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反击战投入了多少兵力(对越反击战歼敌数据分析)

1979年初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了历时28天的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这一仗,分为两个作战方向,是在祖国南疆的广西和云南同时进行的。广西方向是东线,由许世友司令员、向仲华政委为首的广州军区前指指挥,当面之敌是越军第一军区所属部队和民军;云南方向是西线,由杨得志司令员、刘志坚政委为首的昆明军区前指指挥,当面之敌是越军第二军区所属部队和民军。

根据广州军区和昆明军区的战后总结,我军的歼敌数据如下:广西方向毙敌34187人,伤敌5159人,俘虏1325人,合计40671人。云南方向毙敌13542人,伤敌2108人,俘虏848人,合计16498人;东西两线一共歼敌57169人,其中东线是西线的2.46倍。这一统计数据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击毙远远超过击伤,前者是后者的6.6倍,和通常情况下负伤多于死亡,一般为3:1的伤亡比例大相径庭。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个57169人的歼敌数据背后,到底反映出了哪些史实,又有哪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且听我一一道来:

对越反击战投入了多少兵力(对越反击战歼敌数据分析)(1)

首先,这里所说的越军,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指越南武装力量。因为越南师从我国,实行的也是主力部队、地方部队、民兵(越南称民军)“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因此,我军的歼敌数据里面,不仅包括了3师、316师这样的主力部队,包括了黄连山省192团、254团这样的地方部队,以及大小公安屯里的武装公安,还包括了各个机关、厂矿、农场林场、学校、农村里的民军。

其次,毙敌数据系清点战场上的尸体而来(作战部队如果有时间自己清点,如果来不及,就由后勤分队带民兵清点、掩埋),准确性很高。但却不是越军被击毙的实际数据。原因有三个方面,一则越军习惯于带走或是就地隐藏战友的尸体,以此隐瞒自己的损失,同时还可以打击对方的士气。我军在作战总结中曾经提到:越军拖尸体、藏尸体速度很快,我军攻占高地时,动作稍有延迟,往往只看到血迹和遗弃的武器、物资,却找不到尸体。

对越反击战投入了多少兵力(对越反击战歼敌数据分析)(2)

55军163师487团7连老兵、《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的作者“狼牙山后代”回忆:在越军阵地上,如果我们不能一口气打下来的话,上去时一般都找不到敌人尸体。他们会把战死的士兵拖到附近临时掩埋,或在战壕中就地掩埋,战后再挖出来重埋。我们几次在敌人战壕的猫耳洞里挖出越军尸体。有一次,我们防守一个刚占领的越军阵地时,走在战壕里却发现脚底的泥土是松软的。2天后,发出阵阵尸臭,却找不到原因。后来往地下挖,才发现都是越军已经腐烂的尸体,根本无法处理,最后只好用TNT把整条战壕炸平。

另一次是2月27日中午,在打下303高地后不久,我们在搜索前进中发现一条小溪 。大家分批爬下去喝水,还把各自的水壶灌满了。接着顺着小溪往前搜索,在不到15米处、小溪边的草丛里竟发现藏着7、8具越军尸体,都是刚被击毙的。大家都忍不住要呕吐。

对越反击战投入了多少兵力(对越反击战歼敌数据分析)(3)

13军39师115团1营老兵、《橡胶林的回忆》的作者“风牌575”回忆:在215高地的西南角,一处新鲜的土堆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大家动手挖开一看,兴奋了!原来全是越军的尸体!那是越军撤退时来不及搬运他们的战友,将他们临时埋葬在那里,里面足足有20多具尸体,我们无法把他们一一挖出仔细地清点,只能估计了个数目之后又将他们掩埋。

14军42师124团2营老兵、《越战锻造昆钢人》的作者张和平回忆:125团接替我团在拔坡一带的阵地之后,2月21日至26日仅仅5天时间,2营5连在29号高地南侧低洼处,再次挖出34具越军尸体(在29号高地缴获的越军作战日志里,有其254团7连仅剩官兵14人的记录),4连在30号高地王文斌营长牺牲的A字型掩蔽部内,一次性挖出24具越军尸体,3月2日我师收搜队在8号公路旁边的391高地的一个溶洞里,一次性发现越军尸体75 具。在拔坡我团攻打的其他阵地上,也有类似情况。

对越反击战投入了多少兵力(对越反击战歼敌数据分析)(4)

二则有些大中型据点被我军炸塌、堵死之后,无法进入现场进行清点,比如最为有名的同登鬼屯炮台(根据跑出来的一名中尉干事供述,里面有800至1200人)和谅山二清洞、三清洞。55军的战绩统计里面,就不包括上述几个点的歼敌人数。

三则钻林进洞的越军伤员,由于缺乏食品药品和及时的救治,也有不少变成了尸体。也就是说,越军的实际死亡人数,远远超过我军的统计。

对越反击战投入了多少兵力(对越反击战歼敌数据分析)(5)

第三、击伤数据属于严重的不完全统计,有的部队索性只报毙敌数和俘敌数,因为尸体和俘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就在那里,一目了然。而到底击伤了多少敌人,却很难搞清楚。对于伤敌数据宁愿保守,不愿估计,这是我军战绩统计严谨求实的一个表现。昆明军区在战绩统计表备注里说明:伤敌2108人系不完全统计,不列入表内。

广西方向陆军第126师在总结里记载:在报战果时,坚持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没有把握的事,宁可不报。如各单位在战斗中上报击伤敌人610多名,师觉得伤敌多少很难搞准确,就都没有上报,只报了击毙和俘虏的数字。

对越反击战投入了多少兵力(对越反击战歼敌数据分析)(6)

这样一来,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我军歼敌数据中的击毙和击伤不符合1:3的一般规律了(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有的时候我军炮火极度猛烈,留不下多少活口。489团攻占谅山南市区之后,在打扫战场时发现,391高地、428高地南侧洼地里,有700多具越军尸体,大部分是被炮火击毙的)。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越军在1979年的实际损失,远远大于我军的统计数据。

作者为历史学硕士,大学讲师,专注中越战争史。

南疆烽烟正十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