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腿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安能辨我是雄雌)

生产力发展,带动了社会进步,其中的一个鲜明标志,就是成功地把之前的很多复杂问题简单化,让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越来越高效、便捷。

然而,涉及到某些领域,美国人,偏不。

在近些年来的LGBT运动中(LGBT——L-Lesbian女同性恋者,G-Gays男同性恋者,B-Bisexual双性恋者,T-Transgender跨性别者的首字母),出现了这样的一种“政治正确”的表述:对于公民的性别判断,除了参考其天然的身体特征外,更应该尊重当事人的“个人认知”,如果只根据生理特进行性别划分,属于一种反人性、反人权的行为。

双腿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安能辨我是雄雌)(1)

简单说就是,我生来属于什么性别,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内心渴望的那个性别——我心理认同什么,就是什么,而且,这个心理还可以随时“转换”,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这么一来,为了照顾到这些LGBT群体,和他们可能随机“变化”的“心理性别”,美国政府和民间各个企事业单位,可算是操碎了心。

比如,拜登总统上任当天,白宫网站就进行了“整改”。

其中一项变化,就是在其官方网站上,启动了一个新功能——允许用户在提交联系表格时加入自己的性别代词。

白宫联系表可供在线选择的那些“性别包容”的代词,共有五种(下图)。

双腿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安能辨我是雄雌)(2)

2021年7月,美政府又出台政策,拟将在护照上添加第三种性别选项,并允许公民自由选择性别——性别可以自己随便定?

双腿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安能辨我是雄雌)(3)

相关报道截图,这个中年男子是主管美国涉外事务的国务卿布林肯

没成想,这次美政府还真说到做到了,效率也挺高。

三个多月后,10月27日,美国国务院骄傲地宣布,已经推出了第一本性别选项为“X”的美国护照,并表示今后颁发这样的护照将成为“常态”,公民提出申请即可——专门面向那些无法按照“惯例”界定自己性别的人群。

双腿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安能辨我是雄雌)(4)

首位拿到X标记美国护照的“双性人”,63岁的兹伊姆希接受采访时画面

目前,除了美国,护照上能标注第三性别的国家还有荷兰、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马耳他、尼泊尔和新西兰。

对,你没看错,这里面竟然还有咱们印象中,民风比较“保守”的印度。

不过,相对于美国政府来说,美国的一些高校和企业,在LGBT的有关规则上,往往显得更为“政治正确”。

在学校方面,早在本世纪初,一些属于民主党传统势力范围的“蓝州”,就开始尝试启用除了男女之外的“性别选项”,而且,随着LGBT运动的不断高涨,“性别选项”也越来越细化。

比如,位于美国东北海岸的普林斯顿大学,自2017年起,学校官网和相关服务网站上,都提供了——“男性”、“女性”、“性别不一致”、“性别不确定”、“跨性别”、“其他”这六个选项。

学生们喜欢哪个,选哪个即可。

双腿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安能辨我是雄雌)(5)

普林斯顿大学是爱因斯坦在美国的“工作单位”

除了普林斯顿大学,全美还有50余所大学,允许学生选择自己的性别,即便其选择跟医学证明文件上的性别记载有所不同,也没有关系。

更要命的是,老师们和学校管理人员,为了体现“性别平等”,但凡涉及这个话题,说出的每个词,都得小心翼翼,反复掂量,以避免“踩雷”。

正如前面讲的那样,跟咱们印象中的“男女平等”不同,美式“性别平等”,内容相当繁杂而且异常烧脑。

首先就是,不要根据学生的外表来选择“she or he”(她和他)。

双腿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安能辨我是雄雌)(6)

具体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个学生看着是男生,但他的内心可能觉得自己是女生;同理,一个长着女子模样的学生也有可能觉得自己是男的。

所以,在没有了解对方“内心的真实性别”的情况下,老师不能因为对方看着是男生或者像男生就用“he”,也不能因为看着是女生或者像女生就用“she”。

那么问题来了,当你不知道某个学生的自我性别认知是男性还是女性,还必须要提及对方的时候,该怎么办?

是不是要把老师逼疯掉?

