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训练两不误(学习防疫两不误)

近日, 由于西安疫情防控原因,为保障广大师生的健康和安全,不少高校对教学工作做出了相应调整。记者了解到,从1月3日开始,陕西各大高校陆续开启新学期课程“在线教学”,学习防疫两不误。

陕西师范大学:开展“云端讲座周” 满足条件者可置换学分

防疫训练两不误(学习防疫两不误)(1)

新年前夕,陕西师范大学对本学期期末考试安排调整,记者从陕西师大教务处了解到,原定在2022年1月4日-1月14日(19周和20周考试周)进行的期末考试和18周、19周周末进行的计算机公共课考试推迟。

陕师大本科生自第19周开始,开展为期两周(1月3日-1月7日,1月10日-1月14日)的“云端讲座周”活动。主要开设了学科类讲座和通识类讲座。

学科类讲座,本院学生选择参与由各学院自行组织,每天分上午(9:00—11:00)和下午(15:00—17:00)两个单元,分别提供1场讲座,以学科类讲座为主,时长2小时,设置互动交流环节。各学院提前两天将学科类讲座清单面向本院全体本科生予以公布,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自由选择。

通识类讲座,全校学生选择参与。各学院结合学科特色优势,每天提供1场讲座,以通识类讲座为主,时长2小时,设置互动交流环节。同时公布了每日通识类讲座时间段安排。据悉,通识类讲座包括,教学周每天9:00—11:00,教育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体育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每天15:00—17:00心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国际商学院、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相关课程。

学科类讲座:面向本学院本科生开设,以学科专业知识拓展、学科前沿动态导引等为教学目标,精选讲座主题和内容,以系列讲座、专题讲座的方式开展。通识类讲座: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以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素养为教学目标,注重思想性、文化性、科普性,以经典导读、科普宣讲等方式开展。

考核方式还规定,学生参加18场讲座,计为36个学时。所有讲座结束后,学生向所在学院提交1篇不少于2000字的学习心得或课程论文。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学生,可置换通识教育选修课2学分。

西安理工大学:1月1日至9日开展“京陕抗疫心理讲堂”公益讲座

防疫训练两不误(学习防疫两不误)(2)

为帮助学校师生有效缓解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压力,提升自我心理调适能力,落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举办全省高校“京陕抗疫心理讲堂”系列公益讲座的通知》精神,西安理工大学组织开展了“京陕抗疫心理讲堂”系列公益讲座。

据悉,讲座对象面向学校全体师生,本次讲座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联合西安交通大学邀请北京市高教学会心理素质研究分会、陕西省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共设8个主题,包括“理解学生,走进学生心灵”、“疫情形势下的情绪调控与压力应对”和“压力管理与阳光心态”等内容,具 系列公益讲座(第一批)将于2022 年1月1日至1月9日进行,全部讲座以网络直播平台线上形式进行讲授 。

此外,西安理工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建了由15名专职、兼职心理咨询师构成的线上心理援助团队,经过多次研讨,制定了线上预约咨询方案,解决线上预约系统技术难题,在第一时间开通线上心理援助通道,为同学们提供多时段、一对一线上心理咨询服务。

西安欧亚学院:1月3日开始下学期课程 在线教学提供免费流量包

防疫训练两不误(学习防疫两不误)(3)

自全面落实封闭管理规定以来, 西安欧亚学院开启线上教学模式,各项教学工作顺利开展。记者了解到,自12月27日下午起,本学期所有线下考试工作暂停;可进行线上考试的科目,已经在上周内将进行。无法进行在线考试,期末考试推迟进行。

关于公共选修课,本周起,各分院学生可开始在网上选修寒假期间公选课。本周有课程安排的同学,按照原定课表,在宿舍或居家上课;1月3日起,全校师生将进入下学期课程学习。课表于2022年1月2日前公布。请持续关注分院通知。

授课方式,采用“腾讯会议教学直播 录播 畅课在线学习”方式,进行授课与学习。课后,学生前往“畅课”系统-自己的课程,即可查看教学内容,完成课程作业。

由于校园封闭,已征订的教材不能进校。对于拟定开设的课程,学校和任课教师提供电子版资料供学生使用。疫情期间,学校面向所有学生提供免费爱心流量包,仅供在线教学使用,不提供娱乐功能,每天07:50——18:00可登录使用。

同时,欧亚学院学生心理咨询中心面向全校师生开通多个渠道,将全力保障师生心理健康,及时疏导不良情绪。教职工心理咨询通道、 学生心理咨询通道:朋辈QQ心理咨询以及24小时心理危机热线等。

