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糖一次吃多少好(甜食重度患者的福音)

随着健康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地普及,越来越多人意识到糖对于我们生活的不良影响。详情见:你常吃的甜食到底有多可怕?!,也提及了甜食是如何催胖的,这都还只是表象。

近年来,学术界和政府机构似乎已经慢慢意识到:糖是导致肥胖和各种代谢疾病(如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罪魁祸首。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推荐糖摄入量的卡路里占比由以前的 10% 下降到 5%,对于正常体重的成人,这个量大约是每日 25 克。

2016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提出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成人摄入每日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不管是不是低碳饮食,“食品添加糖”都已经变成最不推荐的日常摄入,这时候问题就来啦,为了满足口感,商家们也是想尽了办法,于是“代糖”就开始越来越普及。比如被普及到人尽皆知的“你的益达”和最近频繁更新换代的零度可乐、纤维雪碧等等……

这些无添加糖的食品到底能不能吃?是真的随便吃吗?这样琳琅满目的代糖市场,真的都是有益健康的吗?我们到底该如何选择?

代糖一次吃多少好(甜食重度患者的福音)(1)

写在最初的话:每天最高剂量的甜味剂可引起葡萄糖不耐受,从而引起代谢疾病。所以要选好的甜味剂,适量摄入。

甜味剂的分类:

糖醇

Sugar Alcohols

糖醇,我相信是大家最熟悉的,毕竟被木糖醇洗脑了这么久,但糖醇的种类是相当丰富的,而且木糖醇也不是最优选择。

以下是每100g的糖醇可以参与计算的净碳水(Net Carbs)含量:

代糖一次吃多少好(甜食重度患者的福音)(2)

1. 麦芽糖醇 67g2. 木糖醇 75g3. 异麦芽酮糖醇 52g4. 山梨糖醇 62g5. 乳糖醇 75g6. 赤藓糖醇 5g7. 甘露糖醇 37g糖醇类的代糖,因为仍然属于碳水,所以也就有净碳水的计算。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类代糖,最适宜使用的是赤藓糖醇,净碳水极低,而且升糖指数GI为0,不会引起血糖波动。木糖醇反倒是所有糖醇里最不优秀的!

天然无热量甜味剂

Natural Zero Calorie Sweeteners

天然无热量甜味剂,指的是从植物中提取,并非化学合成的无热量无营养物质,不会被消化吸收的甜味剂。既可以满足口感,又不用担心热量,当然,他们的升糖指数全部为零,不会引起血糖波动。

所以,以下代糖,无需考虑碳水问题。

1. 甜菊糖苷 Stevia2. 罗汉果粉 Monk fruit powder3. 甘草甜素 Glycyrrhizin4. 神秘果糖 Miraculin

我一般会选择甜菊糖来做甜品或是加入饮品,一是甜度高性价比优越,二是可购买程度高,三是真的天然!

人工甜味剂

Artificial Sweeteners

人工甜味剂就比较复杂了,全部是化工合成。这个类别,虽然一直有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常常摄入,成本低甜度高,算是食品添加剂里最常用的。

毫无疑问,以下这些代糖都只有甜味,没有热量,没有碳水,所以低碳饮食的小伙伴无需纳入碳水计算。

1. 糖精 Saccharin2. 甜蜜素 Cyclamate3. 安赛蜜 Acesulfame K4. 阿力甜 Alitame5. 三氯蔗糖 Sucralose6. 阿斯巴甜 Aspartame

对于这些化工合成的甜味剂,我的意见就是能别吃就别吃,但又很难避免,就像零度可乐、纤维雪碧这样的产品,真的已经是给了我们最优的满足味蕾。

科普完甜味剂的情况,接下来我们就要聊聊是否有健康隐患的问题啦。

(加粗代表的是可能对身体有害的甜味剂):

Acesulphame-K安赛蜜

Advantame

Alitame阿力甜

Aspartame阿巴斯甜

Cyclamate环磺酸盐

Neohesperidin DC

Neotame纽甜

Saccharin邻磺酰苯甲酰亚胺/糖精

Sucralose三氯蔗糖

Stevia甜菊糖甙,天然甜味剂

Erythritol,Isomalt,Lactitol,Mannitol,Maltitol,Sorbitol,Xylitol

Thaumatin奇异果甜蛋白

Mogroside 罗汉果苷

L-arabinose 阿拉伯糖

下图是常见甜味剂的甜度、应用范围和每日最多摄入量mg/kg。

代糖一次吃多少好(甜食重度患者的福音)(3)