双腿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安能辨我是雄雌)(7)

另外,同学之间交往,也得多加注意。

比如,你和一个男生挺谈得来,但是,你还不能直接问他“有女朋友吗”,应该问“有对象吗?(spouse)”——因为,上来就问“有女朋友吗”,就等于默认这男生喜欢女人,万一踩雷了呢,将面临被指责“性别歧视”的风险。


不过,最让人开眼的,还当属一些美国知名网站,当你注册的时候,可能会面临着多达几十个的”性别选项“。

据说,最多的选择,能达到72个。

这里就以改名叫做了“元宇宙”的Facebook为例,说说这个网站给用户提供的一些“性别选项”。

下图是Facebook提供的56种性别选项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

双腿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安能辨我是雄雌)(8)

1.Agender :无性别。

包括肉体上和精神上的“无性别”两种形式。

一方面是指身体上没有发育出真正意义上的性别特征(这样的非常罕见)的人;

更多的,则是指代那些身体没毛病,但心理上对男和女这两种性别都没有产生任何强烈性别归属感的人,即,他们不是身体上没有性别,但心理上又觉得性别并非自己的核心特质。

2.Androgynous : 两性人。同前面那种一样,也分精神和肉体上的两种形式,但更强调对外的表现和“自我心理认知”。

双腿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安能辨我是雄雌)(9)

3.Bigender : 双性人。同样分生理和心理“双性”两种类型,但后者居多,他们可以根据“心理需求”,在两种性别之间切换。

4.Cis Woman : 顺性女。出生时生物性别是女性,本人也觉得自己是女性,即咱们口中的“直女”。

可能,这个跟Woman的主要区别就在于,Cis Woman生理和心理自始至终都是女的;而Woman群体里包含了一些其他情况,比如,生理上仍是男性,但心理坚持选择女人的身份的,或者已经做过手术,变成女人的“前男人”。比如下图这位雷切尔·莱文四星级海军上将,2011年的时候,通过变性手术,“他”成了一名“她”。

双腿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安能辨我是雄雌)(10)

5.Cis Man : 顺性男。

6.Female to Male :女变男。既包括通过手术和激素进行了生理上的转变,也同样包含心理方面的“变”,既可以指代永久性的“变”,也可以指代暂时的“变”。

7.Male to Female(MTF) - 男变女。

8.Gender Fluid : 流性人。

和Bigender(双性人)不同的是,双性人是在两种明确的状态间切换,而流性人的变化则是——在不同时间,都有可能做出新的性别认知,重点在于“流”(Fluid)字。

9.Gender Nonconforming :非常规性别。主要指那些抗拒自己生理性别特征的人群。

10.Genderqueer :酷儿性别。多指那些自认为性别处在男性和女性之间的人群。

双腿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安能辨我是雄雌)(11)

11.Intersex : 间性人。生理上的“双性”现象,由于染色体或发育异常而拥有男女双方性征的人。

12.Neither :非男非女。

13.Pangender :泛性别。自认为每样都有一点儿,是各种性别特质的混合体。

14.Trans: 跨性别。自我性别认定和出生时的生理性别不同。

15.Trans Female :跨性女。出生时是男性,但现在自我认同女性。

16.Trans Male :跨性男。

17.Trans man :跨性男中的“直男”。

和这个词相对的是上一个词Trans Male——可能存在“跨性”的同时,还是个同性恋的情况,比如女人变成男人后,还喜欢男人。

典型的,像下图这位抱孩子的大胡子“老汉”Kaci Sullivan就是一名变性的同性人士——他从女人变成男人,然后以一个男同性恋的身份,和男伴侣幸福的结合了。

双腿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安能辨我是雄雌)(12)

虽然Kaci Sullivan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手术, 但子宫还在。于是,他们选了个志愿者的卵子,利用试管婴儿技术,生下了孩子,而且,还骄傲地表示——要将孩子以中性模式养大,让其按照个人喜好,决定自己的性别。

双腿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安能辨我是雄雌)(13)

很明显,Kaci Sullivan就属于Trans Male而非Trans man!

18.Trans Woman :跨性女中的“直女”。

19.Trans Person - 跨性人。不愿明确指出自己是“从哪跨到哪”的人。

20.Two-spirit : 两魂人。特指——体内同时含有男人和女人灵魂的人。

同Bigender( 双性人)相比,这个词来自北美原住民文化的一种说法,更强调心理和“自我灵魂”的“感召”。

双腿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安能辨我是雄雌)(14)

刚说了不到一半的选项,是不是已经晕了?

