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鲁边革命根据地(冀鲁边区革命教育基地简介)

来源:人民网冀鲁边区形成于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是中共中央北方局将河北津南地区部分县与山东省北部部分县合并建立的一个抗日根据地,由山东省委领导,是全面抗战初期山东6大战略区之一冀鲁边区西起津浦铁路,东临渤海,南濒黄河,北迫天津,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当时人口约600万人,主要包括当时隶属山东的乐陵、商河、惠民、无棣、沾化及隶属河北的沧县、吴桥、东光、盐山、新海(今黄骅)等24个县,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冀鲁边革命根据地?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冀鲁边革命根据地(冀鲁边区革命教育基地简介)

冀鲁边革命根据地

来源:人民网

冀鲁边区形成于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是中共中央北方局将河北津南地区部分县与山东省北部部分县合并建立的一个抗日根据地,由山东省委领导,是全面抗战初期山东6大战略区之一。冀鲁边区西起津浦铁路,东临渤海,南濒黄河,北迫天津,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当时人口约600万人,主要包括当时隶属山东的乐陵、商河、惠民、无棣、沾化及隶属河北的沧县、吴桥、东光、盐山、新海(今黄骅)等24个县。

冀鲁边区革命教育基地位于乐陵市朱集镇旅游路东侧,占地186亩,于2014年9月16日正式落成开园。主要由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挺进广场、纪念广场、烈士碑林、精英园、常大娘之家六部分组成。其主体建筑—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采用古典建筑风格,主体颜色以红、白、灰为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以“忠诚”为主题,以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为脉络,布展分为序厅和孕育形成、发展壮大、艰苦奋战、全力支前、传承红色基因五个单元,以图版、文字、实物及绘画、模型、场景、展柜、多媒体等形式全面系统、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冀鲁边区革命英烈英勇战斗的光辉历程和感人事迹。

自开放以来,已承接中央国家部委、省内外党政企事业单位及各类培训机构学员近60万人次,接待社会参观瞻仰者160万人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先后入选“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三级博物馆,山东省委组织部备案的干部党性教育基地,获批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统一战线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教师实践教育基地、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山东省委党校现场教学基地、社会主义学院教学科研基地,在省内形成了“南有沂蒙山,北有冀鲁边”的红色文化格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