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下的下半年车市(一季度超5000家汽服门店转让)

作者 | 吴小平

来源 | 汽车服务世界(ID:asworld168)

“今年上半年估计都很难转掉,其实只要诚心想接手门店,转让费可以协商。”河南郑州某汽修店负责人严师傅在谈及门店转让时,颇显无奈。

在后市场创业5年的严师傅,从来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自己会遭遇这般尴尬。

据悉,严师傅的门店地处郑州交通便利的市中心临街位置,租金一年近20万元,还有不到2个月合同到期。自从2022年1月挂在某同城网站之后,除了偶尔有中介咨询转让信息,其他同行无人问津。

事实上,门店转让每天都在行业中发生。尤其自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转让数量突然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时间转至2022年,之所以还会发生类似严师傅转让难的事情,主要原因是刚刚过去的2022年一季度,汽服门店转让数量同比2021年继续保持增长,传统单店生存更加困难。

一、疫情影响减弱,一季度门店转让却同比上升

自2021年1月疫情爆发以来,《汽车服务世界》就特别关注汽车后市场门店的转让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那一年受疫情的影响,汽服门店转让的数量突然暴涨。其中,2020年一季度的全国门店转让数量,超过1.1万家,创造历史新高。

在这1.1万家汽服店中,有开店不到一年的新兵,还未尝到盈利的甜头,已匆匆离场;同样不乏十年甚至更久的老兵,尝过躺赚时代的红利,由于转型不及时或不成功,最终没能躲过突如其来的危机。

如果说疫情是导致2020年一季度门店转让数量飙升的导火索。那么随着国内疫情的逐渐控制,在后疫情时代,2022年一季度门店转让数量相较2021年一季度同步依然呈现上升的趋势,则说明了抛开疫情影响因素之外,行业目前的发展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据《汽车服务世界》根据58同城“生意转让”一栏统计,2021年第一季度内地31省市自治区中心城市,汽修美容门店转让的数量为5002家。

而到了2022年一季度,门店转让状况发生了以下变化:

1、 同比依旧保持增长趋势

据统计,一季度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中心城市的汽服门店转让数量为5022家,比2021年四季度的4705家,环比增长约7%;同比2021年一季度增长0.5%。

疫情影响下的下半年车市(一季度超5000家汽服门店转让)(1)

2、北京 、广州取代上海、长沙,跻身转让榜前十

在2022年一季度门店转让数量TOP10的排名榜单上,其中,长春、重庆、和成都的转让量位居前三,单个城市门店转让数量均超过了300家。

疫情影响下的下半年车市(一季度超5000家汽服门店转让)(2)

而2021年一季度,门店转让数量位居前三的城市分别是重庆、沈阳和长春,分别为385、342、334家。

疫情影响下的下半年车市(一季度超5000家汽服门店转让)(3)

观察门店转让TOP10的榜单发现,东北已经连续占据了转让TOP10中的三席,分别是东北三省省会城市沈阳、长春、哈尔滨。

可能的原因是,东北产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再加上人口的持续流出。因此在后疫情时代,经济的持续低迷也让汽修美容门店经营每况愈下,转让数量占据前十也合乎常理。

与此同时,在2022年一季度转让店面数量前十省市中心城市中,一线城市的广州、北京取代上海、长沙,排名一个位于第6,另外一个位居第10。

另一方面,竞争程度极高的郑州2022年一季度转让门店数量的排名,相较于2021年一季度保持不变,依旧稳居第8。

为什么郑州一直稳居门店转让前十的榜单?竞争是核心要素。

业内人士认为,河南地处内陆腹地,具有交通区位优势,还是“一带一路”的“前沿高地”,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造就了一批优秀的汽修企业,中鑫之宝、兔师傅、小李补胎等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些企业之间激烈的竞争加速了当地汽服门店的淘汰速度。

与此同时,天猫、途虎等新势力相继入驻郑州开店,无形之中进一步挤压了后者的生存空间。

根据《汽车服务世界》年统计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年末,连锁品牌在河南的布局已经达10家,其中郑州独占5家。

与此同时,根据多家连锁品牌公布的2022年发展目标,至少3家头部连锁宣布自己2022年的门店数要新增超过1000家。无疑,作为汽车后市场知名连锁聚集地的郑州,门店的密度将会越来越高,同行之间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二、转让潮之外,一季度新增维修厂数量也在减少

也许有人会说,门店转让数量同比保持增长,并不能够完全说明后市场的生意越来越难做。

毕竟,据此前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约52%的老板表示“转让之后自己可能会再开店”。从这项数据来看,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老板或许还会继续留在这个行业,寻找新的机会在留在后市场创业。

从这个角度来讲,2022年一季度门店转让数量同比2021年增加的0.5%,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另外一项数据却可以说明,事实并非如此。

《汽车服务世界》通过企查查,在 “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一栏,搜索关键词“汽车维修”发现,2022年一季度成立且处于在业、存续状态的企业13314家,注销70家,而2021年一季度成立且处于在业、存续状态的企业为14957家,注销902家。

对比这两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2022年一季度新增维修厂的数量(新成立的企业减去注销企业))同比2021年一季度少800多家。

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开新店了?

