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树林蘑菇有毒和没毒怎么辨认(硬核知识丛林求生如何鉴定蘑菇是否有毒)

一般坊间有关毒蘑菇和无毒蘑菇的说法是否正确?

  1. 看生长地:可食用蘑菇一般生长在较干净清爽的草地或松树、栎树林,而毒蘑菇一般生长在潮湿阴暗地带。据说大多数蕈菌都长在阴湿的地方,所以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
  2. 看外观:毒蘑菇一般较黏滑,菌盖上因有黏稠液体所以较易沾黏碎杂物显得有点脏,且菌盖一般长有不规则形状的凸起鳞片这种蘑菇具有毒性的机会较高,菌柄上有带环的像穿裙子的模样。无毒蘑菇很少带菌环,幼龄期的蘑菇更不易分辨。

所谓头上戴帽,腰系裙带,脚上穿鞋是毒鹅膏菌的标志性特征。

松树林蘑菇有毒和没毒怎么辨认(硬核知识丛林求生如何鉴定蘑菇是否有毒)(1)

  1. 看颜色:颜色绚丽的蘑菇,有毒的机会较大,如大红大绿大紫大蓝的蘑菇一般都为毒蘑菇。相对菌盖为浅灰色、浅褐色、淡黄色的蘑菇为无毒的机会较大,但中国食用有毒蘑菇死亡率最高的是误食了灰花纹鹅膏菌、拟灰花纹鹅膏菌、灰鹅膏菌、白毒伞,它们都带有浅灰色、灰褐色或整株白色,与鸡枞菌、黄鸡枞、灰鸡枞颇为相似,常会混淆误食,所以淡色蘑菇带有剧毒的可能性不是没有,需要小心谨慎。

松树林蘑菇有毒和没毒怎么辨认(硬核知识丛林求生如何鉴定蘑菇是否有毒)(2)

松树林蘑菇有毒和没毒怎么辨认(硬核知识丛林求生如何鉴定蘑菇是否有毒)(3)

灰花纹鹅膏菌(剧毒) 白鸡枞(美味可食)

松树林蘑菇有毒和没毒怎么辨认(硬核知识丛林求生如何鉴定蘑菇是否有毒)(4)

松树林蘑菇有毒和没毒怎么辨认(硬核知识丛林求生如何鉴定蘑菇是否有毒)(5)

橙黄盖鹅膏菌(微毒慎食) 致命鹅膏菌(白毒伞)

致命鹅膏菌的菌盖,菌柄,菌裙及菌托全身雪白,其毒性之强堪称蛇界的银环蛇。

松树林蘑菇有毒和没毒怎么辨认(硬核知识丛林求生如何鉴定蘑菇是否有毒)(6)

松树林蘑菇有毒和没毒怎么辨认(硬核知识丛林求生如何鉴定蘑菇是否有毒)(7)

黄罗伞(可食) 黄粉末牛肝菌(微毒慎食)

产在东北的黄伞(Pholiota adipose),又名黄柳菇,柳树蘑,黄环锈菌。菌盖4-12厘米,初期呈半椭圆形,颜色为淡黄色至金黄褐色,色彩艳丽,盖表面带有极大黏性密布大小不规则的褐色鳞片,中央略密,菌柄长度4-14厘米,柄圆柱体,径宽0.4-3.0厘米,但黄伞菌是美味的蘑菇,很多采菇人见到它外观鲜艳夺目菌盖密被褐色鳞片,而产生颇多顾忌退避三舍。

松树林蘑菇有毒和没毒怎么辨认(硬核知识丛林求生如何鉴定蘑菇是否有毒)(8)

黄伞(美味可食)

具有8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能占整个氨基酸总含量的40%,这明显比其它蘑菇含量高,在黄伞的菌盖和菌柄上的黄褐色鳞片中富含一种叫核酸的物质,它是维持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之一。用手摸黏黏滑滑的,这种物质他的主要成分是一种核酸,吃它以后可以缓解疲劳,所以有抗疲劳的作用,它含的多醣醣体对人体的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功效且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1. 闻气味:一般有毒蘑菇气味较奇特浓烈刺鼻,但有些气味很淡几无味道,而无毒的蘑菇带有淡馨香味,水果味或无明显味道。生长在欧洲的致命性鹅膏菌(死亡天使)拥有剧毒,会发出难闻的刺鼻气味,但有的剧毒鹅膏菌无气味。
  2. 口感:云南见手青因体型肥厚多肉吃起来滑溜顺口,香味四溢,云南人的最爱,趋之若鹜。鸡枞菌更是有“菌类之王”的美名,但误食毒鹅膏菌中毒的患者也声称食用毒鹅膏菌当时也感到十分爽口,没有不适之处。

