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皮影戏的保护措施(民艺腾冲人记忆中的)

偏远的小山村里,夜幕中昏暗的纱幔后,老艺人用竹棍娴熟地控制着小人儿,幕布前的板凳上坐满了乡亲,五彩的影人或大刀阔斧,征战沙场,或广舒长袖,对月低吟,配着时而婉转,时而高昂的唱腔……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这一方小小的幕布是“电影院”,皮影戏就是孩子们最期待的“动画片”。

腾冲皮影戏的保护措施(民艺腾冲人记忆中的)(1)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表演所用道具的统称,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形式之一。皮影戏通常以兽皮或纸板做成人物剪影,靠灯光投射到幕布上进行表演,因此又被称为“灯影戏”。随着时代的发展,皮影戏渐渐成为了记忆,那些唱腔也成了一种怀念。

固东镇地处云南保山腾冲县城北部37公里处,素有“腾北重镇”之称。明洪武年间开始在云南实行军屯、民屯制度,大量中原移民涌入腾冲并带来了皮影戏。作为腾冲皮影“西腔”的代表,固东镇刘家寨皮影队至今仍活跃在民间。

腾冲皮影戏的保护措施(民艺腾冲人记忆中的)(2)

固东皮影戏最早由固东镇甸苴村的张老阔和李老白戏班引入,二人的演出活动持续了数十年,演遍了全县各村寨,曾名噪一时。1825年,固东顺利村刘家寨的刘登岸、刘金斗拜张、李为师,创建了刘家寨皮影戏班。后经刘氏两家祖孙四代的逐步革新和完善,皮影的制作及表演技艺日渐成熟。

刘家寨皮影的唱腔大量吸收了当地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歌调,并在人物对白中揉进了地方俗语、俚语,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腾冲皮影“西腔”流派。

腾冲皮影戏的保护措施(民艺腾冲人记忆中的)(3)

在固东皮影极为繁盛时,差不多每个村寨都有皮影活动。刘家寨皮影作为固东皮影的代表,是迄今为止腾冲唯一保持不间断演出活动的民间皮影组织。刘永周是刘家寨皮影第四代传承人,他以“堪称一绝”的皮影制作与表演,被云南省文化厅授予“云南省民族民间高级美术师”称号。

固东皮影戏的表演道具被称为皮影靠子,其中,影人靠子的展高和展宽可达80厘米,比其他地方的皮影人物大出两三倍。皮影靠子的制作材料为黄牛皮,其韧性、透明度和保存时间都高于北方皮影使用的驴皮。

固东皮影靠子的构图十分有趣,根据表演需要,可将不同的头靠和身靠组合在一起变成新靠子,一个身靠可以和无数个头靠组合,组配出若干个新形象,这些靠子雕刻精美,形象逼真、百人百脸、百物百样。

腾冲皮影戏的保护措施(民艺腾冲人记忆中的)(4)

刘家寨皮影队在皮影的制作上做了大胆的革新,优化了皮影靠子的构图和着色,使其更具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经过二十多年的积累,刘永周和他的团队现拥有人物头靠400余个,身靠200余个,加上车马轿船、僧殿朝房、动物花草等,可以满足各种剧目的需要。

刘家寨皮影队的演出剧目约有三四百出,除了传统折子戏,还有《大救驾》《龟与鹤》《翡翠传说》等新编剧目。所演剧目多取材于传奇演义及民间故事,尤以三国戏、列国戏、封神戏、水浒戏、西游戏等连台本戏居多。

腾冲皮影戏的保护措施(民艺腾冲人记忆中的)(5)

看完皮影,游客还可以去腾冲北部的江东古村看看,江东村距县城35公里,全村共有银杏10000多亩,百年以上的古银杏树1000余株,被誉为“银杏村”。村庄地下还有许多玄武岩、火山石,村里的路面、墙体,甚至小院的“篱笆”都是用玄武岩建成,又被称作“火山石上的古银杏村”,当地深厚的银杏饮食文化、银杏风俗文化、银杏种植文化吸引着来自各地的游客。

演出地点:保山腾冲市固东镇刘家寨

住宿推荐:腾冲石头纪酒店、云峰山温泉度假酒店

当地美食:大救驾、和顺头脑、明光小耳猪、稀豆粉、腾冲土锅子

周边景点:云峰山、银杏村、火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