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是现代外交活动中重要的礼仪(礼宾礼仪与国际交流)

在国际场合由于旗帜展示问题引发的礼宾事故并不少见。

2005年在蒙特利尔由国际业余游泳联合会主办的第十一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上就发生了这样的情况。在一场比赛结束后,韩国的运动员看到不是自己国家的国旗,而是朝鲜的国旗被升起了,这令他们大为伤心。这事件引起轩然大波,韩国驻蒙特利尔总领事馆公开表达了愤怒之情。

礼仪事故掺杂了外交层面的因素,势必要进行正式道歉。

这一错误的责任归于比赛的主办委员会,市礼宾服务处认为应由不属于市政府成员的委员会主席致歉,而市长则对该错误的发生表示遗憾。为了表明对这次事故的重视,市长签署的信件决定由礼宾处长交给总领事,信件不密封,事情就这样办了。

礼宾处长来到了韩国领馆,总领事接见了他,在简单地翻转信封发现没有封口之后,总领事感谢了礼宾处长并邀他就坐进行了礼节性会谈。事件就这样结束了。

为什么信封不封口呢?这证明信封的转交人是市长绝对信任的人,是一个地位很高的人,有资格以个人名义与尊敬的总领事交谈。

礼仪规范

在官方会面的场合,对外交人员的礼仪要求有多严格,对于展示旗帜的要求就有多严格。还是一样,礼仪规范要遵循国家平等的原则。因此对旗帜的用法有若干规则。

当有多个国家的国旗挂出时,次序按照各国在东道国语言中的字母表顺序排列。

1.挂出的旗帜都应与东道国国旗尺寸相同。

2.如果旗帜尺寸不一致,至少旗杆尺寸应当一致。

3.每个旗杆上只能挂一面旗帜。这条规则必须遵守,一面旗帜在另一面的下方意味着劣等和臣服。

4.有其他旗帜相伴的情况下,在该国领土上升起的国旗居于位首。

国际组织

前面提到的旗帜用法中,还要加上政府间国际组织对自身旗帜颁布的规定。下举四例:

握手是现代外交活动中重要的礼仪(礼宾礼仪与国际交流)(1)

联合国——由联合国及其机构主办的活动中以英语作为参考语言进行字母排序。除此之外,联合国旗帜还会遵守一些特别的规则,比如有一条规定:不论联合国的旗帜摆在另一面旗帜的右边还是左边,都不代表联合国旗帜的优先级低于后者。

握手是现代外交活动中重要的礼仪(礼宾礼仪与国际交流)(2)

欧盟——在欧洲联盟成员国会议上,东道国的旗帜排在第一位,欧盟旗帜排在最后。其他旗帜按照各国在本国语言中的国名排序。

握手是现代外交活动中重要的礼仪(礼宾礼仪与国际交流)(3)

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旗帜排在成员国旗帜的后面,成员国旗帜按照英语字母顺序排序。

握手是现代外交活动中重要的礼仪(礼宾礼仪与国际交流)(4)

美洲国家组织——美洲国家组织的旗帜排在参加该组织的国家的旗帜后面,国家旗帜按照西班牙语字母顺序排序,西班牙语是其大部分成员国使用的语言。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握手是现代外交活动中重要的礼仪(礼宾礼仪与国际交流)(5)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希腊代表队入场

国际奥委会是一个非政府性国际组织,其礼仪规范要求在奥运会入场时,参加国的旗帜按照东道国语言中的字母顺序排序。关于这条礼仪规则还有两条细节要补充。第一条是希腊国旗排在第一位,这是因为希腊是奥运会的发源地,以此向其致敬。第二条是入场的最后一面旗帜是东道国的国旗。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因为中文不是由字母书写而是使用简体汉字的语言,所以代表团的顺序是按照第一个字在汉语字典里的汉字笔画数排序的。

朝韩旗帜外交

在北京奥运会上还有一个例外。由于不难想见的政治原因,入场式时韩国和朝鲜之间插入了三个代表团,没有将韩国和朝鲜代表团的顺序紧挨着排列,朝韩代表团分别都举着自己国家的国旗。

握手是现代外交活动中重要的礼仪(礼宾礼仪与国际交流)(6)

朝鲜和韩国联合出席2000年

悉尼奥运会开幕式

在之前的2000年和2004年奥运会上,朝韩两国那时达成一致,在入场式时举着一面朝鲜半岛旗共同入场,但是分开参加比赛。那面旗帜的图案是白底上蓝色的朝鲜半岛。

当时甚至已经开始讨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组成一个联合代表团参赛。但后来朝鲜和韩国间的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了,不仅这一设想没有实现,两国又重新分开使用国旗参加入场式,朝韩旗帜外交宣告终结。国际奥委会本希望通过这一绝佳方式阐明国家间的冲突可以在奥运会举办期间停息,就像古希腊时代那样。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希腊国旗按照奥运会礼仪排在第一,但是东道国希腊的代表团最后一个入场。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举办地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两种官方语言——加泰罗尼亚语和西班牙语都没有被使用。为了避免厚此薄彼,采用了其他方法,即使用法语字母表顺序。法语是国际奥委会的两种官方语言之一,另一种是英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