在蘑菇之中,也有不少是味苦口感不佳的品种,例如,哭粉末牛肝菌,味苦难食,不容易被接受的蘑菇。

  1. 看分泌物:将新鲜蘑菇撕断菌柄,若有较透明的分泌物,一般较无毒,反之有略深色的分泌物就较可能为毒蘑菇。菌体切开后易变蓝变青者为毒蘑菇的机会较大,例如:云南的见手青牛肝菌类,红葱牛肝菌、白葱牛肝菌等,一般吃了没事,但少数人吃了会产生腹泻,呕吐等不适症状,也属于带有微毒的蘑菇。其中以紫牛肝菌的毒性最强。

松树林蘑菇有毒和没毒怎么辨认(硬核知识丛林求生如何鉴定蘑菇是否有毒)(9)

松树林蘑菇有毒和没毒怎么辨认(硬核知识丛林求生如何鉴定蘑菇是否有毒)(10)

松乳菌 可食 松乳菌(碰触变蓝色)可食

松树林蘑菇有毒和没毒怎么辨认(硬核知识丛林求生如何鉴定蘑菇是否有毒)(11)

松树林蘑菇有毒和没毒怎么辨认(硬核知识丛林求生如何鉴定蘑菇是否有毒)(12)

红葱牛肝菌(云南见手青之一种)可食 白葱牛肝菌(云南见手青之一种)可食

蘑菇的外观实在是太多样性了,随着气候和环境的改变,变种的毒蘑菇也越来越多,变种毒蘑菇在外观颜色上有的变浅与正常蘑菇颜色有极大差异,所以人误食毒蘑菇的意外事件也时有发现,我们对蘑菇的认知常常被误导,认为有毒的蘑菇都颜色鲜艳,无毒的蘑菇较朴素,这种都深植人心,例如:鲜艳的蘑菇像毒蝇伞(Amanita muscaria)的毒蘑菇,你一眼就能认出它有毒,它可说是森林里的典型毒蘑菇。这是全球性物种,分布相当广泛,菌伞的颜色呈深红色还点缀不规则白色斑块,误食会产生虚幻,感觉周围的一切人和物都会变大,它的毒会使人体产生精神功能障碍,出现视物性障碍症,好像进入小人国世界,周遭的物体都产生放大虚幻,古时候它被欧洲人用来作杀虫剂,所以才会被称之为毒蝇伞。

可食的大红菇常与有毒的毒红菇混淆,毒红菇子实体一般较小,菌柄比大红菇细,毒红菇引发胃肠炎症,如: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面部肌肉抽搐或心脏衰弱或血液循环衰竭而死。

松树林蘑菇有毒和没毒怎么辨认(硬核知识丛林求生如何鉴定蘑菇是否有毒)(13)

松树林蘑菇有毒和没毒怎么辨认(硬核知识丛林求生如何鉴定蘑菇是否有毒)(14)

红蘑菇(可食) 毒蝇伞(剧毒)

以上辨识有毒蘑菇与无毒蘑菇的说法仍有少数例外仅供参考。

  1. 有虫吃或蛆吃的蘑菇没有毒,这是错误的观念,有的毒蘑菇对人有毒性,但对某些昆虫起不了作用的,因为这些虫体对菌毒自身会产生免疫性,比如豹斑毒鹅膏菌也常被昆虫所摄食,箭毒木的活立木仍然会有某些昆虫会蛀食,王锦蛇是种有强烈攻击性的无毒蛇,他自身对眼镜蛇及百步蛇的毒液有免疫性,但对其它有毒性的蛇类就不具备免疫能力。

松树林蘑菇有毒和没毒怎么辨认(硬核知识丛林求生如何鉴定蘑菇是否有毒)(15)

松树林蘑菇有毒和没毒怎么辨认(硬核知识丛林求生如何鉴定蘑菇是否有毒)(16)