罗汉果苷一般为蔗糖甜度的100-200倍。

1st Level(负面研究较少且升糖指数低)

Stevia甜菊糖甙

Erythritol赤藓糖醇,Isomalt异麦芽酮糖醇, Lactitol乳糖醇,

Mannitol甘露糖醇, Sorbitol山梨糖醇, Xylitol木糖醇

Thaumatin奇异果甜蛋白

Mogroside 罗汉果苷

2nd Level

Advantame

Alitame阿力甜

Neohesperidin DC

Neotame纽甜

Maltitol麦芽糖醇

L-arabinose 阿拉伯糖

3rd Level(负面研究最多)

Aspartame阿斯巴甜

Acesulphame-K安赛蜜

Cyclamate环磺酸盐,甜蜜素

Saccharin邻磺酰苯甲酰亚胺/糖精

Sucralose三氯蔗糖

较新的研究发现人工甜味剂通过改变肠道菌群引起葡萄糖不耐受。实验用了三氯蔗糖Sucralose、阿斯巴甜Aspartame、糖精Saccharin对小鼠实验。食用甜味剂的小鼠均出现葡萄糖不耐受,其中糖精Saccharin最严重,再把出现不耐受的小鼠的肠道菌群移植到无菌小鼠的肠道,同时添加糖精,小鼠出现了不耐受情况,证实了是由于菌群的原因引起的葡萄糖不耐受。

比如拟杆菌门细菌数量增加(从70%到89%)而硬壁菌门细菌数量减少(从22%到6%),进而引起了肠道内多糖降解的增加,导致粪便内短链脂肪酸增加。

代糖一次吃多少好(甜食重度患者的福音)(4)

简单来说,就是甜味剂改变了肠道菌群,使小鼠吸收糖分的能力增加。

这个研究组继续对人进行耐受实验,7个健康年轻人连续6天每天喝ADI 5mg/kg的糖精,在第4天就有4人会出现葡萄糖不耐受的情况,但其中3人并无反应。如果人的肠道菌群对甜味剂无动于衷则无碍。推测这是跟人的基因有关的。

这里再罗列一些实验结果:

  • Stevia是天然物提取的,对罗氏乳酸杆菌的生长有轻微负面影响,但另外的研究发现对人类粪便的菌群组成没有影响。
  • 安赛蜜可以改变小肠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度。
  • Advantame 异麦芽酮糖醇是Aspartame和Isovanillin的人工合成物,基于37个对于动物和人的实验结果,2014年才被FDA批准使用。患有苯丙酮尿疾病者不能食用此物。另外CSPI担心小鼠实验中小鼠的存活率低于标准。总体来说是新化合物,未经时间验证。
  • Cyclamates,saccharin和cyclamates一起可能会导致老鼠得膀胱癌,FDA已经禁止这个产品使用。
  • Erythritol 赤藓糖醇通常从玉米淀粉中提取,小分子无热量,对血糖指数/胰岛素指数影响最小,90%被小肠吸收不代谢排出,10%经代谢后通过呼吸或屁排出。高剂量摄入可能引起恶心和肚子响,小剂量时部分人群会引起腹泻或头疼,可能跟个人耐受度有关。不引起腹泻的安全摄入量分别是男0.66g女0.8g/kg体重/天。相对比木糖醇更不易引起腹泻。由于原料玉米淀粉可能是GMO(转基因食物)的,所以在意GMO食物的人群需要注意有non-GMO标识的产品。
  • Stevia 甜叶菊。从中提取的Stevioside甜菊苷有扛乳腺癌的功效,甜叶菊粉一般保留这样的益处,而stevia提取物含steviol glycosides甜菊苷较少,这取决于加工过程以及加工的植物部位。甜菊苷的安全摄入量是4mg/kg体重/天。纯的Stevia一个是甜度太高,另一个是有些许苦的后味,所以市面上大多是混合类的甜叶菊糖,以下是常见组合:

Stevia Inulin。与菊粉组合,菊粉是不易消化的纤维,组合可以稀释单位体积的甜度。

Stevia Erythritol。与赤藓糖醇组合,常用于烘焙的甜味剂品牌。

Stevia Maltodextrin。与麦芽糖糊精组合,适用于高温和低温的饮食。

代糖一次吃多少好(甜食重度患者的福音)(5)

