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历史上的闯关东)

闯关东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独特、影响巨大的历史文化现象,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一次空前的移民壮举。两个世纪以前,山东屡发罕见天灾,迫于生计,齐鲁大地上的农民们推着小车,挑着担子,用自己的两条腿,开拓出了一条充满艰辛血泪的闯关东之路。

闯关东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历史上的闯关东)(1)

这一走,就是几个世纪。山东人闯关东历史悠久,然而散居于东北三省的山东人一般都与老家亲属、乡里保持着密切联系,当老家民众生活没有着落时,远在异域他乡的山东人就成了家乡人的希望。

那时,山东地少人稠,又是近代史上有名的灾害多发区。在清代,山东曾出现旱灾233年次,涝灾245年次,黄运洪灾127年次,潮灾45年次,各种自然灾害之严重超过全国其他各省。康熙四年的特大旱灾,更是全省107个州县无一幸免,“草木皆枯”、“人多饿死”、“道多饿殍”、“人相食”的记载充斥大小县志。不仅天灾,人祸也接踵而至。

闯关东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历史上的闯关东)(2)

晚清时期,军事灾难和土匪连年不断,西方列强也时不时欺负一下大清朝。华北平原上的人们经常被朝廷索取赔偿,这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当意识到他们负担不起时,就会逃到其他地方谋生。在天灾和战乱的冲击下,山东人的生存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形势。关东则地广人稀、沃野千里,照史书上的话说:“有自然之大利三:曰荒,曰矿,曰盐。”而历史上山东与关东就有紧密的地缘、人缘关联,于是逃荒农民“闯关东”成了主流。

山东人来到关外,一般聚居在一起,以求互相照顾。关东原住民以满族为主体,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等形成多民族共存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山东人的到来,带来了汉族文化,与当地关东文化产生冲突与交融。山东人珍视自己的文化,他们常将新建的村庄或街道取名“山东”或老家村庄的名字,希望将新的乡土观念建立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地的文化得到了融合。

山东与东北之间的关系唇齿相依。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闯关东的山东人达2000万以上。

闯关东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历史上的闯关东)(3)

闯关东是祖先们无奈的选择,也是他们敢打敢拼的真实写照。“闯关东”的历史,是非常悲怆的,也是非常强悍的,是自我拯救和生命延续的壮歌。

当年,先人们挑着担子,怀着对生活充满热望的心,背井离乡,是多么的辛酸。这一走,有的人再也无法回到故乡,再也没见到故乡的亲人。他们把故乡牢牢地扎在心里,刻在记忆里,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他们还把魂牵梦萦的故乡以及乡里乡亲的故事讲给儿孙,让后代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他们的根在哪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