啃食灰花纹鹅膏菌的昆虫 豹斑毒鹅膏菌

  1. 猴子松鼠之类的哺乳动物吃了有毒蘑菇仍会中毒,不可以认为动物吃的菌子人类有可以食用,动物也可能懵懂,在尝试吃蘑菇,若不幸吃了毒蘑菇仍然会中毒,严重的也会死亡。剧毒的蘑菇口感有些也很顺口。图片中猴子正在大啖丝盖伞(拉丁学名:Inocybe caesariata Fr),它是种会造成视觉模糊、产生幻觉,呼吸急促、出汗、腹痛、腹泻等症状的剧毒类蘑菇。

松树林蘑菇有毒和没毒怎么辨认(硬核知识丛林求生如何鉴定蘑菇是否有毒)(17)

松树林蘑菇有毒和没毒怎么辨认(硬核知识丛林求生如何鉴定蘑菇是否有毒)(18)

猴子大啖丝盖菌 丝盖菌

松鼠在野外啃食臭黄菇(拉丁学名:)臭黄菇,食用发辣,山东人叫它“洋辣子”,有微毒,食用后没有明显症状,但会积存体内,建议慎食,有作药材使用,分布普遍,量多。

松树林蘑菇有毒和没毒怎么辨认(硬核知识丛林求生如何鉴定蘑菇是否有毒)(19)

松树林蘑菇有毒和没毒怎么辨认(硬核知识丛林求生如何鉴定蘑菇是否有毒)(20)

啃食臭黄菇的松鼠 臭黄菇

野生蘑菇的吃法

避免凉拌生食,野生蘑菇经过蒸炒炖煮等方法食用,需煮熟透后食用才能规避中毒的机会。例如云南人追捧的见手青(红葱牛肝菌、白葱牛肝菌等等)有些人吃了没事,有些人吃了会轻微腹泻,若是煮得够熟的情形下微中毒的情形就会更低了,含有鹅膏肽类的鹅膏菌含有剧毒。虽经过高温煮沸仍然无法使其毒素降解,对人体会造成肝、肺、肾等多脏器官损害而死亡。所以缅甸远征军因误食毒蘑菇死亡的不幸事件也颇有所闻。

因辨识上的困难是一大主因,一般很多军人都来自乡下或山区,虽有采食蕈类的经验,但在他乡异地,种类可能有极大差异,在十分饥饿的情况下,可能会饥不择食,这样就埋下伏笔,加上野外不易煮熟更添加危险度。像具有微毒的牛肝菌科的牛肝菌一般只产生腹泻,腹痛,头晕,呕吐,幻觉等症状,虽然不至于死亡,但在深林野外因缺乏医疗药品都可能引发重病而死亡,一般人处在长期的营养不良精神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加上疟疾、热病、痢疾、瘴疠之气等传染病与有毒气体的肆虐下,再吃下有毒蘑菇或植物,在没有完善医药的情况下很容易就死去。在野外求生中蘑菇是十分诱人的“食物”,像牛肝菌科、鹅膏菌科、口蘑科、蘑菇科、红菇科等,其中鹅膏菌科分布广泛常可见,是中毒死亡的最大元凶,要小心慎食。

网上有则新闻报导,一位在山里长大的小村姑嫁到城里后,某天看到绿化园里长了一丛丛新鲜蘑菇便采拾回去炒食后造成家人死亡事件,据悉她在山里生活时常采集蘑菇食用也十分清楚哪些是有毒蘑菇不能食用,是十足土生土长山里人,为何还会铸成致命的错误呢?不可不说是蘑菇的种类实在是太多了,千奇百怪五花八门,在外观上相近似种类繁多,有毒无毒混杂在一起,一个地方较常见的蘑菇在十几二十公里外或许就难得一见,这会导致在山上土生土长的居民,若离生长地到较远的地方会造成采集上的误判因食用毒蕈类而发生悲剧,所以一般不是认识的蘑菇都应避免采食蕈类。

鲁滨逊漂流记是根据真人真事为蓝本写成的一部孤岛历险记的小说(马萨捷尔岛,离阿根廷900公里远的孤岛),小说中的主人公独处在一个小岛上4年4个月后才被营救脱离孤岛。

所幸孤岛有野生百多只羊西班牙人留下的供他烤食,加上海岛丰富的鱼、虾海产让塞尔柯克得以存活下来,不用冒险去采食不明的植物或蕈类充饥,因为一个小岛碍于范围狭小之故,其野生植物和蕈类种类也较为单纯,在岛上食物丰沛的情形下,他就不必冒险去“试食”这些不明食物。

