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生产一架需要多长时间(生产一架歼20需要多久)

生产一架歼20需要多长时间?我国目前有多少条歼20生产线?

去年香港《明报》发了一篇文章,该文章透露,在两年的时间里,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将恒温厂房的面积扩大到了12万平方米。要知道,在2019年之前,成飞的恒温厂房面积只有7万平方米。据《明报》推测,这些新扩建的恒温厂房将被用来安置歼20生产线,这些生产线安置完成后,我国歼20的产能将大大提高。

歼20生产一架需要多长时间(生产一架歼20需要多久)(1)

生产一架歼20需要多长时间?

央视国防栏目曾透露,以中国现在的实力,一条生产线一个月能生产一架歼20,目前中国共有四条生产线可以使用。这样来算,一年我国最多可以生产48架歼20,这个数量显然还是太少了。但是成飞这次扩建的厂房可不简单,里面要安置的生产线更厉害。据说这种生产线生产一架歼20只需要8天,在5万米恒湿恒温的厂房内,可以布置五条这样的生产线,那时歼20的产能将翻几倍。

歼20生产一架需要多长时间(生产一架歼20需要多久)(2)

新的歼20生产线究竟有什么魔力,生产速度竟然这么高?

我们首先来看看传统生产线是如何运作的,传统生产线的运作模式是“飞机不动人动”。就和盖房子一样,飞机就停放在那里,不同的工人负责安装不同的模块。铆钉工人打完铆钉后,换布线工人上,布线完工后,雷达安装工人再上……这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不论生产工人有多少,统统排队等待。

歼20生产一架需要多长时间(生产一架歼20需要多久)(3)

要知道一架歼20机身内部所含的零件有上百万个,在这样的运作模式下,一个月生产一架歼20速度已经非常快了。

但是这次新生产线采用的生产模式和传统的完全不一样,它是“飞机动人不动”。这个运作模式和汽车的流水线很像,飞机支架下面安装有滑动装置,这个零件安装好后,就会通过滑轮滑到下个组装车间。美国的F35用的就是这样的生产线 ,它有个很形象的名字叫“脉动”。

歼20生产一架需要多长时间(生产一架歼20需要多久)(4)

使用“脉动”生产线后,我国一年可以生产多少架歼20呢?

成飞预计搭建5条“脉动” 生产线,其中至少有3条是为歼20准备的,另外两条用来生产歼10C战斗机和歼16多用途战机。按照8天一架来算,三条生产线开足马力,一年可以生产130多架歼20。加上之前的老式生产线,我国一年将会有176架歼20飞出生产车间,这些飞机足够装备7个歼20满编航空旅。

歼20生产一架需要多长时间(生产一架歼20需要多久)(5)

其实制约战斗机产能的不仅仅是生产模式,飞机零部件也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在2021年之前,歼20使用的是苏制AL-31F系列航空发动机,这款发动机的技术是我国购买苏30时从俄罗斯那里索要的。

不过大毛非常鸡贼,生产线可以卖给我们,但是部分核心零部件依然需要从他们那里进口。因此当歼20刚问世时,美国人说它十年之内都不会形成有效的战斗力,因为歼20的数量会受发动机零部件限制,产能低下。

2021年,歼20安装国产涡扇10B发动机后,再也没有这个顾虑了。2021年以后的歼20,零部件国产化率达到了100%,只要零部件供应得上,我国的歼20就可以开足马力建造。

歼20生产一架需要多长时间(生产一架歼20需要多久)(6)

为什么现代战机的制造周期会这么长?

在二战时,苏联一共生产了13.6万架飞机,美国更是吓人,4年的时间里总共生产了32万架飞机。美国的一些飞机制造厂,飞机下生产线的速度为3分钟一架。之所以这么快,因为二战时的飞机构造简单,零部件数量少,大部分战机上都没有机载雷达,使用的是光学瞄准镜。

通讯设备也非常简单,以二战时最常见的伊尔-2战斗机为例,使用的是下单翼布局,机身由铝合金和木材制造,动力系统使用的是1327千瓦的液冷活塞式发动机,用无线电发报最为通讯手段。

歼20生产一架需要多长时间(生产一架歼20需要多久)(7)

这样简单的飞机如果放到现在,以中国目前的工业实力一年可以整出上百万架。二战的飞机和歼20、F35、F22这些第五代战机相比,除了都是在天上飞以外,毫无共同点可言,复杂程度二者差了几个数量级。

既然歼20的零部件已经能够100%自产,为什么我们不多开些生产线呢?一个月造几百架岂不更好?

其实歼20的生产速度,还有一个最为关键的制约因素,那就是钱!我国2022年的军费为1.45万亿元,空军大约可以分到4900亿。这些钱除去42万空军官兵的薪资和生活费、3800多架各种型号飞机的使用费和维护费、机载武器采购费用、机场修建和维护费用之后,估计还剩一千多亿用来采购新飞机。

歼20生产一架需要多长时间(生产一架歼20需要多久)(8)

况且空军要采购的飞机还不只歼20一款,还包括包括歼16、歼10C、攻击11、运20、外加各种型号的无人机。这样一分摊,买歼20的钱就不多了。一台歼20的采购价大约为7亿元,1000亿元也只能买140架,所以目前开设的几条生产线刚刚好,再多的话空军也买不起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