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悦学悦行(悦读生长课程活的灵魂)

悦读悦学悦行(悦读生长课程活的灵魂)(1)

本文约1000字 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悦读悦学悦行(悦读生长课程活的灵魂)(2)

悦读悦学悦行(悦读生长课程活的灵魂)(3)

曹勇军

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正高级教师,南京市中语会理事长,兼任南京师范大学全日制硕士导师。主持“江苏省语文课程基地”建设,开发“经典夜读小组”“月光诗会”“校园戏剧节”“大树下的古风今唱”等一系列有创意的语文校本课程。

我看过很多有关课程的定义,总觉得它们有个致命缺陷:要么是对已有课程形态的静态归纳,面面俱到,机械烦琐;要么是某种诗意的说法,形象有余,实操不足。看看教学现场生机勃勃的课程学习场景,我发现:生长,才是课程活的灵魂。

悦读悦学悦行(悦读生长课程活的灵魂)(4)

城墙上的读书课

在学校前不久结束的冬季夜读沙龙“你好,《瓦尔登湖》!”活动中,我们以学校经典夜读小组学生为骨干,让他们从已读过的经典中选择一本,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工合作,富有创意地策划一台读书节目,让热爱读书的骨干带动更多的学生去读书。新年伊始,校园寒冷的冬夜,沙龙的夜读声点燃了学生的阅读之火,点燃了读书求知的热情。

悦读悦学悦行(悦读生长课程活的灵魂)(5)

2018年冬季夜读沙龙

这是一台读书节目,也可以说是要素俱全的独特课程。它有自己的课程目标:介绍《瓦尔登湖》这本经典,引发大家兴趣,推动经典阅读;有自己的课程内容:运用情境对话,了解名著的思想内容、结构篇章、现实意义和阅读感悟;有自己的实施过程(分两个板块)。

第一板块中,由两个学生和主持人概要介绍作者的生平和思想,自编情景剧“瓦尔登湖的一天”,节选书中有关黎明、午后、傍晚、黑夜的描写句段,三位学生朗读,一位学生表演哑剧,将梭罗在瓦尔登湖的生活场景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带领我们进入瓦尔登湖的秘境。

第二个板块中,四位学生带来“孤独”“审美”“自然”“自由”四个关键词,通过与主持人的对话,解读这部经典的思想和意蕴,最后所有学生登台,每人朗读一段精彩片段,向这本伟大著作致敬。我们也有课程评价:编制本次夜读沙龙的“学习单”,提炼阅读中的疑难和问题,在沙龙节目中解答,让参与的学生一单在手,不虚此行。

当初,是怎么想起来要开设这个课程的呢?它是采用项目学习的方式来开发和设计的。我们发现,现有的读书课程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面对困难和问题,在大众媒体节目形式的启发下,我们联想迁移,产生最初的创意火花,进而梳理拥有的资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设计成初步的课程,开发了“夜读沙龙”活动形式,不断丰富完善,使之成为受师生欢迎的、成熟的课程。

悦读悦学悦行(悦读生长课程活的灵魂)(6)

最后一节演讲课师生合影

可以说,学生的痛点,让我们有了课程开发的冲动;学生的需求,让我们有了课程建设的创意;独特的校本资源和传统,让我们有了课程实施的方案。

牢牢抓住生长这个课程的灵魂,我们的课程建设才会有力量,才能真正参与学生的生命铸造。在此过程中,教师变成了课程的设计师,也变成了知识的真正创造者。

文章来源丨《新课程教学》杂志2018年第2期

本期编辑丨孙建辉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

承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编辑:《中国教师》编辑部

邮发代号:82-113

国内总发行: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CN 11-4801/Z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2051

▌合作数据库

悦读悦学悦行(悦读生长课程活的灵魂)(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