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大师赵国柱(千锤百炼铸德艺)

笛子大师赵国柱(千锤百炼铸德艺)(1)

许国屏,笛子演奏家,现任上海音乐家协会笛子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上海中华笛文化研究所艺术总监、国家一级演奏员、荣获国务院颁发的文化艺术贡献奖,上海市“德艺双馨”艺术家等。其父亲是著名民族音乐家许光毅,从小受民族音乐的熏陶,9岁起,随笛子演奏家陆春龄学笛,与笛子结下不解之缘,几乎每天笛不离手,练笛、吹笛、教笛、研究笛子,被人戏称为“笛迷”。他发明了多功能组合式民族管乐器,撰写了《简易竖笛演奏法及合奏曲集》(盲文)、《儿童民族乐队实用手册》、《中国竹笛考级》等专业著作。

许国屏先生长期从事笛子演奏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他发明了多功能组合式民族管乐器,撰写了《简易竖笛演奏法及合奏曲集》(盲文)、《青少年学竹笛》、《中国竹笛考级》等一大批专业著作。创作的少年笛子协奏曲《雷锋》、电琵琶与乐队《思念》、弹拨乐合奏《跳绳》、《初航》、《哇哈哈变奏曲》、故事音乐《心灵的眼睛》、笛子独奏曲《快乐的小笛手》等。

许国屏九岁师从著名笛子大师陆春龄学习笛子,1956年参加上海乐团民族乐队排练。1957年入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创办的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并兼任上海市少年宫笛子专业教师,学生有周成龙、戴金生、金锴、高纯华、常筝、顾剑南、荣颖等;许国屏老师是上海自学成才奖等多项荣誉获得者,创造发明多功能笛,创大世界吉尼斯纪录,国家文化部科技进步奖。许国屏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深入学校,工厂,农村,山区,牧区,矿区,社区,部队,医院演出五千余场,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平民艺术家。

1957年和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接触的情景,许国屏先生依旧历历在目。而这,更使他坚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意义。宋庆龄曾对他嘱托:一,要用优美的音乐陶冶孩子们的情操;二,不仅要使孩子们了解西方音乐,还要了解东方音乐;三,要弘扬我们的民族音乐。“她的话深深扎根我的脑海里,时刻激励着我”。每年春天,许国屏总会一个人默默地来到宋庆龄的雕像前……

没有一句崇高的誓言,也没有一个惊天动地的举动,他只是在用手里小小的笛子,用自己的音乐,奉献自己。用一颗普通党员的心给更多普通人带来欢乐。在他看来,最打动人心的音乐不是大剧院里的专业演奏家奏响的,而是一个从来没有碰过乐器的孩子第一次从嘴里吹出的美妙乐器。

“斗转星移,年复一年,遵循宋庆龄的教导,许国屏的笛声,已经超越了音乐的含义,抽象地转化成永不消散的精神。他的笛声,同一个共产党员的灵魂融合在一起,成为不灭的笛魂!”

笛子大师赵国柱(千锤百炼铸德艺)(2)

二、不朽的“音乐长征”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也是许国屏先生“音乐长征”30周年。许国屏是新中国第一代儿童艺术教育工作者;他是中国竹笛普及教育工作的先驱;他是同癌魔顽强斗争十二年的乐观老人;他是中国民族音乐的拯救者和传承人;他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扬光大中;他曾无数次深入到老区、边区、矿区、牧区、行程20万公里,义务辅导学校音乐教师两万多名;他把音乐和爱心带给周围的每一个热爱笛子的孩子。在20年中,为全国20多个省市举办了408期音乐教师培训班,培训音乐教师10000余名。他除了五上革命老区大别山外,还三赴内蒙古大草原,上井冈山、下海南岛;从北京、沈阳、哈尔滨到厦门、桂林、昆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这就是许国屏进行的“音乐长征”。

同时,他还结合自己多年的经历和经验,撰写论文数十篇,其中《“音乐长征”洒满清,坚持“六边”结硕果》的理论性、针对性、可操作性都很强,对实践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为表彰德艺双馨著名笛子艺术家,许国屏的艺术成就,二零零六年中国福利会编着出版了《笛魂》一书,讲述了许国屏的先进事迹。

“当时,我看到了一个令我深有感触的场景”许先生展示了一个信封,并从里面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支铅笔头,继续回忆,“一个孩子在用这支铅笔头画画……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所以,我希望能够为他们做点什么。”

许国屏的事迹,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东方卫视,呼仑贝尔电视台,河南电视台,江西电视台,安征电视台作为艺术人物专访,报导了多次,各种报刊杂志报导四百余篇,许国屏老师,并被世界文艺家联合会评为二零一三年,感动世界年度人物。

三、用文字承载音乐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向青少年普及民族乐器。许国屏先生先后出版近二十本专著、总发行量超过一百万册。“每本书都有一个小故事”,他一边为大家展示书本,一边解说。

笛子大师赵国柱(千锤百炼铸德艺)(3)

《儿童竖笛启蒙》是一本具有创新精神的产物,将“吹奏”与“绘画”巧妙地结合,在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同时,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直吹笛十八课》是全国第一本民族乐器走进教室的教课书;

笛子大师赵国柱(千锤百炼铸德艺)(4)

《儿童民族乐队实用手册》是全国第一本面向少儿的实用民乐读物。为了关爱盲童,老先生还编写了全国第一套盲文民族乐器教材《盲文笛子简明教程》:如果说失去光明是这群孩子最大的不幸,那么,这爱的笛声,则是他们在黑暗中感受到的最大幸福,是他们黑夜里的一盏明灯。“其实我也是民心,只不过不是那个‘明星’。我是人民的‘民’,心中的‘心’。我认为,只有心中有人民,笛声才能走向四方!”

四、中华魔笛走向世界

许国屏发明的多功能组合式民族管乐器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专利、创大世界“吉尼斯”记录、获首届美国爱因斯坦国际博览会金奖、文化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笛子大师赵国柱(千锤百炼铸德艺)(5)

笛子大师赵国柱(千锤百炼铸德艺)(6)

许老师正在演奏多功能组合民族管乐器

笛子大师赵国柱(千锤百炼铸德艺)(7)

笛子大师赵国柱(千锤百炼铸德艺)(8)

1997年7月1日晨,许国屏指挥千笛共庆香港回归;1999年12月18日,由许国屏策划并指挥、静安寺街道主办的2000支多功能笛迎2000年大型音乐会,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创下了大世界“吉尼斯”记录;2007年8月5日世博会倒计时1000天的日子里,他有策划了在上海静安寺广场举办了《迎奥运、迎世博许国屏千笛演奏会》;许国屏笛子队活动被评为上海市首批群众文化特色项目;他撰写的论文在全国2003~2004年开展的中国人力资源、科研、学术成果调查活动中获特等奖,并入选《建国五十周年优秀论文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