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孩子交家境特别好的朋友(孩子交朋友时我劝你做个)

不要让孩子交家境特别好的朋友(孩子交朋友时我劝你做个)(1)

不要让孩子交家境特别好的朋友(孩子交朋友时我劝你做个)(2)

与凤凰同飞,必是俊鸟;

与虎狼同行,必是猛兽!

被相识4年的男性朋友下药是什么感受?

最近,一名深圳的女生在和男性朋友吃饭时,对方趁着她离开座位的时间,在她的水杯里放了白色粉末,还用手指搅动。好在被店员发现,店员以换水为由收走了这杯水,这个男生没有得逞。

不要让孩子交家境特别好的朋友(孩子交朋友时我劝你做个)(3)

这件事被曝光后,当事女生说,提起这件事就会恐慌、后怕,有应激反应。作为一个女人我非常理解她的害怕,作为一个妈妈,我也不禁会想,如果自己的孩子遇到这件事,该怎么办?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他们孩子独自在外,面临的诱惑和困难,远比我们想象的多。

所以关于孩子交友这件事,家长们不可忽视。并且最好从小就开始。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意思是小时候养成的习惯就像人的天性一样牢固,很难改变。

所以,习惯要趁小培养,交友观也是。

不要让孩子交家境特别好的朋友(孩子交朋友时我劝你做个)(4)

关于孩子的交友,家长管不管都有问题。管的多了会干涉孩子的生活,而完全不管,孩子又没有是非观,很容易近墨者黑。

曾经我看过一个新闻,2017年,年仅12岁的小玲、小洁,因为在真心话大冒险游戏中输了,被几个同学起哄,怂恿她们履行游戏的惩罚——跳河。她们受不了朋友的嘲讽,赌气下河,个头较高的小洁被救起,但个头较矮的小玲却被水流冲走了。

不要让孩子交家境特别好的朋友(孩子交朋友时我劝你做个)(5)

还有一些孩子,组团偷东西,组团施暴,就像《少年的你》中魏莱身边的两个帮凶,她们跟随者魏莱,欺负同学。或许是为了刺激,或许是害怕自己被欺负,但是如果她们在学习中能够远离魏莱那样的孩子,逼死同学的事就不会发生。

如果她们是一个人,她们还敢这么嚣张吗?必然不会,正是因为同伴的相互怂恿,才给了她们胆量。

不要让孩子交家境特别好的朋友(孩子交朋友时我劝你做个)(6)

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说过“童年时代的两个世界”的观点,这两个世界一个是成人与儿童相互作用的世界,另一个是同伴与儿童相互作用的世界,这两个世界以不同的方式对儿童的发展产生影响。

所以孩子的交友问题,家长们该出手时还是得出手。

不要让孩子交家境特别好的朋友(孩子交朋友时我劝你做个)(7)

目前女儿Arruna还小,她的交友范围都是我们给选择的,所以目前来说,迪亚是我和他爸爸关心的目标。从他上了小学后,圈子就大了,如果不是疫情,在学校的时间比在家长,所以他的朋友们是什么性格,品行怎么样是我们非常关心的事情。

因此,我们的话题经常是围绕着他的朋友展开的。他也会主动跟我说在学校发生的趣事、谁和谁还有争吵,最后怎么解决的。

他描述的时候,我喜欢安静地在旁边听,因为在他描述中也会夹杂着他的一些观点,比如朋友就是需要互相帮助;有些人不适合做朋友,就不必勉强;遇到讨厌的人,就躲着点吧,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看着7岁的孩子跟个小大人似得跟我讲看法,我觉得很可爱,同时也很欣慰,因为我和他爸爸在这方面对他的影响起到了作用。

我们一直认为,我们无法改变所有的环境,哪怕为了孩子像孟母一样三迁,但都不是长远之计。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环境总是有变化,我们不可能永远改变他接触的环境,所以打铁还需自身硬。

苍蝇不叮无缝蛋,你是个完好的蛋,自然招不来苍蝇。

对孩子的影响,都在平时的润物细无声中进行的。比如看书、看动画片、甚至是我们真实的经历,虽然大人的事情他不懂,但是我们就是希望通过这些事情引起他的思考,让他对“是非”更加明了。

不要让孩子交家境特别好的朋友(孩子交朋友时我劝你做个)(8)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就是孩子生活的过程。而我认为,生活也是教育的过程,很多教育都是从生活出发,教给孩子,最终又落到他们的生活中去。反而融入到生活中的教育,会让孩子的接受度更高。

在孩子交友的问题上,我们应当尊重孩子的选择,但是也要做好监督。

不要让孩子交家境特别好的朋友(孩子交朋友时我劝你做个)(9)

不知道家长们没有没有发现,当孩子长大后,你会发现他们会越来越不听话。比如一旦你说他朋友的不好,就会引起他的反感,很难沟通。

这种情况我认为是孩子成长的“反击”。

当他们还小的时候,碍于对父母的爱,对父母的依赖,以及父母的权威,他们不敢不听,一旦他们大了,机会就来了。所以很多父母会说,孩子翅膀硬了,其实不是他们翅膀硬了敢跟你作对了,而是他们翅膀硬了,敢坚持自己想法了。

所以当你觉得孩子的朋友就是个损友,应该远离,反而孩子跟他们更加亲近了。这些问题的根本就是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出现了问题。

皮亚杰说,如果没有情感的沟通,智慧的交流是无法达成的。

的确如此。

有一部意大利电影《完美陌生人》,里面的爸爸教育女儿的方式我始终记得,并且也觉得非常值得参考。

当女儿犹豫是否要和男朋友出去过夜时,他的父亲耐心地给孩子讲了这样的道理:

不要让孩子交家境特别好的朋友(孩子交朋友时我劝你做个)(10)

如果你想去,我支持你,如果你不确定,我也支持你。

当女儿向父亲寻求帮助的时候,父亲没有长篇大论地讲道理,反而站在孩子的角度帮她分析问题,理清思路。

更让人值得反思的是,当这位父亲跟女儿说,也要把这件事讲给妈妈的时候。

女儿完全拒绝,理由是:她从来不听我说,只会乱发脾气。

看到此处,家长们应该知道孩子们为什么不听话,甚至不愿意跟自己沟通了吧?

在跟孩子沟通之前,不妨先学会理解孩子,让孩子更认同你的方式,则是学会跟孩子更平等的沟通。

不要让孩子交家境特别好的朋友(孩子交朋友时我劝你做个)(11)

不要让孩子交家境特别好的朋友(孩子交朋友时我劝你做个)(12)

儿童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曾说过:孩子交朋友时,我劝你做个“势利”的妈妈!

确实,我们要教孩子待人识物,要教孩子明辨是非,要教孩子该如何挑选朋友,只有当他们自己觉醒,外界对他的影响才会更少。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让孩子们懂得:

与凤凰同飞,必是俊鸟;与虎狼同行,必是猛兽!你的朋友,可能决定着你未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