  • Mogroside 罗汉果苷。多产于中国和泰国,甜味剂多产于日本和美国。一般甜度100-250倍于蔗糖,提纯物Mogroside V甚至能达到甜度500倍。0卡路里,GI指数0,胰岛素指数没查到。后味微苦,甜味起效时间延后。有少量研究说罗汉果苷是抗炎性、抗氧化的。负面研究没查到。由于甜度高,一般混合甜度较低的甜味剂,所以要注意看标识。
  • L-arabinose 阿拉伯糖,日本和中国研究得较多,甜度峰值为蔗糖的60%左右,肠道吸收较少,多从尿液排出。15人的人体实验中,在小肠内抑制蔗糖的吸收,蔗糖中混入4%的阿拉伯糖可降低11%的血糖峰值,延缓并降低33%的胰岛素峰值,降低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 51%的曲线下面积增值。由于阻碍蔗糖在小肠的吸收,剩余蔗糖和阿拉伯糖进入大肠,从而改变大肠菌群结构,大幅增加双歧杆菌群落。对于人来说,改变菌群组成的结果可好可坏。FDA等级为一般安全GRAS。副作用可能为大剂量下的腹泻。

代糖一次吃多少好(甜食重度患者的福音)(6)

结论:三氯蔗糖Sucralose、阿斯巴甜Aspartame、糖精Saccharin、安赛蜜这些甜味剂会导致肠道菌落的变化,从而影响糖分吸收,从而造成葡萄糖不耐受,进而可能造成代谢性疾病比如2型糖尿病。糖醇系列的甜味剂虽然有热量,但是风险要小得多。

这里是我随手拿起来的一些公司同事常喝的饮料,可以看一下,阿斯巴甜其实是最常用的食品添加剂,能用赤藓糖醇的真的很走心了!

代糖一次吃多少好(甜食重度患者的福音)(7)

代糖一次吃多少好(甜食重度患者的福音)(8)

糖不能多吃,代糖也没那么安全,我们该如何避免引起健康问题,喝的量就是关键。

下图是厂家给的各种牌子小罐的饮料的甜味剂含量。(注意,这个含量在饮料包装上可没有哟!)

代糖一次吃多少好(甜食重度患者的福音)(9)

一般350ml的饮料就是12-ounce,上图的8-ounce含量要乘1.5。以Diet Coke为例,一罐含阿斯巴甜187.5mg,一个60kg的人要达到40mg/kg的ADI需要2400mg,即12.8罐。根据以上实验,如果每天喝12罐,那么4天以上就可能出现葡萄糖不耐受了。如果每天只是2-3罐,长期喝的影响未知。

我的个人观点是,爱吃甜食的情况下,上述就算是比较“坏”的甜味剂都要比真糖要强,挑一种负面作用比较少的和好买到的用比较稳妥。

最后,对于低碳水饮食,代糖的推荐如下图:

代糖一次吃多少好(甜食重度患者的福音)(10)

推荐使用

甜叶菊 Stevia

赤藓糖醇 Erythritol

罗汉果粉 Monk fruit powder

推荐少量使用

甘露糖醇 Mannitol

塔格糖 Tagatose

菊粉类代糖 Inulin-based sweeteners

木糖醇 Xylitol

雪莲果糖 Yacon syrup

不推荐使用

蜂蜜 Raw honey

棕榈糖 Coconut palm sugar

枫糖 Maple syrup

枣椰糖浆 Date syrup

黑糖/红糖 Blackstrap molasses (红糖补血?蜂蜜通便?姑娘,你的智商有多低,它们的价格就有多高。)

最后不推荐使用的这些本质上还是糖,算不上甜味剂,很多人都以为很健康,其实原理类似水果(维生素这事蔬菜就能解决),减肥期间根本不适宜吃!像榴莲这种又高糖又高脂的简直是恶魔,如何被评为果中之王?

可是我想吃甜食怎么办

马上要解禁了,想安心吃 烧烤 火锅 小龙虾 吗?

记得带上嗨嗨吃

阻断69%的淀粉吸收

添加多种活性益生菌

改善肠道菌群

养成易瘦体质

多吃一点,不怕胖

代糖一次吃多少好(甜食重度患者的福音)(11)

参考:

[1] Gardana C, Simonetti, Canzi E et al. Metabolism of Stevioside and Rebaudioside A from Stevia Rebaudiana extracts by Human Microflora, J. Ag. Food Chem, 51(2):6618-6622, 2003.

