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三巨头罗斯福坐在中间(二战三巨头)

#我在头条看纪录片#

美国二战片«巴顿将军»里有个场景,盟军登陆诺曼底后,巴顿一直想抢在苏军的前面拿下柏林,艾森豪尔将军叫他停下,说上面有安排,要站在政治的高度看问题。巴顿还说了一句,我是一个军人,只知道进攻。

二战三巨头罗斯福坐在中间(二战三巨头)(1)

艾什豪威尔将军说的上面,就是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

二战著名的三巨头,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带领自己的国家为打败希特勒的纳粹暴政,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个人认为最具备远见卓识的领袖,应该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问题。

二战三巨头罗斯福坐在中间(二战三巨头)(2)

第一,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是美国首位连任四届总统的当选者,这足以说明罗斯福对国家治理的综合能力。

二战爆发前,美国做生意也不分什么敌我,日本就是美国能源物资输出的最大客户。那时也没有想到有一天会轰炸珍珠港。

二战爆发后,罗斯福总统说了,我们也要为民主提供弹药。在欧洲战场急转直下的关键时期,美国出台了《进一步促进美国国防和其它目的法案》即《租借法案》。它可以让英国不需要动用支付手段,就可以从美国手中获得战争急需的物资。后来同盟国几乎都是这样解决战争物资的。就凭这一点,二战让美国狠狠赚了一笔,这是罗斯福主持的法案。

二战三巨头罗斯福坐在中间(二战三巨头)(3)

第二,二战爆发以后,美国作为中立国,是不能参战的。站在国家高度,不能参战,瓜分战争胜利果实时就没有发言权。

二战三巨头罗斯福坐在中间(二战三巨头)(4)

罗斯福苦于没有突破中立法约束的办法,没想到日本帮了美国的大忙,他不宣而战偷袭了珍珠港。自己的国家都被打了,那有不还手的道理,美国理由充分的披挂上阵了。这是希特勒最不想看到的。同时对于美国来说,可名正言顺登陆欧洲作战,从此世界上就没有美军到达不了的地方,为战后成为世界老大打下了基础。

第三,丘吉尔当时是不愿意美国参战的,他不希望美国夺走英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但是德国太过强大,多个帮手有胜算,他提出能不能像租借法案那样,美国既出物资又出兵,反正战争结束后英国一起结账。

二战三巨头罗斯福坐在中间(二战三巨头)(5)

罗斯福不愿意,美军肯定不能听英军的指挥。美国既然参战了,就要登陆欧洲,而且还要确立世界新秩序,丘吉尔的如意算盘落空。

第四,就像开头说的,艾生豪威尔不准巴顿进攻柏林,这是是罗斯福的远见。他看到的是更远的利益,美国登陆欧洲不是为了柏林,而是为了建立世界新秩序,确立美国的霸主地位。苏军拿下了柏林,也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当然战争不能这样算账,但从另一个角度讲,罗斯福也是减少了美军的损失。

二战三巨头罗斯福坐在中间(二战三巨头)(6)

美军不仅在最关键的时刻登陆欧洲,还巧妙地解决了英苏不想让美国在欧洲说了算的问题。战争结束,美国实力大增,成为全球老大,一切都按罗斯福的安排顺理成章地在落实。

会打仗是一回事,通过打仗实现一个国家的理想,就是大智慧。罗斯福显然是后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