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特点(云南各民族步步交融)

云南是多民族聚集的地方,云南是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地方,云南是各族人民紧密交融的地方。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特点(云南各民族步步交融)(1)

云南的魅力,不仅是云南的名山大川,碧玉坝子,悠悠历史,人文经济,未来潜力。尤其,云南二十五个少数民族的独特风貌,风土人情,以及各民族人民的步步交融,和谐生活的优美景象……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特点(云南各民族步步交融)(2)

我是土生土长的雲南玉溪人,几十年来,在漫长的人生长途中,我看到,感触到身边各族人民之间步步交融,紧密联络,融为一个大家庭。

当下,作为云南人,作为土生土长的云南汉族人,许多人的家族中,亲戚中,或多或少地有少数民族的血缘融入。同样,许多少数民族的家庭中,也融入汉族血缘。当然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做朋友,同学,同事,玩伴,可以说比比皆是。

现在,我的身边就有来自云南四面八方,发出各种茑歌燕语,装扮别具特色,习性别具一格的许多少数民族。

这些少数民族,他们踏着时代的拍节,合着商品经济的弦律,走出山村,走出大山,奔向社会的各个领域。他们与汉族人民一样,在新时代中,用智慧,用勤奋谱写幸福生活的一篇篇动人篇章。

可是,在过去,在六七十年代,在我幼稚的心里,在我童少的视野中,少数民族只是陌生的,奇异的,另类的,令我心中既好奇又惧怕的另一种人。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特点(云南各民族步步交融)(3)

少数民族讲一种与我们不同,让我听不懂的语言。少数民族的穿着与我们迥然不同。少数民族生活在神秘的大山深处……

六七十年代,可能农民们都在各自的生产队从事劳动生产吧,可能少数民族都局限在他们的地域生产生活吧!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流来往似乎很少很少。或是,当年我还太小,没有机会见到,接触到许多少数民族。

那年代,在我的生活中,在我的视野中,在我的家乡,我看到和感知到的,全是汉族生活,汉族人文。

在我生活的玉溪,少数民族只有彝族与回族。回族散居并生活在距我们村庄十多公里外的龙马山周围,有的回族村在坝子里,有的回族村在大山中。而彝族,玉溪的彝族几乎隐藏在玉溪坝子四周的大山之中。所以,少年时代的我,极少见到少数民族。

玉溪坝子是云贵高原上广阔,丰彩的坝子。坝子里村庄密布,人口众多,呈现富饶的乡土锦秀。

千百年来,坝子里的汉族人民,用他们的智慧与勤劳,把这块肥沃的大地,丰彩得壮丽如画。

生长在玉溪的我,脑海里是玉溪农民的淳朴可爱,印象中是清一色的汉族形象,视野中是家乡碧玉般的丰美景色。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特点(云南各民族步步交融)(4)

可是,在我同少的脑海中,在我稚嫩的认知中,我们生活的地方,有许多与我们生活方式不同的少数民族人民。

村里的长辈们,村里的乡亲们,他们不时地谈论起各式各样的少数民族。从他们隐隐约约的谈论中,让我感到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少数民族,他们神秘又神奇,美妙又美好……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特点(云南各民族步步交融)(5)

记得,我第一次见到的彝族人,就让我心中感慨,增添好奇。

六十年代中期,我们村偶尔有彝族妇女背着烧柴来卖。大捆大捆的柴禾,有的是大块大块的松木,有的是用金黄的松叶扭成的草把。这些柴禾,这些非常好的柴禾,很快就被村里人买去。

卖柴的彝族妇女,是幼小的我见过的,最早亲眼目睹的少数民族了。

我童稚的心里,对他们充满好奇。他们似乎非常有力,头似铁做得一样。因为,大捆的柴木,沉重的柴木,他们竟然用头顶着来,而不是用肩挑着。还有,他一边用汉话与我们村里的村民勾通,又一边与他们的同伴彝话叽哩呱啦。当年,幼小的我觉得他们好厉害,好神秘。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特点(云南各民族步步交融)(6)

当时,我们村里的奶奶大婶,对这些彝族人很客气,很热情。买下他们的柴木不说,有的还给他们送水送饭。

其实,彝家山寨离我们村的路程也不远,不过五六里,七八里的路程,只不过是弯弯曲曲的山路,只不过山高坡陡。

十一二岁,我常常随伙伴们到大山深处去挑柴。我们找柴木的大山,都是彝族人的山林。

山林间,有一处彝族山寨,一村锁大山。上山找柴木的人都要经过这个彝家村寨,来去都必须经过。

常常有担柴人路过彝家山寨时,会被他们设下的卡堵住,不是责骂处罚,就是把担来的木柴没收。当然,这些人多是砍伐树木。

那时,我与伙伴们每次路过彝寨,总是慌慌张张,像是逃离。每次见到设卡的彝族人,心里总是惧怕。即便承负重担,爬了又长又陡的山坡,又累又口渴,也不敢歇一歇,找水喝,快速逃离。

一次,我与伙伴正在山林割茅草,突然看到七八个彝族小伙子,把一个正挖树桩的中年汉族男人围住,不断地用扁担捶打……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特点(云南各民族步步交融)(7)

