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堪称世界第九大奇迹吗(耗资千亿的港珠澳大桥)

“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

2018年10月24日,中国领导人出席港珠澳大桥通车仪式时,曾经如此形容港珠澳大桥。

然而如今港珠澳大桥上面的车辆却寥寥可数,甚至成为被西方嘲笑的大桥,建造港珠澳的大桥意义又在哪里呢?

港珠澳大桥的前世今生

1983年,经过金融危机之后,香港意识到只有同内地加强合作,才能够保证经济行稳致远,随后香港便同珠海是一同提出打造伶仃洋大桥的计划。

此时香港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内地刚好有丰富的劳动力,又有庞大的市场,于是香港迅速选择了内地,而当时内地正在实行改革开放,迫切需要引进更多先进的技术以及获得更多资金。

刚好香港能够同内地实现互补,随后伶仃洋大桥计划顺势而生,但在探讨建设该大桥的可行性时,却让工程师愁眉苦脸。

港珠澳大桥虽然被称为桥,但此桥非彼桥,该项目集桥、岛、隧于一体。工程师们在勘察中发现,位于澳门一侧的出海口,每年都有8000吨左右的泥沙,这些泥沙随着潮水涌动会破坏桥墩的稳定性。

香港的一侧每天都会有大量船只经过,还有飞机会降落在此,因此此地的桥梁不得过高也不得过低。

这里刚好处于珠江出海口,每天经过的船舶数量达到4000多艘。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尽最大程度减少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同时又要保证不延误工期,可想而知,建造该座大桥并非易事

港珠澳大桥堪称世界第九大奇迹吗(耗资千亿的港珠澳大桥)(1)

为了保障大桥的通航能力,工程师们决定建立人工岛。一般建设人工岛就是填海造陆,然后建设堤坝将人工岛围起来,这种办法却无法用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利用这种方法需要耗费许多时间,还会给当地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综合考虑具体情况之后,工程师们决定用超大直径钢管围成人工岛。首先需要在工厂里生产出高度达到50米重量为500多吨的钢管,然后运送至施工现场,利用机械将钢管沉进海里。

听起来这个过程似乎并不复杂,但中国当时所掌握的经验少之又少。令世界各国叹为观止的是,中国在2011年5月18日便完成了第一根钢管入海的工作,此时距离大桥动工仅仅过去一年半的时间。

2013年5月2日,耗时长达96个小时,首节沉管同人工岛上的钢管完成对接工作。想要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将33节钢管分毫不差地沉重海里,并且完成对接,这对工程师来讲甚至比考清华还困难,因为所有的尝试都是首次。

等到33节钢管全部成功安装后,距离大桥贯通也不远了,但凡在这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整个工程从头再来。

为了保证最后对接工作顺利无误,建设团队使用了世界上最大的起重船——振华30,该起重船的吨数达到1.2万吨。

当时风速、海水流速等都会对安装工作产生影响,而想要安装这一重量达到6000吨的构件,需要保证不超限超过15厘米的误差,难度可想而知。

港珠澳大桥堪称世界第九大奇迹吗(耗资千亿的港珠澳大桥)(2)

2017年5月4日,工程师成功完成接头的对接,偏差控制在几毫米内,该座大桥的建设正式划下句号。港珠澳大桥可以称之为中国跨海大桥的天花板,被英国媒体奉为新第七大奇迹,然而如今的港珠澳大桥却无人问津。

从数据来看,港珠澳大桥建成一年后,经过港珠澳大桥的旅客为2443万人,最高一天的旅客人次达到17.6万,车辆的通行量大约维持在每日4300辆。可能此时的你有些困惑,每日通行人次达到上千万,这人流量还不高吗?那让我们来拿虎门大桥对比一下。

虎门大桥原定昼夜通车量为12万车次,实际每日的通车量大约维持在16万次以上。港珠澳大桥通车后一年的时间里,单日车流量最高也不过7106车次。从数据对比来看,用无人问津形容港珠澳大桥并不为过。

另外,虎门大桥耗资30.2亿元人民币,而港珠澳大桥花费的资金却超过了1200亿。当然一座造价较高的桥,自然也会收取更多的过路费,港珠澳大桥未通车前,中国桥梁最高过桥费为40元,港珠澳大桥的过桥费达到了150美元,但每日通车车次较少。即使港珠澳大桥达到使用年限也就是120年后,也只能够收回20亿元左右,毫无疑问就是一笔亏本的买卖。

港珠澳大桥堪称世界第九大奇迹吗(耗资千亿的港珠澳大桥)(3)

