然后分别移栽,就能长成独立的新植株。我们常吃的大葱是二年生草本,如果当年没有刨取,经历过一个冬天之后,到了春天会从地下发出新芽,黄县话称之为“发芽葱”。发芽葱吃不迭,等到抽出葱管儿开花之后,会从根部分森出好多小葱,黄县话称为“分葱”。麦熟之后,发芽葱已开花无法食用,小葱刚栽上不久,正是新陈不接的时候,此时集市上卖的葱大多为分葱。黄县话所说的分森,在植物学上叫“分株繁殖”(禾本科等植物在地下或近地面处发生的分枝称作“分蘖”),多用于丛生性强的灌木或萌蘖力强的宿根植物,像香椿、石榴、樱桃、牡丹、蜡梅、贴梗海棠、紫荆、月季、吊兰等,都很适合分株繁殖。

阎王爷干什么的 阎王爷办公的地方为什么叫(2)

分森嘞无花果苗

正因为一个母株可以分出好多新株,所以用表示树木繁多的“森”字描述其状态,是非常精确和形象的(也可称作“分生繁殖”,但在黄县话里,“生”读sēng,而韵母eng即便是读轻声也不会读en的,故先写作“分森”为宜)。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之外,还可以用压条、扦插、嫁接等方法进行繁殖,而通过母株的分森进行扩繁,因新株根系已发育良好,茎叶齐全,只需从母株上分离就行,所以简单易行,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

树木一多就会显得阴暗,所以“森”又引申为阴森幽暗貌,宋王安石《华藏院此君亭》:“一径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与何长?”黄县话形容环境、气氛、脸色等阴暗、阴沉会说“阴森森嘞”。树多了阴凉就多,所以黄县话有个词儿叫“凉森”,表微凉之意,比如:一立秋早晚就有儿凉森意思喽。也有凉爽舒适之意,比如:冰镇西瓜吃儿真凉森。也可比喻灰心、失望,比如:三九天吃冰棍,里外都凉森。“凉森森儿”采用形容词叠用的形式,表凉的含义进一步淡化,比如:孩儿不烧喽,身上摸儿凉森森儿嘞。

杜甫的《蜀相》一诗开首两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森森”两个字既写出柏树的繁密,又写出柏树林的阴森寂静,还有一股阴冷肃穆之气,调动了几种感官的感觉,让人一下子进入到诗的氛围中,令人印象极为深刻。“森罗”原指树木繁密貌,唐张九龄《商洛山行怀古》:“硕人久沦谢,乔木自森罗。”引申指纷然排列,唐孙揆《灵应传》:“轻裘大带、白玉横腰而森罗于阶下者,其数甚多。”“森罗万象”指纷然罗列的各种事物现象。“森罗殿”指主管地狱的阎罗王所处的宝殿,又名“森罗宝殿”,元关汉卿《窦娥冤》:“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森罗殿位于阴司,阴森是不用说了,传说中有十殿阎罗,每一殿都大小地狱森然罗列,故得“森罗殿”之名。

除此之外,“森林”“森然”“森严”也或是从“森”的本义出发,或是从本义加以引申,都突出了所要表达的意思。所以在研究文字时,抓住字的本义顺藤摸瓜,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借用一句套语形容,字的本义是个纲,纲举则目张。

部分图片引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