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师20个教学秘诀(大咖如何看待一些教学中的关键问题)

暑假,正是教师学习充电的好时机我们名师工作室落实上级培训任务,认真参加培训之前,在宁乡袁志忠地理名师工作室的活动中,我曾向周建中老师提出自己的疑惑:我们的教学目标从“双基”到“三维目标”,然后提出核心素养本人感觉在教案的设计过程中,教学目标不知道该怎么写我提出疑惑的时候,在座的各个学校的老师也有同感,周老师当时没有明确回答这个问题本次培训中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韦志榕老师是人教版高中课标教材总主编,先后参加了三套新的高中地理教材的研究和编写工作,对地理教育的发展的脉络非常熟悉她说“三维目标”割裂内在联系,现在倡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听了专家的讲述,我很受启发,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世界名师20个教学秘诀?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世界名师20个教学秘诀(大咖如何看待一些教学中的关键问题)

世界名师20个教学秘诀

暑假,正是教师学习充电的好时机。我们名师工作室落实上级培训任务,认真参加培训。之前,在宁乡袁志忠地理名师工作室的活动中,我曾向周建中老师提出自己的疑惑:我们的教学目标从“双基”到“三维目标”,然后提出核心素养。本人感觉在教案的设计过程中,教学目标不知道该怎么写。我提出疑惑的时候,在座的各个学校的老师也有同感,周老师当时没有明确回答这个问题。本次培训中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韦志榕老师是人教版高中课标教材总主编,先后参加了三套新的高中地理教材的研究和编写工作,对地理教育的发展的脉络非常熟悉。她说“三维目标”割裂内在联系,现在倡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听了专家的讲述,我很受启发。

以前心中一直有个疑惑,地理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概念,讲又没讲透,但是又有。在教材中出现,我们一线教师就感觉很为难,到底是讲还是不讲,甚至有些概念我们自己也不太清楚。比如说,地转偏向力,太阳视运动和板块构造学说中的小板块等。再比如说,冰川的结构,教材中没有,但是模拟试题中又经常出现,一线老师感觉无所适从。哎,讲了不是,不讲也不是,讲又讲不清。高俊昌老师《高中地理教材修订整体说明》的报告中说,有一些概念教授过程中有涉及,必须有,所以在教材中有,比如说,土壤淋溶的概念,人教版就是以小字的形式出现。不过,湘教版必修一的特点则是提出一些点子上有启发性的问题。仍然以土壤为例,如:成土母质和土壤有何区别和联系呢?在野外观察中,怎么区分这些土层呢?专家的建议就是,稍作讲解即可,不做重点,不影响主线。个人认为,我们还是要加强学习,关注科学发展前沿,不过真有学生深入地问,教师不好回答。不能只和学生说,这不是重点,对不对?

康星老师的《基于情境导向和问题导向的地理教学实践》,有一些观点和论述,我个人觉得观点新颖,贴合实际。比如说:地理试题从“无图不成题”到“无情境不成题”、“用教材的典型案例”和“有提问习惯的老师是有提问意识,会提问的老师能连接目标和问题”等。我们年轻老师思维活跃,信息化水平高,能够收集新的案例。康老师的观点是尽量用教材的案例,教材的案例是千挑万选的。这个观点我很认同,本人在自己教学的过程中,就存在求新的问题,有的时候的选材就不典型。康老师的解决方案是挖深教材典型案例,新的案例作为拓展。

2021年我上了一节督导课《动物与地理环境》,长沙市教科院的刘玉岳老师评价,很不错,但稍微显得有点僵化,没有问题链条,我当时不太明白。康老师认为,应根据课程标准和目标设置几个核心问题,然后再形成问题链条。这样得出的结论就是自然的,而不是老师强加的。当然,这种方法适合于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和开发新课程资源。需要补充的是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逻辑,也不宜过多,变成“满堂问”。听过宁乡十中苏旺老师的片段赛课(袁志总地理名师工作室青年教师赛课特等奖第一名),他就把情境和问题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设置一个情境,老粮仓人富贵准备开小吃店,然后以漫画形式呈现问题链条:开在哪里?怎么进货?网上小吃店那么多,怎么和他们竞争?这个案例的话虽然不是教材上的,却贴近生活,资料处理得当,问题链条清晰,很好地结合了情境和问题导向,相得益彰。当然,康老师的理论和相关的动机理论有矛盾的地方,咱们还需在教学中结合环境和内容使用和调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高一新教材新学生,又是新的挑战。“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感谢专家们的解惑和传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