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七国之乱造成的反面后果(先下手为强的经典战役)

“吴楚七国之乱”说的是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在汉景帝下达“削藩令”之后,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诸侯王发动的一场叛乱。

战争起因

吴楚七国之乱造成的反面后果(先下手为强的经典战役)(1)

汉文帝像

其实早在汉文帝时期,那位被后世称为怀才不遇的典型的贾谊,就曾经多次上书请求削藩,他认为,当年高祖定天下之后分封了大量同姓诸侯王来巩固刘氏江山,但是随着时间的流失,诸侯王们与皇帝、诸侯王之间的关系渐渐疏远,甚至彼此老死不相往来,便有不再效忠朝廷的可能,而削藩则可以尽量避免这种问题。汉文帝把这个问题留给了他的儿子汉景帝。在景帝二年(公元前153年),晁错上“削藩策”,他认为大汉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而危险不是匈奴而在刘家萧墙之内:“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当前只有先下手才能避免亡国之祸。汉景帝决定立即采取措施:他下令削夺了赵王的常山郡、胶西王的六个县、楚王的东海郡和薛郡、吴王的豫章郡和会稽郡。


吴楚造反

吴楚七国之乱造成的反面后果(先下手为强的经典战役)(2)

晁错像

除了与汉景帝的个人恩怨之外(汉景帝当太子的时候,把刘濞的太子打死了),更因为削藩就是割肉啊!于是他便以“清君侧,诛晁错”为名起兵,誓师大会上他慷慨激昂:“寡人年六十二,身自将。少子年十四,亦为士卒先。诸年上与寡人比,下与少子等者,皆发。”并联合了楚王刘戊等人一同起兵。


战乱平定

吴楚七国之乱造成的反面后果(先下手为强的经典战役)(3)

周亚夫像

话说当年刘邦在遗言中说到“安刘氏者必勃也”,预言到了绛侯周勃平定诸吕,后来周勃的儿子周亚夫又在这场叛乱中被任命为统帅,获取了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世之功。这场战争对于汉朝来说是幸运的——内部叛乱得到了平定,中央集权得到了巩固。对于个人来说也充满了悲剧——晁错被“误杀”,后来周亚夫也死在了牢狱之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