若塞尔柯克是处在原始森林中,毒蛇、蚊蚋、毒虫及疟疾、痢疾及瘴疠之气就可能会要了他的命,加上食物不易获得饥不择食之下,中毒身亡机会很大。当然也要视不同地方的原始森林植被种类中野生动植物昆虫的分布密度来评论能否生存下来的机会有多大,一座山与另一座上就有很大差异。在过往经验有的森林地处常年稳定气候,没有暴雨也没有飓风,不分春、夏、秋、冬,温度极为稳定,白天正午最高温为30℃,晚上最低温在18℃,雨量也适中不潮不旱,周遭5公里范围之内植物几无完整叶片,被种类繁多的昆虫若虫啃得体无完肤,当然在这种环境下不论是爬虫、昆虫、鸟类、小哺乳动物等为数众多,取得食物就容易多了。

经常采食蘑菇者会中毒的原因是在同一座山,若是过去经常采集鸡枞菌,其它毒鹅膏种类少、量少,误采的机会就少,但若是碰上自然环境有大异动,造成毒鹅膏菌适合生长的条件优势时就可能夹存在鸡枞菌丛中,只要稍不注意误采了几朵混在鸡枞菌里就会产生中毒事件,或是离开了你熟悉的地方去了一陌生地方采集也会出事,因为蕈类品种实在是太多了,造成采集识别上的困难。草本及木本植物也是一座山与另一座山种类会有所差异,误食中毒的机会也比较大。

在野外求生,不主张采食野蘑菇,一旦试吃了几种陌生无毒蘑菇后,会产生侥幸心理,继续尝试着采食“类似”蘑菇终致误食而病倒甚而死亡,所以还是避免碰触为要。

吃野生蘑菇避免饮酒,酒精和某些菇类的内含物会起化学变化而产生毒素,且饮酒会加快血液循环,要谨慎。

同一种菇吃的量一次不要吃太多,且忌讳天天吃,尤其见手青(牛肝菌类)要特别小心,因为有些见手青本身含有微毒性,吃少没不适反应,不代表吃多没事。

紫盖牛肝菌在食用的见手青中争议较大,它是“可食”见手青中毒性略高的一种,有人认为不可食,有人认为可食,有人大喇喇的开怀大吃没事,视各人体质而有异,但一定要煮熟透了才吃较安全,像格纹鹅膏菌也颇有争议,在山东采食的人不在少数,我认为还是因各人体质而异,若有不适,泻泻肚子下回不食罢了,应属于微毒性的菌种。

食用有毒蘑菇会产生什么症状

在国内食用蘑菇产生中毒现象一般都是误食了鹅膏菌类以及牛肝菌类所引起。

剧毒鹅膏菌含有鹅膏肽类毒素,根据氨基酸的组成和结构可分为鹅膏毒肽(Amatoxins),鬼笔毒肽(Phallotoxins)和毒伞素(Virotoxins)三类。

含有鹅膏肽毒素的蘑菇计有鹅膏属、环柄菇属、盔孢伞属的一些种类,但以鹅膏菌属较常发生误食死亡的事件,在欧洲因误食剧毒蘑菇导致死亡的95%是由剧毒鹅膏菌所引起,其它世界各地都有因误食剧毒鹅膏菌而死亡的不幸事件,在我国记载鹅膏菌不下百多种,其中有毒鹅膏菌计有10几种。云南省有12种之多。

我国较常见的几种剧毒鹅膏菌:

灰花纹鹅膏菌(Amanita fuliginea)剧毒

拟灰花纹鹅膏菌(Amantia fuligineoides)剧毒

灰鹅膏菌(Amantia vaginata)剧毒

鳞柄白毒鹅膏菌(Amantia virosa),又名鳞柄白毒伞,毒鹅膏剧毒

致命鹅膏菌()

裂皮鹅膏菌()

淡红鹅膏菌()

黄鹅膏菌(Amantia subjunguilea),又名黄盖鹅膏菌及其白色变种剧毒

其中以灰花纹鹅膏菌最负盛名,因量多,分布广,遍及全国,所以误食毒鹅膏菌死亡者几占误食毒蘑菇者的90%。

误食剧毒鹅膏菌会有什么征兆?

