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超市第三季度亏损(永辉超市业绩巨亏)

永辉超市第三季度亏损(永辉超市业绩巨亏)(1)

永辉超市

日前,永辉超市(601933.SH)披露2022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营收487.32亿,同比增加4.07%,归母净利润—1.12亿,扣非归母净利0.94亿,经营净现金流43.11亿,同比增加13.32亿。钛媒体APP发现,永辉超市3年关闭近400家门店,市值相比最高时蒸发700多亿元,大量关店、转型失利的同时,董事长张轩松自2018年以来减持股份套现44.79亿。

2022年上半年归母净利亏损1.12亿

2010年,永辉超市登陆A股资本市场,8年后,公司在2018年以1064亿的市值成为超市行业的顶流,但也从这一年开始,公司业绩出现较大的波动。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公司营收分别为705.17亿、848.77亿,分别增长20.35%、20.36%,但2018年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18.52%,为14.8亿;2019年归母净利润虽有所增长,但也仅上涨5.63%;2020年营利双增,营收突破900亿大关,归母净利同比上涨14.76%;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巨亏39.44亿,相当于前两年归母净利的总和;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收487.32亿,同比上升 4.07%,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加89.68%,但仍亏损1.12亿,扣非归母净利润0.94亿,经营净现金流43.11亿,同比增加13.32亿。

永辉超市第三季度亏损(永辉超市业绩巨亏)(2)

数据:财报

公司表示,报告期净利润及扣非后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主要是由于公司综合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18.82%提升至 20.35%,钛媒体APP发现,公司自2018年以来至今,销售毛利率不增反降,今年上半年的销售毛利率20.35%抵不上2018年的22.15%。今年上半年,在综合毛利率提升的基础上,归母净利润亏损主要是受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跌的影响,报告期公司持有的金龙鱼与 KT 因股价下跌确认了 4.36 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从业务构成来看,半年报称,2022年零售行业处于后疫情时代,公司现处于数字化转型阶段,永辉目前的经营业态包括大型超市和线上到家两种。在线下超市布局方面,公司2022年度上半年新增超市门店20家,面积12.18万平方米,关闭超市门店17家,已开业门店合计1060家,覆盖全国29个省和直辖市;线上业务方面,2022上半年,线上业务营收75.9亿元,同比增长11.5%,占比全渠道主营收入的15.7%,亏损率1.6%,较上年大幅减亏,报告指出,这主要得益于上半年商品力和运营效率的持续改善。

与此同时,公司依旧负债高企,公司2018年至2020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0.96%、60.93%、63.69%,2021年巨亏39.44亿后,公司资产负债率升至84.47%,2022年上半年仍然高达83.33%。

钛媒体APP发现,2018年以来,永辉超市业绩出现波动,利润增长有限,2021年开始亏损持续至今年上半年,公司业绩低迷的背后是持续了几年的“闭店潮”。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永辉超市的门店数量自2019年的高点1440家后就逐渐下滑,2019年线下实体门店数量还有1440家,但仅仅一年门店数量就锐减了18.6%,2021年门店数量已经只剩下1090家,2022年8月26日,官网显示门店数为1052家,公司三年多来总计关店388家。

永辉超市“闭店潮”的背后,是传统超市业务的持续低迷,数据显示,2021年Top100超市企业销售规模9076亿元,比2020年下降2.6%,62家企业销售额出现负增长,负增长的企业数比上年增加近一倍。近年来,受到电商和网购的冲击,传统超市的生存普遍陷入困境,公开资料显示,从2018年到2022年,国内很多超市相继关闭了大量的线下实体店,家乐福(CARREFOUR=CA.PA)关闭了至少80家中国门店,2021年,联华超市(00980.HK)闭店249家,红旗连锁(002697.SZ)闭店146家,中百集团(000759.SZ)闭店130家。

转型失利

在2021年的年报中,永辉超市曾表示,目前其面对互联网、社区生鲜的蓬勃发展,同时面对沃尔玛(WMT)、人人乐(002336.SZ)等友商的竞争,并用了 “惨烈”一词来形容竞争大环境。事实上,近年来,永辉超市先后进行了“超级物种”、“永辉mini店”和“仓储店”等新业态的探索,但市场表现却不尽人意。资料显示,2020年上半年至今年上半年,公司已计划关闭28家超级物种店,455家永辉mini店,2022年半年报未披露仓储店的相关数据。

有业内人士表示,超级物种主打“高端超市 生鲜餐饮 O2O”混合业态,对标盒马鲜生,但零售和餐饮的逻辑完全不同。它想要制造爆款、创造流量,门店通过促销暂时得到了线上的订单量,却得不到用户留存,想要线上、线下兼顾,却哪一块都没有做到极致,到最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销售下滑、客流消失。

永辉超市试水mini新业态依然不尽人意,mini店定位于社区生鲜超市,被视为微缩版的永辉超市,主要生鲜占比超过60%。有业内人士表示,mini店被菜市场、夫妻小店、社区生鲜店、水果店等多业态围绕,本就难以迅速凸显差异化盈利能力,很难提升利润;“大超”背后的供应链效率无法直接分配到mini店,使得mini店在面临竞争对手时,要掏出更高的费用成本。

面对超级物种、永辉mini店的双双失利,永辉超市并没有放弃求变,开始将目光看向红极一时的仓储会员店,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其仓储店数量总计为55家。据悉,相较于其他仓储会员店的会员费,永辉选择不收取会员费,面向大众消费者。有业内人士表示,永辉超市的仓储店模式主要受制于供应链环节,以往的供应商缺乏做仓储店的经验,导致供应产品和供应模式出现了不匹配现象;另一方面,不用缴纳会员费降低了成本,或将吸引更多消费者。

值得一提的是,永辉超市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遭遇滑铁卢,2018年市值曾高达1064亿,截至2022年8月29日市值仅311.27亿,4年多蒸发752.73亿。与此同时,董事长张轩松自2018年以来通过转让、大宗交易等方式减持套现,2018年永辉超市回购专用证券账户转让约1.66亿股股票,套现16.25亿元;2021年通过大宗交易累计套现21.21亿;2022年5月,又通过大宗交易套现7.33亿,4年半总计套现44.79亿。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 | 廖凯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