[2] Ulbricht C et al. “An evidence-based systematic review of stevia by the Natural Standard Research Collaboration.” Cardiovasc Hematol Agents Med Chem. 2010 Apr; 8(2): 113-27.

[3] Yan Xia et al. “Isolation of the sweet components from Siraitia grosvenorii.” Food Chemistry. 1 April 2008, 1022-1028

[4] Q. Xu et al. “Antioxidant effect of mogrosides against oxidative stress induced by palmitic acid in mouse insulinoma NIT-1 cells.” Braz J Med Biol Res. 2013 NOV; 46 (11): 949-955.

[5] Martin Hiele et al. “Metabolism of erythritol in humans: Comparison with glucose and lactitol.”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Volume 69, Issue 1. Jan.1993, pp. 169-176.

[6] D Storey et al. “Gastrointestinal tolerance of erythritol and xylitol ingested in a liquid.”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07) 61, 349–354. doi:10.1038/sj.ejcn.1602532; published online 20 September 2006

[7] Sharma, A., Amarnath, S., Thulasimani, M., & Ramaswamy, S. (2016). Artificial sweeteners as a sugar substitute: Are they really safe? Indi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48(3), 237. doi:10.4103/0253-7613.182888

[8] Brown, R. J., Banate, M. A., & Rother, K. I. (2010). Artificial Sweetener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metabolic effects in yout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besity, 5(4), 305-312. doi:10.3109/17477160903497027

[9] Miller, A., & Howe, G. (1977). Artificial Sweeteners And Bladder Cancer. The Lancet, 310(8050), 1221-1222. doi:10.1016/s0140-6736(77)90453-6

[10] Rogers, P. J., Hogenkamp, P. S., Graaf, C. D., Higgs, S., Lluch, A., Ness, A. R., . . . Mela, D. J. (2015). Does low-energy sweetener consumption affect energy intake and body weight? A systematic review, including meta-analyses, of the evidence from human and animal stud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40(3), 381-394. doi:10.1038/ijo.2015.177

[11] zh.wikipedia.org/wiki/%

随着健康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地普及,越来越多人意识到糖对于我们生活的不良影响。详情见:你常吃的甜食到底有多可怕?!,也提及了甜食是如何催胖的,这都还只是表象。

近年来,学术界和政府机构似乎已经慢慢意识到:糖是导致肥胖和各种代谢疾病(如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罪魁祸首。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推荐糖摄入量的卡路里占比由以前的 10% 下降到 5%,对于正常体重的成人,这个量大约是每日 25 克。

2016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提出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成人摄入每日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不管是不是低碳饮食,“食品添加糖”都已经变成最不推荐的日常摄入,这时候问题就来啦,为了满足口感,商家们也是想尽了办法,于是“代糖”就开始越来越普及。比如被普及到人尽皆知的“你的益达”和最近频繁更新换代的零度可乐、纤维雪碧等等……

这些无添加糖的食品到底能不能吃?是真的随便吃吗?这样琳琅满目的代糖市场,真的都是有益健康的吗?我们到底该如何选择?

代糖一次吃多少好(甜食重度患者的福音)(12)

写在最初的话:每天最高剂量的甜味剂可引起葡萄糖不耐受,从而引起代谢疾病。所以要选好的甜味剂,适量摄入。

甜味剂的分类:

糖醇

Sugar Alcohols

糖醇,我相信是大家最熟悉的,毕竟被木糖醇洗脑了这么久,但糖醇的种类是相当丰富的,而且木糖醇也不是最优选择。

以下是每100g的糖醇可以参与计算的净碳水(Net Carbs)含量:

代糖一次吃多少好(甜食重度患者的福音)(13)

1. 麦芽糖醇 67g2. 木糖醇 75g3. 异麦芽酮糖醇 52g4. 山梨糖醇 62g5. 乳糖醇 75g6. 赤藓糖醇 5g7. 甘露糖醇 37g糖醇类的代糖,因为仍然属于碳水,所以也就有净碳水的计算。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类代糖,最适宜使用的是赤藓糖醇,净碳水极低,而且升糖指数GI为0,不会引起血糖波动。木糖醇反倒是所有糖醇里最不优秀的!

