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印度神话的英文 它是印度神话的

14日晚上10:00,我还陷在纷繁复杂的印度神话材料中不能自拔,感觉简直是遇上了一个俄罗斯套娃,引导我迷失在了印度诸神七大姑八大姨的“黑暗森林”当中。

本来是想写印度神话的众神之父(直系父亲)迦叶波仙人的,没想到找来找去却找到一则很有趣的材料——摩奴之舟,这不但是活生生的西方“诺亚方舟",而且跟古希腊的大洪水神话如此雷同,我实在是太兴奋了,因为这可能又是东西方宗教或者说神话方面某种神秘联系的线索。

我们先来看看“摩奴之舟”这个故事,看看两者到底有多像。

在此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一下“摩奴”。

“摩奴”(Manu)是印度神话中的人类始祖。在语源关系上,Manu一词与印欧语系中的man(人)一词同源,与梵文中的动词词根man(思维)也有语源上的关系。在《梨俱吠陀》中,摩奴是第一位祭献者,也是第一位国王。

需要注意的是,印度神话中关于““摩奴”的设定很有意思,他并不是一个固定的人,而是一个王者的代号(类似于苏丹、大汗),按照吠陀经典《往世书》以及史诗所说,一共存在过十四世摩奴:过去的七个,未来的七个,每个摩奴都象征着又一轮新的文明。每个阶段间隔71个“大由伽”,即306720000人类年(3.0672亿年)。我简单算了一下,这十四个人总共要经历42.9408亿年,跟地球的年龄差不多(46亿年)。

不知道这是不是某种巧合。

但这个设定马上就让我联想到了另一个古老文明留下的遗迹——那就是用楔形文字刻成的苏美尔王表。

它是印度神话的英文 它是印度神话的(1)

在这个神秘的王表上记载了很多上古时代的君王的名字,而且这些君王的在位时间都很长。按照王表上的记载,苏美王朝最早的一位君王是从天上降临下来的,他的名字叫阿卢利姆(Alulim),他在位了22800年;在他之后的第二个王,叫阿拉尔加(Alaljar),他在位36000年;第三代王叫做恩门·卢安纳(En-men-lu-ana),他在位43200年;第四代王叫恩门·加莱纳(En-men-gal-ana),统治28800年;第五任叫杜姆齐德(Dumuzid),统治了36000年;第六个叫恩西帕奇丹纳(En-sipad-zid-ana),统治28800年;第七个叫恩门·杜莱纳(En-men-dur-ana),他统治了21000年;第八个叫乌巴拉图(Ubara-Tutu),统治18600年。

这八个王,在总共统治了241200年后,发生了在各国神话中都出现的大洪水。而以大洪水为分界线,之后王表的国王的寿命,就渐渐渐渐短下来了,越来越短,跟正常人类的寿命没有区别了。而“摩奴之舟”发生的时代,恰恰是第七代摩奴,即过去七个摩奴的最后一位,而分割过去摩奴与未来摩奴的,恰恰也是大洪水。

它是印度神话的英文 它是印度神话的(2)

这是否又是个神秘的巧合?这让大洪水这个重要的上古符号更加扑朔迷离。

先别急着思考,后面更有意思。

“摩奴之舟”故事正式开场。

第七代摩奴是日神苏利耶的儿子,一天他正在河边苦修,突然一条小鱼游到岸边,对他说:“尊者啊,我是一条小鱼,周围都是凶猛的大鱼、他们总是不停地吞噬我们这些柔弱的小鱼,你是信守誓言的人,因此我特地来寻求你的保护,让我离开这恐怖的河吧。如果你救了我,我一定会报答你。”

听了小鱼的话,摩奴的心里充满了同情。摩奴伸出手把小鱼从水中捧了出来,放进自己的水罐里。摩奴好生喂养它,小鱼在水罐中渐渐长大。

过了些时候,这只罐子已经盛不下小鱼了。小鱼又跟摩奴说:“尊者啊,请你再给我找个住处吧。”摩奴又捧着小鱼来到一个水塘边,把小鱼放进了水塘中。鱼儿在水塘中自由自在地生长。

岁月悠悠而过。水塘对这鱼儿来说也变得太小了,它的身体不能在塘中自由摆动了。鱼儿又向摩奴请求道:“尊者啊,恒河是大海的皇后。请带我到那里去生活吧。”摩奴依言将鱼儿放进了恒河中。在这里,鱼儿长得更大了。

当它再次见到摩奴时,它又一次说道:“我的身躯现在实在太庞大了,恒河对我也不够了,请把我带到大海里去吧。”言而有信的摩奴又一次亲手将大鱼从河中捧出,将它带到大海之滨放进宽阔的海洋之中。在摩奴将要离开之时,鱼儿又说话了:“尊者啊,承蒙你的爱护,多方保护我的生命。现在我要报答你。

请听我说,并照我说的去做。不久的将来,这块大地以及大地上的所有生物都将被毁灭。世界的洪水时代将来临,一切生物都逃脱不了被洪水吞噬的命运。但是你不用担心,你要建造一条非常结实的大船,把缆绳牢牢地系在船上,然后你和北斗七星这七位仙人登上船,你还要把各种植物的种子带上船并妥善保管。一切准备好了之后你在船上等我,我的头上长着角,你会认出我。一定照我说的话去做呀!”