这事,加深了我对彝族人的恐惧。当然,那年代我们村里的人,即便大人们,似乎也对他们心生畏惧。

我十三岁时,家里突然来了一群彝族人。在山林放羊的小叔说,他与这些彝族汉子结为兄弟,请他们来家喝酒。

这群彝族人的到来,让我进一步观察并了解他们。他们性情豪爽,对人热情。他们耿直而乐观。

随后,这些彝族汉子总是常到我家来。与他们多次近处后,我感到彝族,汉族在生活的态度上并无太大差别。彝族人酒量好,非常欢乐,非常善谈,非常大方。而且,听他们说话非常有意思,很吸引我。

渐渐的,随着我年龄增长,阅历增多,彝族人让我见识多了,了解多了,他们不再让我心生恐惧了。

赶街的日子,街市里常常能见到男男女女,老老少的的彝族人。彝族汉子肤色黝黑,健壮有力。彝族妇女服饰艳丽,银饰叮当。特别是他们带来卖的山货,奇特,美味。那时,少年的我总喜欢盯着他们的装束看,总喜欢听他们叽叽喳喳的话语。虽然,我听不懂他们话中的意思,这更引起我内心的好奇。我想,看他们欢乐的表情,他们应该是欢声地呱呱叫吧!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特点(云南各民族步步交融)(8)

七十年代末,我到县城上中学。我们班级里,有两位来自大山里的彝族同学。

学校对两位彝族同学非常优待,给予每月八元的助学金。那年代,十元钱已经是我一个月的生活费了。汉族同学中,家庭最困难的只补助四元钱。我作为班干部,有二元的助学金。

在与两位彝族同学的多日接触中,我感到他们学习非常吃力,但非常刻苦,他们比一般的汉族同学努力学习。虽然,我们间有生活习惯的不同,甚至气质迥然,甚至隔阂;但日久相处,同学情日益深厚。

大概是我对少数民族特别的好奇,心欲探索之。八四年的一个曙假,我约上一位大学同学到彝乡峨山去走访考查。

现在想来,当时作为穷学生的我们,真是太冒失了。不过,我们很幸运。

从昆明到达峨山县城已是中午,我们徒步走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此时一辆马车路过,赶车的彝族大叔热情邀我们坐上马车,把我们带进一片密林中的彝村。

彝村里的彝家人,热情地,无私地接待我们。大碗的酒,大块的肉,大声的招呼。篝火,彝族欢舞,彝寨风光,让我们领略了彝汉一家亲,让我们见识了彝族人民的善良与勤劳,让我们体验了彝族别致的风情风韵……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特点(云南各民族步步交融)(9)

彝家情让我难于忘怀!

九十年代,随着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进一步改变,人们更多地走出村庄,奔向城镇,奔向工厂。汉族与少数民族,进一步地走到一起,交融在一起。

我的伙伴,我的同学竟然有不少人娶少数民族为妻。当然,我的同桌女生就嫁给彝族汉子。就是我,二十岁的我被回族少女勾了魂,与她恋爱了。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特点(云南各民族步步交融)(10)

九十年代,我从工厂下海经商。在玉溪经商,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与回族打交道。

玉溪的回族是最聪明能干,最有闯劲的一群人,也是最早享受到改革开放红利并事业有成的一群人。

他们或是得到政策上的扶持,或是精明智慧勤劳,许多人踏入商海,并大获成功。

客运,货运,美食,娱乐是他们取得成就的行业。

在与许多回族的交往后,我感到他们诚信平易,待人真诚。只要我们尊重他们的信仰,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我们可以做同事,做伙伴,做恋人,做一家人。

往后的岁月里,我走的地方更多,走的路更远。我接触并交到许多许多少数民族朋友。

峨山彝族火把节,让我感受到彝族文化的悠久,认识许许多多火一样热烈热情的彝族人民。

元江哈尼人的长街宴,向我展示出哈尼人的耿直豪气,呈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新平的花腰傣的泼水节,场面壮观,汉傣交融似水,傣家儿女纤美如画。

通海的蒙古族,传承着蒙古人的骁勇与顽强。大理白族的三月街,景象迷人。景洪,景谷,元阳,丽江……

每个少数民族,都是艳丽迷人。每处少数民族的地方,都是风光旖旎。

如今,我安居玉溪城,足不外出,我的身边,我的近邻,我的亲戚,居然是:回族马强邻居,彝族二表嫂,哈尼张大哥,壮族大妹夫……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特点(云南各民族步步交融)(11)

有趣的是,麻将室里的一桌牌客:回族,彝族,哈尼族,壮族。

更有趣的是,我店门对面的姐妹仨,她们真是我的开心果。她们一会说她们是彝族人,一会又说她们是哈尼人。好似她们自己也论不清她们是那一个族的后代了。不过,她们在玉溪城有事业,她们都嫁给了汉族,日子过得蛮好。所以,每天姐妹仨都是嘻嘻哈哈,叽叽喳喳。虽然,我听不懂她们呱呱叫些什么?叽叽喳喳些什么?但我喜欢端着茶杯,喝着清茶,听她们呱啦呱啦,看她们呵呵不停地大笑。

啊!时代不同了,人们富裕了,各族人民一步一步地走在了一起。

聂耳公园,一伙伙彝家儿女,三弦悠扬,舞姿翩翩。南北大街,富裕的回族少女,轻纱拂面,姿态曼妙。高速路上,开矿暴富的大山彝哥驾着豪车奔向远方……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特点(云南各民族步步交融)(12)

云南,是各族人民融为一家的云南。云南是汉族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共同生活的家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