例如,误食剧毒的灰花纹鹅膏菌因它含有鹅膏肽毒素,剂量在0.1mg/kg体重,就会致人于死亡,也就是一朵中等大小的灰花纹鹅膏菌就足以毒死一个成年人,它有四个阶段的病史期,第一期为潜藏期,第二期为肠胃炎期,第三期为假愈期,第四期为内脏严重损坏期。

  1. 潜藏期约6-12小时之后才会产生病症,一般其它种类鹅膏菌在食用后约2小时就显现出腹泻、呕吐、头晕等症状。
  2. 食用后6-48小时出现剧烈腹泻、呕吐、头晕等病症,患者产生低血糖、脱水、低血压、电解质紊乱等现象,这种现象持续12-24小时之久。
  3. 在误食后48-72小时感觉好像脱离险境,没有明显征兆,病人会以为病情好转了,视为假愈期。这时肝功能及肾功能开始恶化。
  4. 等误食72-96小时后,患者出现严重腹痛便血,肝功能异常,导致肝肿大转氨酶迅速上升,肝肾功能恶化,凝血功能失效,引发内出血,此时肝、肾、心脏、脑、肺等器官进入衰竭阶段,5-15天后病人回天乏术,迈入死亡。

为何鸡枞菌与鹅膏菌容易混淆

鸡枞菌是种美味可口备受欢迎的野生菌,但每年因采食鸡枞菌而误食毒鹅膏菌的案例不在少数。

我们就来谈谈毒鹅膏菌与鸡枞菌在外观上有何差异。

鸡枞菌为何会和毒鹅膏菌较易混淆不清的原因是,子实体在幼体期时难分辨,不论是形状,颜色各方面都很类似。子实体来到老龄期时,菌盖会破碎反卷开裂,颜色会残褪不整正就更难分辨,所以简易老龄期的“鸡枞菌”不要轻易采食,虽然一般情况下两者颜色略有差异,但某些族群在颜色上会产生变异,造成视觉上的误判,采食要小心谨慎。

鹅膏菌属(Amanita)全球约有500种,因误食而死亡者大部分都是由鹅膏菌而引起。我国有记载鹅膏菌约100种,一般在南方较常见,可食用约30种,云南剧毒鹅膏菌有12种。

我国的食用鹅膏菌主要有:

红黄鹅膏菌(Amanita hemibapha)

隐花青鹅膏菌(Amanita manginiana)

假褐云斑鹅膏菌(Amanita pseudoporphyria)

袁氏鹅膏菌(Amanita yuaniana)

橙黄鹅膏菌(Amanita caesarea)

中华鹅膏菌(Amanita sinensis)

湖南鹅膏菌(Amanita hunanensis)

松树林蘑菇有毒和没毒怎么辨认(硬核知识丛林求生如何鉴定蘑菇是否有毒)(21)

松树林蘑菇有毒和没毒怎么辨认(硬核知识丛林求生如何鉴定蘑菇是否有毒)(22)

灰鸡枞菌 黄鸡枞菌

与鸡枞菌混淆误食的剧毒鹅膏菌较常见者计有:

  1. 灰花纹鹅膏菌(Amanita fuliginea)

松树林蘑菇有毒和没毒怎么辨认(硬核知识丛林求生如何鉴定蘑菇是否有毒)(23)

子实体小,菌盖直径3-7公分,幼期为卵圆形,菌盖平展后中部略凹而中央有小凸起。深灰色,中央为暗灰黑色,菌盖表面纤维状花纹略显著,菌内白色略薄,菌褶白色离生紧密不等长,菌环灰白色着生在柄上端。菌柄细长圆柱形,长5-9厘米,宽0.4-0.8厘米,菌柄实心,密被灰白色或灰褐色纤维状小鳞片,纵向花纹,菌苞污白色(剧毒)。闻起来清香味,吃起来没有味道,常生长在板栗树下,是中国误食死亡率最高的菌种。

  1. 拟灰花纹鹅膏菌(Amanita fuligineoides)
  2. 假褐云斑鹅膏菌(Amanita pseudoporphyria)可食
  3. 灰鹅膏菌(Amanita vaginata)

子实体生长在壳斗科树林地里,菌盖宽6-8厘米,初期为钟形,后期平展上翘,菌盖表面灰褐色或褐色有者略深,平滑盖缘为整齐辐射状条纹,肉质白色,菌褶缘被细齿,菌褶离生有细小密褶,菌柄中生,细长呈圆柱形,长4-9厘米,宽0.3-0.8厘米,白色无菌环,菌拖苞状膜质,色白,分布广遍世界。