摩奴遵照大鱼的话搜罗齐各种种子(诺亚方舟也有类似剧情),造了一条坚固异常的大船。洪水真的来了,地上的一切都被淹没了,摩奴的大船漂浮在水上四处乱转。此时,摩奴他看见一条鱼像山一样靠近了船,这就是那条头上长角的鱼。摩奴用缆绳把船牢牢地系在大鱼的角上,大鱼开始奋力向前游。只见天地之间只有一片白茫茫的大水,铺天盖地的波涛好像在怒吼。鱼儿不知疲倦似的在洪水中拉着船前进,这样过去了好多年。

它是印度神话的英文 它是印度神话的(3)

最后,鱼儿将船拉到了雪峰下面。鱼儿让摩奴他们将船系在高高的雪峰上,然后开始对他们说话:“我就是毗湿奴。宇宙中没有哪个神比我更高。我化做鱼的形状,把你们从死亡的阴影中解救出来。今后一切生物——天神、阿修罗、凡人,动物和植物乃至整个世界全都要靠摩奴去创造。”大鱼说完这些话就不见了。

这条鱼就是印度大神毗湿奴的十大化身之一灵鱼摩蹉(也被译为马特斯亚),后来也收录进了《往世书》中。

它是印度神话的英文 它是印度神话的(4)

摩奴登陆后以黄油和牛奶、乳清、凝乳向神祭祀,从祭品中出现一个女人,她自称是摩奴之女,后来与摩奴一起繁衍出他们的子孙。这些子孙也就成了后来的人类,摩奴是他们的第一位国王。

它是印度神话的英文 它是印度神话的(5)

我们再简单看一下古希腊神话大洪水的故事。

从普罗米修斯与雅典娜共同创造第一代人类开始,之后宙斯等诸神又创造了三代人类,除了疑心人类是雅典娜炮制的对付自己的兵团之外,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之后,宙斯越看人类越不顺眼,特别是潘多拉打开那个魔盒之后,人类更加堕落,宙斯终于忍耐不住了,伙同哥哥波塞冬发起了大洪水,想要清洗一下大地。

它是印度神话的英文 它是印度神话的(6)

丢卡利翁是先知普罗米修斯的儿子,得到父亲的警示后,他造了一艘大船在大洪水上漂浮,等到洪水散去,他在大地上祭祀地母盖亚,于是跳出一个女人皮拉,两人结成夫妇,延续的后代就是新人类。

当然,还有一个版本是说,丢卡利翁与皮拉本来就是夫妻,他们得到普罗米修斯的启示后修造大船在洪水中漂流,等着大水退去,他们拜祭了地母盖亚,盖亚现身让他们往大地上扔石头,丢卡利翁扔的石头变成了男人,皮拉扔的石头变成了女人。这个故事非常类似于女娲用藤蔓和泥点造人的故事,同时也与“诺亚方舟”的故事非常相近了。

丢卡利翁成为了新生代人类的始祖和第一任国王,他也是第一个建立城市与神庙的人,古希腊人对其崇敬、赞美至极,认为他是最纯粹、最应该尊敬的人。

“摩奴之舟”的故事相当经典且古老

印度神话中的“摩奴之舟”来源于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吠陀文献——梨俱吠陀,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可以说,这是最原始状态的印度神话了。

而记载"诺亚方舟"故事的《圣经·旧约》作为希伯来民族犹太教的宗教圣典(注意,旧约与新约不同,旧约是经典著作,新约就等于是后人炮制了),其内容大多出自以色列先知和其他先哲之手,最初由写于公元前1400年至公元前100年的“律法书、先知书、圣文集”三类著作汇编而成。历史学家一般认为,三类著作的编纂经历了三个阶段:约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编出律法书,公元前3世纪编出先知书,公元1世纪末编出圣文集。底本学说认为《摩西五经》是在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编辑而成,且拥有4个独立的来源。而诺亚方舟的故事,则被认为是两个材料的组合,分别是《祭司典》(英文:Priestly source)与《雅威典》(英文:Jahwist),其来源可追溯至公元前920年,也就是犹太民族刚分裂为犹大国与以色列国的不久之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诺亚方舟的故事按照书中的记载也发生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

它是印度神话的英文 它是印度神话的(7)

古希腊神话记载的大概时间不详。

但我们其实可以得出几个结论:

第一,大洪水从希伯来文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等大航海时代之前基本互不相关的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宗教或者神话中都出现了,说明大洪水应该来自于每个民族单独的历史回忆,是一个全球性的地质灾害。

它是印度神话的英文 它是印度神话的(8)

第二,大洪水体现了非常典型的历史分割性,将人类历史莫名其妙地分割开来,这其中一定有某种神秘信息甚至是历史隐喻。

第三,不同文明神话中都出现了不同代人类或者文明以及“神”清理“人”的描述,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这是否昭示了史前文明的存在,或者造物主通过基因工程等试验在不断筛选优化人类这个物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