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罗拉型号(移动通信发明者摩托罗拉)

各位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继续来分享,

这本书浪潮之巅,

上次说到了摩托罗拉,

在1963年再次震惊了世界,

这一年他发明了世界上,

第一个长方形的彩电显像管,

而且迅速成为了行业标准。

摩托罗拉型号(移动通信发明者摩托罗拉)(1)

1967年,摩托罗拉进而生产出了,

第一台全晶体管的彩色电视机,

这标志着摩托罗拉的产品,

开始进入民用市场,

但是并没有想象的顺利,

1974年,摩托罗拉又把这个,

彩电业务卖给了日本松下,

所以现在很少有人知道,

摩托罗拉才是彩电的鼻祖。

到了80年代,

摩托罗拉推出了68000微处理器,

这个我们之前也讲到过,

被IBM的场外小组采纳成为了,

最早的电脑处理器,

随后他在数字处理芯片DSP上面,

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给摩托罗拉又带来了一个新的金矿,

直到今天这个金矿依然存在,

当然如果要说摩托罗拉,

历史上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那还得说是他的,

民用蜂窝式移动电话,

也就是早期的大哥大,

这是在80年代初发明的,

摩托罗拉也就自然而然的,

成了手机的发明者,

1990年,摩托罗拉的营业额,

做到了100亿美元,

在IT公司中,仅次于IBM和AT&T。

但是此时欧洲和美国开始了,

移动通信标准之争,

欧洲用了GSM标准,

而美国则搞出来三个标准,

有两个跟GSM差不多,

还有一个是CDMA,

这就是所谓的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

当时摩托罗拉的模拟手机,

属于第一代通信技术,

他在这个里面占据了垄断利润,

所以很难做到自宫,

去做不靠谱的第二代技术,

即使研发了,也是进展缓慢。

相反当时像诺基亚这样的公司,

在模拟通信技术领域,

干不过摩托罗拉,

所以就绕道而行,

率先布局了二代技术,

当然一开始数字手机是很丑陋的,

甚至信号还远不如模拟手机。

大家一定还记得,

大哥大的样子,

超级大还有一个天线,

又重又笨,这是因为在摩托罗拉内部,

总是一种技术决定论,

他们觉得只要能通话清晰,

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但这点恰恰在二代通信技术市场,

成为了摩托罗拉的致命伤,

其他品牌纷纷在外形和设计上,

进行突破,而摩托罗拉则反而落后了。

摩托罗拉的工程师,

甚至嘲笑诺基亚和三星,

说他们竟然把同一款手机,

换个彩色的壳子,

就当新产品卖。

但是没想到这个市场就是人傻钱多,

用户还真的买账,

另外,此时摩托罗拉掉进了,

三代接班的泥潭,

之前我们讲了摩托罗拉,

是个家族企业,

所以他的发展就比较随机了,

主要看继位者是个什么人,

而总体来说加尔文三世,

并不是个混蛋,

但也没有能力去管理,

一个十几万人公司,

他比较中庸,

所以他只能按部就班,

慢慢地坐吃老本。

摩托罗拉型号(移动通信发明者摩托罗拉)(2)