  1. 黄鹅膏菌(Amanita subjunguilea),别名黄盖鹅膏菌,白罗伞(为白色变种)。

松树林蘑菇有毒和没毒怎么辨认(硬核知识丛林求生如何鉴定蘑菇是否有毒)(24)

黄鹅膏菌(剧毒)

子实体在鹅膏菌属里属于较细小型,菌盖直径2.5-10厘米,初期为圆锥形至半圆球形,渐开展成扁平形,中央微凸或平展。菌盖淡黄至淡黄褐色,盖缘具不明显条纹,湿时有黏性,菌褶白色离生,菌柄细长约10-18厘米,柄宽0.5-1.5厘米,内部松软或空心,柱形上部较细有纤毛状鳞片,菌环薄膜状淡黄色位于菌柄顶部,菌托型大苞状灰白色,菌体单生于阔叶混交林地。有剧毒及白色变种有剧毒。

  1. 橙黄鹅膏菌(Amanita citrina),别名橙盖鹅膏菌、黄罗伞、橙盖伞、黄鹅菌、太阳菌。略有毒,慎食。

松树林蘑菇有毒和没毒怎么辨认(硬核知识丛林求生如何鉴定蘑菇是否有毒)(25)

橙黄鹅膏菌

子实体较大,菌盖5-17厘米,初期为卵圆形,钟形,后期呈扁平至平展状,中央凸起,表面光滑,盖缘细长条状,湿时黏,盖中央厚肉质状,菌褶浅黄色至黄色,离生,紧密状不等常,菌柄长柱形,上细下粗,约10-30厘米,径宽0.7-3.0厘米,内部松软至空心,有深色花纹,菌环薄膜状,生于柄上部与菌盖色同,菌托型大苞状白色,菌体单生或散生于春秋季节,生长于阔叶混交林地。

  1. 致命白毒伞(Amanita virosa),别名致命鹅膏菌、鳞柄白毒鹅膏菌、鳞柄白毒伞、毒鹅膏、白鹅膏、白帽菌(四川)、白罗伞(云南)。毒性极强。

松树林蘑菇有毒和没毒怎么辨认(硬核知识丛林求生如何鉴定蘑菇是否有毒)(26)

子实体在鹅膏菌属里属于中等体型,菌盖5-15厘米,中央微凸起,初期圆锥形至钟形,后平展,湿时黏性高,干时具光泽色白,有时盖中央为淡黄色光滑,菌褶离生紧密白色,菌肉色白,菌柄柱形长8-15厘米,宽1-1.2厘米,白色,密被鳞片,基部肥大球形,菌环白色着生在菌柄上部,膜质下垂状,不易脱落,菌托苞状白色。夏、秋季节单生或散生在松树林或阔叶材地上,分布在中国多个省份。

  1. 格纹鹅膏菌(Amanita fritillaria)

松树林蘑菇有毒和没毒怎么辨认(硬核知识丛林求生如何鉴定蘑菇是否有毒)(27)

含有微量鹅膏肽类毒素,慎食。

菌盖直径4-12厘米,初期似半球形,展开后为扁平状,浅灰色,灰褐色或浅褐色,中央色深,具辐射状大小不规则鳞片状,灰褐色斑块,菌褶离生或近离生,紧密色白,不等长,菌柄长度5-10厘米,宽0.5-1.5厘米,圆柱形,上端略细,白色至污白色,柄实心或松软色白,基部肥大呈球形或倒卵形,菌环着生在菌柄上端,食用格纹鹅膏菌不可吃多,不可喝酒,有微毒,吃少量可能没事,但常食用肾脏会渐渐损伤。山东群众采食普遍。

  1. 角鳞灰鹅膏菌(Amanita spissacea)剧毒

松树林蘑菇有毒和没毒怎么辨认(硬核知识丛林求生如何鉴定蘑菇是否有毒)(28)

子实体中等,整体为灰色至灰褐色,菌盖直径在3-14厘米,湿时微有黏性,菌盖缘平滑或有不明显辐射条纹,菌盖表面被有深褐色角锥状或颗粒状鳞片,有规则呈辐射环带状分布,菌褶离生紧密,不等长白色菌肉色白,菌柄长4-12厘米,宽1-2厘米,顶部色深,在菌环以下密被深灰色花纹状鳞片,菌环位于菌柄上端薄膜质,上面色白,下部色灰,缘色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