港珠澳大桥存在的意义

这种惨淡的经营状况也让国人意识到港珠澳大桥是一桩赔本的生意,许多人开始质疑港珠澳大桥的存在有无意义。说到这里可以肯定地说,港珠澳大桥对中国至关重要。

在我看来,今天来谈港珠澳的经济效益为时尚早,如果20年后来看港珠澳大桥,绝对会认为这是一座伟大的桥,那港珠澳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第一,加强港澳和内地的联系。因为被西方殖民者侵占,香港和澳门离开母亲怀抱已久。在这100多年的时间里,港澳和内地实行截然不同的制度,形成了具有很大差异的文化环境。想要让港澳同内地心连心,需要建起两岸三地的桥梁,让两岸进行更加深入的文化融合,推动两岸开展经济合作,从而增强港澳民族认同感,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团结。

第二,缩短往返粤港澳三地车程。港珠澳大桥直接将两岸三地连通起来,为两岸三地架起陆上通道,缩短两岸三地的车程。原本从香港前往澳门需要耗时3个小时,如今港珠澳大桥建成之后,车程缩短为45分钟为两岸三地人员往来提供了便利。

港珠澳大桥堪称世界第九大奇迹吗(耗资千亿的港珠澳大桥)(4)

第三,带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香港一直都是世界上贸易最繁忙的地方,相当于是珠三角的物流枢纽。港珠澳大桥建成之后,香港旅游等诸多行业能够获得更多收入,预计该大桥将为香港带来高达200亿港元的收入,助推香港GDP规模增加1.6%。

香港发展到今天已经面临住房价格高昂等诸多问题,而珠江西岸的房价等比香港更低,有利于降低人们的生活成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香港住房困难等各种问题。

港珠澳大桥在香港起于大屿山,这里很有可能在该座大桥的带动下成为香港第3个CBD。

同样港珠澳大桥也能够给澳门带来不少的有利影响。经常会有许多旅客经由香港进入中国内地,大量旅客的到来拉动香港旅游业等诸多行业的发展。

澳门是发展旅游业以及博彩业,许多抵达香港的旅客能够通过该座大桥前往澳门旅游等等,有利于拉动澳门经济发展,同时还可以助推澳门成为更高级别的国际博彩中心。

对于珠海等城市来讲,同样能够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根据初步计算,港珠澳大桥建成之后,能够为珠江西岸各大城市带来600元至1,000亿元的营收,也就是说这些城市的GDP规模将会迅速扩大。

与此同时,港珠澳大桥成为粤港澳三地发展的纽带,粤港澳三地在港珠澳大桥的支持下,经济往来将会更加密切,可以说港珠澳大桥相当于粤港澳大湾区崛起的基础。一旦粤港澳大湾区能够成为世界级别的大湾区,将会为中国带来高达1.6万亿元的营收。

港珠澳大桥堪称世界第九大奇迹吗(耗资千亿的港珠澳大桥)(5)

第四,推动中国海上基建走出国门。中国在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域里,建造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其难度到底有多大?想必可想而知。

中国决定建设港珠澳大桥时,许多外国媒体纷纷投来了怀疑的目光,有许多国家并不认为中国可以花10年的时间建设港珠澳大桥,而中国凭借自身实力向世界各国证明了,中国完全有能力可以做到。

面对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中国没有选择退缩,而是不断攻克难关,研发出各种新材料、新设备等等来解决面临的难题。

近些年来经常会听到中国这个基建狂魔又在海外完成了哪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中大部分项目都是在陆上的,可以说中国成功打造港珠澳大桥是绝无仅有的,港珠澳大桥也让中国海上基建成功走出国门,拓展海外市场,征服整个世界。

港珠澳大桥的意义不局限于经济层面,它的利益也不是单靠几个数字便可以衡量的,但话说回来,为何这样一座世界级大桥却无人光顾呢?

港珠澳大桥堪称世界第九大奇迹吗(耗资千亿的港珠澳大桥)(6)

首先,港澳两地同中国有着截然不同的驾驶制度。中国内地规定车辆应该靠右行驶,港澳规定车辆应该靠左行驶,往返两地的车辆应该遵守当地的规定。

对于许多车主来讲,突然变更驾驶规则难以习惯,极有可能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所以有一些车主在经过港珠澳大桥之后,会暂时将车辆寄存在大桥附近,换乘其他交通工具前往目的地。

其次,普通车辆自驾通过港珠澳大桥,需要获得两岸三地的牌照。虽然发放牌照的时间不长,但是申请的过程却十分麻烦。要么手头上要拥有一家三年纳税金额达到100万元人民币的公司,要么需要投资一个三年内纳税金额达到10万元以上的公司,只有这样才可以申请多一副车牌,然而许多人都不满足这些条件,因此对许多人来讲,港珠澳大桥相当于是座摆设。

总而言之,港珠澳大桥为大湾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随着大湾区的崛起,港珠澳大桥必定会越来越繁忙。

中国也通过港珠澳大桥向世界证明了实力,让中国基建在世界之林站稳脚跟。自此之后我们不需要羡慕其他国家,我们又有什么资格质疑港珠澳大桥呢?应该为港珠澳大桥的建成感到自豪才对。

感谢收听,我是种花佳谈科普,如果您觉得内容还不错,记得点点关注支持一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