除了互联网连锁、4S店竞争白热化,疫情常态化的影响之外,无法承受的合规成本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据一位业内人士分析,3年前经营一家门店,成本主要来自人工和房租,扣除之后大约还有20%左右的净利润。

如今,随着行业监管的趋严,新开一家修理厂还新增了环保消防,社保税收等合规成本。

对此大多数老板表示,合规成本不仅导致经营者的压力越来越大,同时也让那些打算进入后市场创业的新人望而却步。

三、轮胎店成为转让重灾区

翻看一季度5000多家店面转让信息,发现了门店主要有以下特征。

从主营业务来看,既有以洗美为主的汽车美容店,同时轮胎店转让数量也越来越多;从成立时间来看,既有十多年的老店,也有成立不足三年的新店。

以一季度转让门店数量最多的省会城市长春为例。

“痛心转让10年汽车美容店。”位于长春宽城区的一家面积300平米的高端汽车美容店店长发了一条转让信息。短短一句话,背后蕴含了老板对汽车美容行业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结局的无奈沮丧。

通过店主发布的照片,我们发现该店主营业务为洗车、贴膜,定位高端车,店内一共设有4个洗车工位,3个贴膜工位。门店实行会员制,现有80位固定洗车会员。

同在长春的另外一家转让门店,店招上显眼的“盛驰轮胎”,表明了这家店的主营业务是“补胎”。

疫情影响下的下半年车市(一季度超5000家汽服门店转让)(4)

该店主在转让介绍里写到:“经营3年的门店,客户稳定,有一定老客户,地理位置佳,周边有多个小区,人流量大。因回老家发展,诚心转让。”

汽车服务世界发现,除了洗美店,轮胎店是转让最多的店面类型。

长春的李先生经营了一家轮胎店。这个春天,他发出了无奈的转让信息:身体状态欠佳,再加上要照顾小孩上学,没有精力再管店,决定转让。

从老李发布的门店照片来看,店面装修普通,店内的地板上随处可见的污垢,给人一种脏乱差的感觉。

从表面上看,这些门店转让都是因为一些老板个人原因,但实际上反映的是传统轮胎店的日益没落。

据悉,90年代的汽车后市场创业者大多数从洗美装和轮胎批发两个领域开始发家。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以及市场的进化,这两类门店大部分会转型成维修、保养、洗美、轮胎于一体的综合类门店,单一的轮胎店生存日趋艰难。

尤其是近几年,在电商的冲击下,行业超10万家轮胎店的日子也越来越难过。

曾经高毛利的轮胎生意陷入经营困境,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受电商冲击。近几年,受电商平台的冲击,轮胎的价格被击穿之后,零售利润率大幅下滑。而由于门店在销售轮胎时缺乏议价能力,导致赚钱越来越难。

其次,轮胎专营店的生存空间受积压。一般,一站式维保门店定位的社区店都有轮胎业务。由于快修快保店的密度更大,主营的保养业务与客户粘度相对更高,导致轮胎专营店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第三,门店数量过多,行业内卷严重。尽管轮胎店的服务项目比较单一,但项目价格、工时却缺乏统一标准,门店严重过剩以及同行之间展开的价格战,让轮胎店苦不堪言。

第四,留不住客户。随着80、90后年轻群体的崛起,他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倾向于网购。此外,年轻车主更注重线下店的环境、服务、体验,一站式门店会更占优势,而传统轮胎因为店内装饰普通,早就已经过时了。

业内人士认为,轮胎店如果还是纯贸易定位,那么在行业大洗牌的背景下,一定会被优先淘汰。未来,轮胎店转型的关键是将客群做细分,服务好门店已有的客户才是关键。

四、二季度转让潮将更凶猛?

一般汽服门店经营不下去无非面临三大难题:人力成本上升、营收增长乏力以及门店租金上涨。

以上三大难题可以说是行业的共性问题,几乎所有后市场开店的老板都感同身受。

具体到2022年一季度,门店转让数量为何出现同比增长?有数据显示,进厂台次与产值同比出现双双下滑,或许是其中两个比较重要的因素。

首先是行业机构发布的权威数据。

据F6大数据研究院的最新数据显示,相较2021年,2022年一季度进厂台次同比下滑9.4%,其中3月份下滑18.8%;相较2021年,2022年一季度产值同比下滑5%,其中3月份下滑11.4%。

另一个数据来源于《汽车服务世界》近日发起的一项调研。据全国354家修理厂参与其中的调研数据显示,一季度超70%的门店业绩出现下滑。

综上,2022年一季度进厂台次和产值的双双下滑,直接导致了门店生意越来越难做,转让数量同比上升也在意料之中。

如今,一季度门店转让数量因为进厂台次与产值下滑出现同比上升已成既定事实。展望二季度,外界预测行业门店转让潮相比一季度或将更加凶猛。

理由如下。

首先,对于汽修门店而言,4月-6月是行业传统淡季。通常淡季流量的下滑,会让门店的生存更加困难。

这一点从跟去年的数据可以窥见。2021年二季度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中心城市的汽服门店转让数量为5372家,较一季度5002家环比增长约7%。

其次,局部疫情的持续影响。据F6大数据研究院预测,4 月中旬行业产值将逐步恢复。但是从目前全国疫情的发展情况来看,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等经济发达的省份目前受疫情的影响仍然较大,甚至有可能持续到5月中旬。

在此背景之下,这些区域修理厂生意难以回归正常水平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因此,二季度门店转让数量激增可能性极大。

第三,疫情对汽服生意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延迟性。

据《汽车服务世界》调研的数据显示,80%老板认为疫情影响至少要3个月以上才会消失。

这样以来,即便疫情在5月初得到有效控制,那么接下来的3个月内对门店产生的负面影响将会持续,随之而来的转让潮也不可避免。

因此,对于二季度而言,门店转让数量上升是大概率事件,甚至有可能超出去年同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