摩托罗拉毕竟是个巨人,

他的每一个计划,

都是伟大的不得了,

1991年摩托罗拉,

联合好几家投资公司,

启动了铱星计划,

就是要发射77颗卫星上天,

然后形成一个,

覆盖全球的卫星通信系统,

1996年,第一课铱星上天,

当时引发了轰动,

但是这个工程,

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费钱了,

整个项目投资50几亿美元,

每年维护费就要几亿美元,

所以铱星的电话,

要卖到几千美元的天价,

而每分钟通话则高达3美元,

这么贵的费用让用户望而却步。

发展了10年也才20万用户,

还没有iPhone一个月的用户多,

拥有极高技术的铱星公司,

在2000年就不得不宣告破产,

整个伟大的计划也宣布失败,

而摩托罗拉也在这上面,

赔掉了十几亿美元。

但是,最倒霉的并不是赔钱,

而是赔掉了时间,

当全球都在搞GSM的时候,

摩托罗拉却把过多的精力,

和资金投入到了铱星上,

结果让三星诺基亚占领了市场,

此时还祸不单行,

摩托罗拉在芯片业务上,

也败给了英特尔,

被寄予厚望的苹果公司,

此时也因为内斗江河日下,

而微软扶持的英特尔,

成为了一家独大的芯片公司,

而在手机领域,

他跟德州仪器的差距也在拉开,

所以可谓是全线的溃败。

2001年还赶上了科技股崩盘,

摩托罗拉的股价,

从50美元跌到了8美元,

甚至加尔文三世不得不引咎辞职,

摩托罗拉也结束了家族的统治。

但新来的CEO,

也就那么回事,

大规模裁员并且分拆了,

半导体业务出去,

将公司的战略方向,

定位在手机之上。

但组织运转不流畅的问题,

并未解决,作者说,

三星几个月就能发一款新产品,

而摩托罗拉半年都发不出来,

而且他的设计成本极高。

但摩托罗拉骨子里,

还是有贵族的自尊,

他始终看不起三星和诺基亚,

这样的公司,

认为他们都是玩花架子的,

但也始终不明白,

自己的技术这么牛逼,

为什么消费者死活就不买账,

作者说,主要是因为全行业技术进步,

导致的边际效用缩减。

就好比,原来一台低价电脑,

和高价电脑差距巨大,

低价的电脑可能连游戏都运行不了,

而现在基本几千块钱的电脑,

已经可以通吃了。

摩托罗拉型号(移动通信发明者摩托罗拉)(3)

摩托罗拉作为计算机芯片,

和通信行业的先驱,

但却没有走到最后,

反而到成了先烈,

经过几次被并购,

如今的摩托罗拉除了品牌还在,

已经是面目全非,

先被谷歌吃下去,

又吐给了联想,直到现在,

摩托依然没有做出一款复兴的手机,

而联想整个移动部门,

也是毫无作为,

所以两个弱者走到了一起,

还想逆袭?这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摩托罗拉的没落已经不可避免。

旧金山之所以叫这个名,

是因为最早的淘金热得名,

大家都到这里来开采金矿,

但是发财的不多,

有一个卖牛仔裤的到火了,

而100年之后,

这里果然出现了矿,

但不是金子而是硅,

对于美国的整个电子工业来说,

这里真的就是一个巨大的金矿。

在美国的百强公司中,

硅谷几乎占据了一半,

而全世界最大的风投公司,

也基本上都在这里出没。

加州贡献了美国GDP的六分之一,

而这绝大部分来自于硅谷,

目前美国市值最大的公司,

也都来自于这里,

这里是创业圣地,

更是造富圣地,无数年轻人,

在这里年纪轻轻就有了数亿身价,

这样他反过来吸引着更多的全球人才。

但其实大家看到了贼吃肉,

而忽略了贼挨打,

虽然硅谷创造了无数的浪潮,

但是有更多的公司在这里失败,

成功的永远都只是极少数而已,

而他们在总结经验的时候,

往往会用到一个词叫做运气,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有的产品方向正确,

但就是太超前了,

也会失败,有的踏准节奏了,

但团队不行,

技术不对路最后也会损失。

只有全都赶对点,

才有可能创造神话,

比如你现在让马云和马化腾,

再创一次业试试,

即使以他们首富的身价,

也无法再造一个阿里巴巴和腾讯,

所以一将功成万骨枯,

这是永恒不变的道理。

硅谷的文化是不鼓励加班,

但是大家基本上都是主动去公司,

甚至周末也经常跑去,

每周工作100个小时,

是很常见的事,

这个跟日本的管理完全不同,

在日本是有加班文化的,

即使你事情都做完了,

你也得耗在那里加班。

摩托罗拉型号(移动通信发明者摩托罗拉)(4)

而在硅谷大家却有着做不完的事,

一方面是因为真的热爱,

另一方面是危机感,

这里的竞争太激烈了,

硅谷的失业率远高于美国平均水平,

甚至你在硅谷,

打出一个广告说合伙创业,

背后的意思就是没有工资,

这样竟然也能收到上百封简历。

所以作者说硅谷是一个嗜血的地方,

要想生活的有品质,

千万别去这里,

硅谷就是压榨你能力的地方,

有能力的人在这里可以获得,

非常好的机会,而没有能力的人,

在这里则会比较悲惨。

最残酷的现实是,

硅谷没有老本可以吃,

这里绝不论资排辈,

你如果干得不行,

分分钟就会被年轻人取代,

而且全世界的,

高技术人才都汇聚于此,

你要面临印度人,

墨西哥人甚至是中国人的竞争。

硅谷这几十年走来,

硅的含量越来越低,

也就是半导体现在已经不重要了,

硬件和集成电路公司,

在硅谷越来越少,

反而是互联网做服务的企业越来越多。

现在硅谷里面,

又开始兴起了基因和生物技术,

比如谷歌就在试图让人类变得长生不老,

而风投现在也越来越看好。

所以没有了金矿,

他依然叫旧金山,

没有了半导体,

硅谷也还是硅谷,

时代在滚滚向前。

摩托罗拉型号(移动通信发明者摩托罗拉)(5)

下一章我们再来看看,

在硅谷的这几十年发展中,

还有哪些匆匆的过客,

他们虽然没有做到伟大,

也没有引领过浪潮,

但在一个特殊的时间段,

他们确实是很强大的公司,

有些名字甚至是家喻户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