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完一句话后面还要标点吗(再说引文里的标点能不能改)

本号上文《拿来主义很来劲,剪辑引用有讲究》(20220801),曾说到《××评论写作课》推荐序二中,引用恩格斯的那句话时,不仅“从适当的方面”前丢了“善于”,而且后引号后、前括号前那个句号应该移到后括号后。

这也就是把原来的句子:

◤这就如恩格斯所说:“重要的是从适当的方面迅速抓住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176页)◢

引用完一句话后面还要标点吗(再说引文里的标点能不能改)(1)

改为:

◤这就如恩格斯所说:“重要的是善于从适当的方面迅速抓住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176页)。◢

句号位置之所以要这样改,是因为括注注释的是谁,就应该紧跟或者说紧贴谁,与引文之间不能间隔任何东西,哪怕是一个句号。

这是引文的后引号外标点的使用。其实,此书的推荐序一,还有一处引文末尾或者说后引号前的标点有问题。

推荐序一中有这么一截话:

◤鲁迅先生曾讨论过“京派”和“海派”问题,云:“北京是明清的帝都,上海乃各国之租界。帝都多官,租界多商,所以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商。”◢

引用完一句话后面还要标点吗(再说引文里的标点能不能改)(2)

这里,后引号前的句号应该挪到后引号外,即整个改为:

◤鲁迅先生曾讨论过“京派”和“海派”问题,云:“北京是明清的帝都,上海乃各国之租界。帝都多官,租界多商,所以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商”。◢

这是因为,原文里“近商”后是逗号,后边本来还有话呢,是被引用者删去了,应该把“近商”后的逗号也删去,再在后引号外用句号,而不是把这个逗号改为句号放在引号内。引号内原文的文字和标点,是不允许作任何改动的。

鲁迅的这一截完整原话,在我手头的五六个鲁迅杂文集和全集版本上,都是这样的:

◤北京是明清的帝都,上海乃各国之租界,帝都多官,租界多商,所以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商,近官者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获利,而自己也赖以糊口。◢

引用完一句话后面还要标点吗(再说引文里的标点能不能改)(3)

《鲁迅杂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19.10)电子版页面

网友也可能注意到了,推荐序一还把鲁迅原文里“租界”后的逗号,也改成了句号。这同样是错误的。

你看,人家鲁迅的原文,逻辑很严密:(北京/帝都、上海/租界)—(多官、多商)—(近官、近商)—(使得名、使获利)—糊口,头绪清晰,节奏紧凑,层层推进。这里,“一逗到底”反倒是最好的标点方式。你那么一改,破坏了原来的逻辑和节奏。改它干什么?

退一万步说,即使改后比原文好也不应该改,因为不改动原文(含标点)是直接引用的基本规则。

从推荐序一的标题跟正文中的话有一字之别来看,上述改引文的情况,大概率是行文随意造成的,而不是有意要改。

推荐序一正文里写的是“于繁复的世象中寻找本真,于困惑的思考中不懈追问”,到了标题,则成了“于繁复的世象中寻找本真,于困惑的思考中不断追问”,“不懈”变成“不断”了。

引用完一句话后面还要标点吗(再说引文里的标点能不能改)(4)

引用完一句话后面还要标点吗(再说引文里的标点能不能改)(5)

这应该是因疏忽而没核对造成的。尽管“不懈”变“不断”,意思没大变,但从严谨作文的角度讲,还是两处一致为好,最好不出这种小瑕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