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不要在培训班学英语(如何在家和孩子学英语)

今天收拾家里的绘本,看着一地的书,不由想借这个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孩子的英文绘本学习经历。之前很多人说对我说,不要给打鸡血,孩子的成长有自己的规律,我非常赞同,但是家长到底有没有拔苗助长,绝不是根据陪伴的内容是否属于知识灌输的范畴来判定的,我觉得只要孩子没有心理上的压力,你所给与的知识对于孩子目前阶段是可以接受的,那就是高效且有趣味的。如果你有方法可以让孩子理解,那再晦涩难懂的知识也不算是压力,这里考验的是家长。

孩子要不要在培训班学英语(如何在家和孩子学英语)(1)

六哥目前三岁半,从我的观察来看,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孩,遵从着大多数小朋友的发展规律,所以我觉得我的家庭教育应该适用于大多数家庭。目前为止,我给六哥的英语教育主要是在家庭。说到这里,我觉得教育中贩卖焦虑是最容易的一件事,很多人都提醒我应该给孩子报一个英文培训班,我在一段时间内的确非常迫切地想把孩子送到英语机构,但是做了市场的调查发现,这个年纪的孩子也就是送到蹦跳英语机构,去体验了以后,基本上就是一个班8-12个孩子,一个外教,一周两节课,每节课围绕一个主题,学两个英单词,收费且不论,但是从效果来看,既谈不上浸润也谈不上高效,性价比不高。如果仅仅是想要培训机构这样的启蒙效果,我觉得大多数的父母完全可以承担起这个责任。翻一翻书就知道,孩子的英语绘本并没有多深奥,可能一本书也就是四五个单词或者一两个句子反复在说。如果父母受过英文教育,哪怕现在还给老师的已经差不多了,但是只要拿起绘本,查查词义,标注一下音标,稍微做一下绘本讲解前的准备工作,每天睡前互动一下,完全可以反超蹦跳英语机构的作用。

早期我给孩子买的是LesliePatrecelli的一根毛系列,这个系列是围绕一个头上只有一根毛的小宝宝展开的,例如其中《Babyhappy baby sad》,家长基本连中文翻译也不需要,因为书本上就是两个单词搭配上小宝宝非常夸张的大哭和大笑,通过直观的图片,加深孩子对happy和sad的感受。讲完这本故事,家长可以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景,问问孩子,happy or sad?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后期慢慢加深难度,给孩子引入了牛津树系列和汪培珽的I Can Read系列,故事情境不断丰富,内容更加有趣。刚开始英文一句,中文一句,慢慢变成全英文,等孩子听熟练了,我念故事时候到了个别单词会做个停顿,大多数时候六哥都能接上。阅读到了这个阶段,孩子对于形容词、名词慢慢有了积累,也会偶尔指着东西有“yellow giraffe”、“black hat”之类的英文输出。

孩子要不要在培训班学英语(如何在家和孩子学英语)(2)

现在有些小朋友的英语水平的确处于一个让我很吃惊的高度,前两天参观了同事推荐的PaPaGarden,当天参加了托小班上午课程,课堂上小朋友的年龄在两岁到三岁半之间,但都能和外教老师有着频繁的互动,在老师用英文问算术题的时候熟练地说出答案,从轻松愉快的课堂反应来看,孩子在脑海里并没有英文转换中文再进行计算这个过程,应该是将英语的接收度上升到了母语同样的水平,这点让我觉得非常厉害,应该归功于外教老师全天参与,这些的确是我们中国式家庭没法给到孩子的,这也是我下一步给孩子选择幼儿园的一个方向。

孩子要不要在培训班学英语(如何在家和孩子学英语)(3)

这次的参观促使我进一步思考,还有什么形式是我在家庭教育中可以给到孩子的。下面分享一下近期我们家庭英语的互动形式。

首先,我们观察到孩子这段时间的语言能力和模仿能力突飞猛进,我们在前期英语绘本阅读的基础上,挑选出他喜欢的,进行小情景剧的排练。培生英语里有一本书六哥很喜欢“the play”,讲的是幼儿园的一场话剧表演。人物只有三个,国王、强盗、警察。台词也很少,首先三个人物介绍一下自己的角色,然后强盗偷走了国王的金子,警察抓住强盗,国王致谢,强盗道歉,故事就结束了。既然孩子这么喜欢,那我们就把这个话剧演出搬到自己的家里,相信大多数家长都会认同这个主意很棒,而且还可以再赞一点,我们自己动手制作了能体现人物特点的服装,比如国王的帽子、强盗的眼罩,孩子参与到设计、涂色、粘贴等过程,是不是觉得涂来涂去和番茄田的早教也不用上了?做完以后,国王披上了黄色大浴巾,警察拿着擀面杖,穿戴上我们自己动手制作的道具。六哥全程哈哈大笑,第一次将英语说得非常大声和自信,还反复换着角色参演。

我觉得自己在英文的家庭教育上,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次的心得就写到这里,下次再和大家分享带娃心得,希望和大家交流好的育儿方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