天然无热量甜味剂

Natural Zero Calorie Sweeteners

天然无热量甜味剂,指的是从植物中提取,并非化学合成的无热量无营养物质,不会被消化吸收的甜味剂。既可以满足口感,又不用担心热量,当然,他们的升糖指数全部为零,不会引起血糖波动。

所以,以下代糖,无需考虑碳水问题。

1. 甜菊糖苷 Stevia2. 罗汉果粉 Monk fruit powder3. 甘草甜素 Glycyrrhizin4. 神秘果糖 Miraculin

我一般会选择甜菊糖来做甜品或是加入饮品,一是甜度高性价比优越,二是可购买程度高,三是真的天然!

人工甜味剂

Artificial Sweeteners

人工甜味剂就比较复杂了,全部是化工合成。这个类别,虽然一直有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常常摄入,成本低甜度高,算是食品添加剂里最常用的。

毫无疑问,以下这些代糖都只有甜味,没有热量,没有碳水,所以低碳饮食的小伙伴无需纳入碳水计算。

1. 糖精 Saccharin2. 甜蜜素 Cyclamate3. 安赛蜜 Acesulfame K4. 阿力甜 Alitame5. 三氯蔗糖 Sucralose6. 阿斯巴甜 Aspartame

对于这些化工合成的甜味剂,我的意见就是能别吃就别吃,但又很难避免,就像零度可乐、纤维雪碧这样的产品,真的已经是给了我们最优的满足味蕾。

科普完甜味剂的情况,接下来我们就要聊聊是否有健康隐患的问题啦。

(加粗代表的是可能对身体有害的甜味剂):

Acesulphame-K安赛蜜

Advantame

Alitame阿力甜

Aspartame阿巴斯甜

Cyclamate环磺酸盐

Neohesperidin DC

Neotame纽甜

Saccharin邻磺酰苯甲酰亚胺/糖精

Sucralose三氯蔗糖

Stevia甜菊糖甙,天然甜味剂

Erythritol,Isomalt,Lactitol,Mannitol,Maltitol,Sorbitol,Xylitol

Thaumatin奇异果甜蛋白

Mogroside 罗汉果苷

L-arabinose 阿拉伯糖

下图是常见甜味剂的甜度、应用范围和每日最多摄入量mg/kg。

代糖一次吃多少好(甜食重度患者的福音)(14)

罗汉果苷一般为蔗糖甜度的100-200倍。

1st Level(负面研究较少且升糖指数低)

Stevia甜菊糖甙

Erythritol赤藓糖醇,Isomalt异麦芽酮糖醇, Lactitol乳糖醇,

Mannitol甘露糖醇, Sorbitol山梨糖醇, Xylitol木糖醇

Thaumatin奇异果甜蛋白

Mogroside 罗汉果苷

2nd Level

Advantame

Alitame阿力甜

Neohesperidin DC

Neotame纽甜

Maltitol麦芽糖醇

L-arabinose 阿拉伯糖

3rd Level(负面研究最多)

Aspartame阿斯巴甜

Acesulphame-K安赛蜜

Cyclamate环磺酸盐,甜蜜素

Saccharin邻磺酰苯甲酰亚胺/糖精

Sucralose三氯蔗糖

较新的研究发现人工甜味剂通过改变肠道菌群引起葡萄糖不耐受。实验用了三氯蔗糖Sucralose、阿斯巴甜Aspartame、糖精Saccharin对小鼠实验。食用甜味剂的小鼠均出现葡萄糖不耐受,其中糖精Saccharin最严重,再把出现不耐受的小鼠的肠道菌群移植到无菌小鼠的肠道,同时添加糖精,小鼠出现了不耐受情况,证实了是由于菌群的原因引起的葡萄糖不耐受。

比如拟杆菌门细菌数量增加(从70%到89%)而硬壁菌门细菌数量减少(从22%到6%),进而引起了肠道内多糖降解的增加,导致粪便内短链脂肪酸增加。

代糖一次吃多少好(甜食重度患者的福音)(15)

简单来说,就是甜味剂改变了肠道菌群,使小鼠吸收糖分的能力增加。

这个研究组继续对人进行耐受实验,7个健康年轻人连续6天每天喝ADI 5mg/kg的糖精,在第4天就有4人会出现葡萄糖不耐受的情况,但其中3人并无反应。如果人的肠道菌群对甜味剂无动于衷则无碍。推测这是跟人的基因有关的。

这里再罗列一些实验结果:

  • Stevia是天然物提取的,对罗氏乳酸杆菌的生长有轻微负面影响,但另外的研究发现对人类粪便的菌群组成没有影响。
  • 安赛蜜可以改变小肠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度。
  • Advantame 异麦芽酮糖醇是Aspartame和Isovanillin的人工合成物,基于37个对于动物和人的实验结果,2014年才被FDA批准使用。患有苯丙酮尿疾病者不能食用此物。另外CSPI担心小鼠实验中小鼠的存活率低于标准。总体来说是新化合物,未经时间验证。
  • Cyclamates,saccharin和cyclamates一起可能会导致老鼠得膀胱癌,FDA已经禁止这个产品使用。
  • Erythritol 赤藓糖醇通常从玉米淀粉中提取,小分子无热量,对血糖指数/胰岛素指数影响最小,90%被小肠吸收不代谢排出,10%经代谢后通过呼吸或屁排出。高剂量摄入可能引起恶心和肚子响,小剂量时部分人群会引起腹泻或头疼,可能跟个人耐受度有关。不引起腹泻的安全摄入量分别是男0.66g女0.8g/kg体重/天。相对比木糖醇更不易引起腹泻。由于原料玉米淀粉可能是GMO(转基因食物)的,所以在意GMO食物的人群需要注意有non-GMO标识的产品。
  • Stevia 甜叶菊。从中提取的Stevioside甜菊苷有扛乳腺癌的功效,甜叶菊粉一般保留这样的益处,而stevia提取物含steviol glycosides甜菊苷较少,这取决于加工过程以及加工的植物部位。甜菊苷的安全摄入量是4mg/kg体重/天。纯的Stevia一个是甜度太高,另一个是有些许苦的后味,所以市面上大多是混合类的甜叶菊糖,以下是常见组合:

Stevia Inulin。与菊粉组合,菊粉是不易消化的纤维,组合可以稀释单位体积的甜度。

Stevia Erythritol。与赤藓糖醇组合,常用于烘焙的甜味剂品牌。

Stevia Maltodextrin。与麦芽糖糊精组合,适用于高温和低温的饮食。

代糖一次吃多少好(甜食重度患者的福音)(16)

  • Mogroside 罗汉果苷。多产于中国和泰国,甜味剂多产于日本和美国。一般甜度100-250倍于蔗糖,提纯物Mogroside V甚至能达到甜度500倍。0卡路里,GI指数0,胰岛素指数没查到。后味微苦,甜味起效时间延后。有少量研究说罗汉果苷是抗炎性、抗氧化的。负面研究没查到。由于甜度高,一般混合甜度较低的甜味剂,所以要注意看标识。
  • L-arabinose 阿拉伯糖,日本和中国研究得较多,甜度峰值为蔗糖的60%左右,肠道吸收较少,多从尿液排出。15人的人体实验中,在小肠内抑制蔗糖的吸收,蔗糖中混入4%的阿拉伯糖可降低11%的血糖峰值,延缓并降低33%的胰岛素峰值,降低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 51%的曲线下面积增值。由于阻碍蔗糖在小肠的吸收,剩余蔗糖和阿拉伯糖进入大肠,从而改变大肠菌群结构,大幅增加双歧杆菌群落。对于人来说,改变菌群组成的结果可好可坏。FDA等级为一般安全GRAS。副作用可能为大剂量下的腹泻。

代糖一次吃多少好(甜食重度患者的福音)(17)

结论:三氯蔗糖Sucralose、阿斯巴甜Aspartame、糖精Saccharin、安赛蜜这些甜味剂会导致肠道菌落的变化,从而影响糖分吸收,从而造成葡萄糖不耐受,进而可能造成代谢性疾病比如2型糖尿病。糖醇系列的甜味剂虽然有热量,但是风险要小得多。

这里是我随手拿起来的一些公司同事常喝的饮料,可以看一下,阿斯巴甜其实是最常用的食品添加剂,能用赤藓糖醇的真的很走心了!

代糖一次吃多少好(甜食重度患者的福音)(18)

代糖一次吃多少好(甜食重度患者的福音)(19)

糖不能多吃,代糖也没那么安全,我们该如何避免引起健康问题,喝的量就是关键。

下图是厂家给的各种牌子小罐的饮料的甜味剂含量。(注意,这个含量在饮料包装上可没有哟!)