西安外国语大学:运用多种平台和手段 确保“教学质量”

防疫训练两不误(学习防疫两不误)(4)

1月4日,西安外国语大学新学期第一天线上教学按计划顺利开展。师生根据预先排定的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课表执行。教师通过优选教学平台和资源,利用超星学习通、钉钉、腾讯课堂、腾讯会议等多种教学平台和教学手段,开展高质量的线上教学活动。

为确保在线教学的质量,学院依托本科教学委员会,成立以学院领导和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督导组,随机开展在线教学听课。随机进入在线课堂,开展巡课检查和督导工作,全面掌握本科线上教学动态,强化督导反馈和信息利用,确保线上线下教学实质等效。同时,学校通过扫描教材电子版和购买电子书等举措,切实保证教师和学生有教材和参考书可用,确保线上教育教学工作平稳和高效。

西北政法大学 :开课首日267名教师及28663人次学生参与“线上课堂”

防疫训练两不误(学习防疫两不误)(5)

据悉,1月4日,西北政法大学2021-2022学年春季学期线上课堂正式开课。开课首日,全校共开设402个课堂,其中必修课课堂316个,选修课课堂86个,共涉及267名教师及28663人次学生。根据校院两级督导听课和各教学单位反馈情况,线上课程准备普遍充分,优质课程资源利用充分,按时开课,师生互动和辅导答疑等环节较为顺利。

记者了解到,2021年12月28日,教务处完成“学习通”、“雨课堂”等教学平台与校内教务系统的信息对接。2022年1月1日至3日,教务处组织4场常用教学平台操作培训,并安排专人在相关平台的微信使用交流群内值班,随时解答教师疑问;联系各大书商及出版社,获取教材的电子版,方便师生教学;各学院教务办公室互相配合,积极协助任课教师建立线上课堂。

同时, 学校信息网络中心协调校园网运营服务方将腾讯会议、钉钉等与教学相关的APP纳入到免费流量清单,保证学生通过这些APP进行线上学习时不计费;紧急扩充10G中国移动出口,确保校内师生网络不拥挤、教学不掉线。

延安大学:1月3日开课首日 在线开课279门

防疫训练两不误(学习防疫两不误)(6)

1月3日,延安大学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本科生教学工作顺利开启。

据悉, 开课首日, 延安大学在线开课279门,到岗教师378人,学生学习33271人次。学校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中国大学 MOOC“OBS”、超星“学习通”、学堂在线“雨课堂”、智慧树和“在线大学”等开展直播教学、录制“速课”以及“PPT 录音”等形式在线教学,同时可直接在“腾讯会议”、“钉钉”等相应教学平台开课,挖掘使用教育部思政课教学资源、国家和省级各类精品课程、国家级虚拟仿真项目等优质网上课程资源开展线上教学。

1月3日校领导、校院级督导团、各职能部门及教学单位根据有序开展线上听课检查工作,保障本科教学工作高质量进行。

陕西中医药大学:1月10日开始下学期理论教学 实验、见习暂不进行

防疫训练两不误(学习防疫两不误)(7)

记者了解到陕西中医药大学 期末考试安排思政类、英语类及专业核心课程考试延期至下学期,以线下考试方式进行,考试安排另行通知。其余课程从本学期第十九周(2022年1月3日)开始以线上考试方式进行。

承担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专业3 2教学任务的附属医院,期末考试和校本部班级同步安排。本学期教学于2022年1月7日结束,从1月10日起,提前开始2021-2022学年春季学期理论教学,截止时间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和上级有关部署另行通知。

学校明确,因时间紧迫且新教务系统首次应用,各教学单位要及时通知任课教师于12月31日前完成教学任务核对,提前熟悉和预演在线教学模式,熟练掌握在线教学工具。扎实落实教学计划。严禁教师私自合班上课。

严格执行教学任务,开展灵活实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包括,利用学堂在线“雨课堂”、智慧树、企业微信、QQ群等开展在线直播教学;使用学校慕课资源授课对已建成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可直接在“学堂在线”“智慧树”等相应教学平台开课。同时还可充分利用教育部思政课教学资源、国家级和省级一流线上本科课程等优质线上课程资源开展在线教学。

实验、见习教学工作暂不进行,2022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后统一安排。毕业论文。需要提交毕业论文的毕业生可提前开展论文选题、开题、文献综述等工作,院系和指导教师加大论文在线指导频次。

记者 | 彭宏

编辑 | 实习生 崔洋钏

审核 | 杜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