而且,可能有人还会问,这些五花八门的“非传统群体”,在外面上公共厕所怎么办?

这方面,“上头的人”早就“贴心”地考虑到了。

参考这届美国政府上台之初就颁布实施的《性别平等法案》(The Equality Act),不仅是厕所、更衣室、试衣间、淋浴间、监狱等公共场所,都可以根据个人的自我性别认同来决定,甚至那些自认为“生理男,心理女”的LGBT们,还可以去享受针对女性群体的政策,比如参加女性运动比赛,然后以女性运动员成绩去报考名校,挤占女性申请名额等等。

所以,一些“跨性别群体”,直接按自己心理认同的那个“性别”,选择男女厕所即可,跟你生理方面是男是女关系不大。

另外,在一些美国的公共建筑里,除了传统的男女卫生间,还会设有“Unisex restroom”(无性别卫生间)。

双腿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安能辨我是雄雌)(15)

据说是考虑到有的“跨性别群体”用传统男女卫生间会不舒服,干脆给他们另设了一个。

双腿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安能辨我是雄雌)(16)

一个“政治正确”的厕所

这么一搞,虽然看似还能勉强“照顾”到各色性别需求的人群,但到了具体应用环节,也搞出过不少令人瞠目结舌的意外事故。

比如,2021年5月18日,美国弗吉尼亚州劳登县石桥中学,一个姓史密斯的女生在学校的女厕所被一名“自认为是女生的穿裙子的男生”强暴。

事后,家长来学校讨说法,但学校的校董会坚持认为女生的父母在“无理取闹”,拒绝承认事情真相。

同时,史密斯夫妇还被一群支持“自认为是女生的穿裙子的男学生就是女性”的家长们包围并指责——强奸案是被刻意用来抹黑LGBT的“阴谋”,史密斯一家就是美国的耻辱!

被误会的憋屈、女儿被伤害的悲痛,还有对没有任何担当的校董会的愤怒,史密斯老爹终于爆发了,但很快被现场的警察制服并遭到逮捕。

双腿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安能辨我是雄雌)(17)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那名“自认为是女生的穿裙子的男生”,很快就重获了自由,被无罪释放了。

该“男生”的自我表述如下:

我生理上是男性,但我是跨性别者,所以我认为我是女人,选择穿裙子去女厕所;当我认为自己是女人时,我还是个同性恋,所以我喜欢女人,但在那天,我什么都没做。

不过,事儿还没完...到了10月初,这个转学后的“自认为是女生的穿裙子的男生”,在另一所高中的教室内,又一次性侵了女同学...

讲真,此情此景下,有些时候,如今美国人民连上个厕所,都会遇到巨大困惑,甚至面临着不可控的风险。

双腿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安能辨我是雄雌)(18)


实际上,这样的操作,在整个西方世界,也算是一种“潮流”。

除了美国,欧洲那些“民主发源地”怎么能自甘落后呢?

比如,早在2017年,英国伦敦交通局就公开表示,以后的地铁广播将不再以“女士们、先生们”(ladies and gentlemen)作为开场白。取而代之的是——“大家好”(hello everyone)。

随后,欧洲多国号称也要“跟进”。

只是...换成德语的话,德语中的名词本身就有词性,要分阴阳的。

比如,在德语里,就规定,所有的狗是阳性(公的),猫是阴性(母的)——对,公猫也是“母”的。

因此,如果单纯看字面来翻译,德语中“公猫走过来”不能翻作“它走过来了”,也不能译成“他走过来了”,而要翻作“她走过来了”...

双腿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安能辨我是雄雌)(19)

跟德语相反的是法语——狗属阴性,猫是阳性的…

更麻烦的还当属意大利语——意大利语中有男有女时,通常使用阳性复数来表示所有人(咱们中文只是书写习惯,但意大利人口语也要区别)。

另外,前阵子法国议会还拟通过了一项“性别平权”方面的修正案——为确保同性双亲权利,法国基础教育学校表格中,学生父母信息栏需拟改称——家长1、家长2!

双腿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安能辨我是雄雌)(20)

这个...大家可以设身处地的脑补一下,填表时,爸爸和妈妈商议(争执)究竟谁才是“家长1”的画面....

要说这些洋人们为何凭空搞出如此之令人伤神且麻烦不断的“发明创造”,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可能,就是...他们曾经吃得太饱了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