代糖一次吃多少好(甜食重度患者的福音)(20)

一般350ml的饮料就是12-ounce,上图的8-ounce含量要乘1.5。以Diet Coke为例,一罐含阿斯巴甜187.5mg,一个60kg的人要达到40mg/kg的ADI需要2400mg,即12.8罐。根据以上实验,如果每天喝12罐,那么4天以上就可能出现葡萄糖不耐受了。如果每天只是2-3罐,长期喝的影响未知。

我的个人观点是,爱吃甜食的情况下,上述就算是比较“坏”的甜味剂都要比真糖要强,挑一种负面作用比较少的和好买到的用比较稳妥。

最后,对于低碳水饮食,代糖的推荐如下图:

代糖一次吃多少好(甜食重度患者的福音)(21)

推荐使用

甜叶菊 Stevia

赤藓糖醇 Erythritol

罗汉果粉 Monk fruit powder

推荐少量使用

甘露糖醇 Mannitol

塔格糖 Tagatose

菊粉类代糖 Inulin-based sweeteners

木糖醇 Xylitol

雪莲果糖 Yacon syrup

不推荐使用

蜂蜜 Raw honey

棕榈糖 Coconut palm sugar

枫糖 Maple syrup

枣椰糖浆 Date syrup

黑糖/红糖 Blackstrap molasses (红糖补血?蜂蜜通便?姑娘,你的智商有多低,它们的价格就有多高。)

最后不推荐使用的这些本质上还是糖,算不上甜味剂,很多人都以为很健康,其实原理类似水果(维生素这事蔬菜就能解决),减肥期间根本不适宜吃!像榴莲这种又高糖又高脂的简直是恶魔,如何被评为果中之王?

可是我想吃甜食怎么办

马上要解禁了,想安心吃 烧烤 火锅 小龙虾 吗?

记得带上嗨嗨吃

阻断69%的淀粉吸收

添加多种活性益生菌

改善肠道菌群

养成易瘦体质

多吃一点,不怕胖

代糖一次吃多少好(甜食重度患者的福音)(22)

参考:

[1] Gardana C, Simonetti, Canzi E et al. Metabolism of Stevioside and Rebaudioside A from Stevia Rebaudiana extracts by Human Microflora, J. Ag. Food Chem, 51(2):6618-6622, 2003.

[2] Ulbricht C et al. “An evidence-based systematic review of stevia by the Natural Standard Research Collaboration.” Cardiovasc Hematol Agents Med Chem. 2010 Apr; 8(2): 113-27.

[3] Yan Xia et al. “Isolation of the sweet components from Siraitia grosvenorii.” Food Chemistry. 1 April 2008, 1022-1028

[4] Q. Xu et al. “Antioxidant effect of mogrosides against oxidative stress induced by palmitic acid in mouse insulinoma NIT-1 cells.” Braz J Med Biol Res. 2013 NOV; 46 (11): 949-955.

[5] Martin Hiele et al. “Metabolism of erythritol in humans: Comparison with glucose and lactitol.”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Volume 69, Issue 1. Jan.1993, pp. 169-176.

[6] D Storey et al. “Gastrointestinal tolerance of erythritol and xylitol ingested in a liquid.”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07) 61, 349–354. doi:10.1038/sj.ejcn.1602532; published online 20 September 2006

[7] Sharma, A., Amarnath, S., Thulasimani, M., & Ramaswamy, S. (2016). Artificial sweeteners as a sugar substitute: Are they really safe? Indi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48(3), 237. doi:10.4103/0253-7613.182888

[8] Brown, R. J., Banate, M. A., & Rother, K. I. (2010). Artificial Sweetener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metabolic effects in yout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besity, 5(4), 305-312. doi:10.3109/17477160903497027

[9] Miller, A., & Howe, G. (1977). Artificial Sweeteners And Bladder Cancer. The Lancet, 310(8050), 1221-1222. doi:10.1016/s0140-6736(77)90453-6

[10] Rogers, P. J., Hogenkamp, P. S., Graaf, C. D., Higgs, S., Lluch, A., Ness, A. R., . . . Mela, D. J. (2015). Does low-energy sweetener consumption affect energy intake and body weight? A systematic review, including meta-analyses, of the evidence from human and animal stud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40(3), 381-394. doi:10.1038/ijo.2015.177

[11] zh.wikipedia.org/wiki/%

代糖一次吃多少好(甜食重度患者的福音)(2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