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机怎么孵(孵化管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孵化机怎么孵(孵化管理要点及注意事项)(1)

孵化管理的技术含量并不高,但工作细致且头绪较多。孵化作为种鸡和销售的中间环节,要对两个部门服务,作为孵化管理人员考虑问题一定要全面,细心安排工作。在孵化管理上要抓好种蛋管理、孵化过程管理和鸡苗管理,做到这3点,可保持较高的孵化水平。

1 种蛋管理

这是种鸡场和孵化场都应重视的问题,但在实际生产当中,却往往被忽视。种鸡场抓产蛋率,孵化场抓孵化率,各负其责,对种蛋从产出到入孵这一过程,没有投入太大的精力。但在实际生产当中,如果这一过程出现对种蛋保存和熏蒸不当的失误,造成的后果在当时往往看不出来,大多在照蛋出雏后才体现出来,且很可能连续几批出雏都不理想。当原因分析出来后,种鸡场和孵化场大多会争论不休:谁来承担责任?无形当中,加大了公司管理成本,降低了企业效益。作为种禽企业的负责人,一定要明确责任,制定考核目标,不留管理死角。种鸡场和孵化场的管理人员都应牢记:一枚种蛋孕育着一个生命,生命必须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生存。

1.1 种蛋的熏蒸 种禽企业应有一套严格的熏蒸制度,从种蛋的产出到出雏的过程,要经历多次熏蒸(鸡场入库、孵化场入库、入孵、落盘、出雏等),但种蛋只能有一次3倍量熏蒸,其他为2倍量或1倍量,每次熏蒸时间为20分钟,之后通风。注意种蛋熏蒸通风后,待甲醛味散尽,方能将种蛋推进蛋库,万不可使蛋库长久的留有甲醛气体。种鸡场和孵化场切记这一点。

1.2 种蛋的保存 蛋库有空调措施,可根据时间长短调节温度的高低,正常保存9天以内的温度在15~18℃,湿度75%~80%;保存在10~16天,温度14℃,湿度80%;保存17天以上,温度12℃,湿度85%。蛋库要定期清扫、消毒、通风,库内温度切不可忽高忽低,否则胚胎的活力会变弱。对于种蛋数量大且品种多的孵化场,应设专人管理,严格按生产日期先后入孵。入孵前先将种蛋推出蛋库预热4~8小时,这样会使胚胎对温度有个适应过程,并且孵化机不会升温太慢。预热对于北方冬季环境温度较低的特点很重要,种鸡场和孵化场都应注意这一点。

1.3 种蛋的运输 如果种鸡场和孵化场在一起,运输能较好控制,但如两者相隔较远,则要考虑这个问题。冬季,拉蛋车要有供热设施,否则运输温度过低 (北方的冬季)会造成胚胎发育中止,并且拉到孵化场后种蛋会"出汗",易使种蛋受污染。夏季,拉蛋最好避开中午气温最高时候,尽量在上午10∶00以前或傍晚后太阳落山时拉蛋。公司应统筹安排,合理安排车辆。种蛋运输过程中要避免颠簸,对司机要制定考核制度以加强其责任心。

当种蛋管理出现问题,有时很难确定是在孵化场还是种鸡场出现的问题,这时两个部门的技术人员应本着公司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不要互相推诿,尽快从内部查找原因并改善。

2 孵化过程管理

孵化有四个关键点:温湿度、翻蛋、通风和卫生。技术人员牢牢抓住这四点,孵化工作便完成了一大半。这其中前三个因素自动化程度较高,而最后一个因素则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现代孵化机翻蛋均设为定时自动,人为影响因素很小。在温湿度管理上,一般孵化场根据孵化机情况都有一套符合本场的温湿度,把握好一个原则是制定最优温湿度组合。这要根据很多方面:个人经验值、南北方季节特点、品种特点、外环境、员工素质、巷道箱体机不同处、地区所处的海拔等等。通风,包括两层含义:孵化机通风和环境强制通风。箱体孵化机风门设有大小不同档次,技术人员可根据入孵日龄长短设定风门大小,孵化大厅安装有风扇,气温高时开风扇,凉时自然通风。注意在孵化后期,尤其是种蛋落盘后,胚胎需氧量加大,一定要加大通风,最好使用机械通风。给员工讲清其中的道理,让员工能自动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凋整,这对提高鸡苗质量和发挥生产潜能有很大益处。

孵化机怎么孵(孵化管理要点及注意事项)(2)

卫生状况在孵化环节中非常重要且受人为因素影响最大,这就要求孵化场管理人员要高度警惕,平时对各个卫生角落要仔细检查,每次出雏完毕彻底将各大厅打扫消毒,鸡苗不要长时间停留在孵化厅,以免造成绒毛污染。如果有条件,最好定期做实验室微生物检测,做到心中有数,对污染较大的地方,勤打扫勤检查。每次落盘出雏后,一定要及时对孵化机、出雏机清洗消毒;每次接收种蛋后,及时熏蒸消毒;员工进车间时,更换工作服、鞋子方能进入。孵化场对于消毒程序应有一套详细制度,涉及种蛋、孵化机、物品、鸡苗、人员等,尤其对于孵化量较大、品种较多、有巷道孵化机又有立体孵化机的孵化场,如果忽视卫生消毒,一旦微生物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几批出雏不理想,且鸡苗质量差,客户投诉多。技术人员分析原因又无从下手,很难想到这个因素,给公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孵化过程中有三个环节尤为重要:照蛋、落盘、出雏时间。①照蛋:生产实践中,箱体机一般在10天左右照蛋,这时蛋相清,发育特征明显,便于作业,员工对胚胎发育心中有数。巷道机照蛋时间固定,一般在18.5天,照蛋时动作要轻、快、准。夏季气温高,照蛋过程实际上也是凉蛋过程,对胚胎发育有益处。冬季气温较低,照蛋时间不要过长,否则会造成胚胎受凉,发育终止,孵化率低且鸡苗弱。②落盘:在孵化机正常周转情况下,尽量将落盘时间定在17或19天,最好不要在18天落盘,因为这时胚胎发育活跃,由尿囊膜呼吸转为肺呼吸,轻微的应激对胚胎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落盘时要轻拿轻放、快而稳。如有臭蛋立即拿出,以免污染其他种蛋。在冬季气温较低时,落盘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影响孵化率和鸡苗质量。③出雏时间:鸡苗的孵化期一般为504小时,各品种有微小差异,出雏高峰大约10个小时。技术人员一定要把握好出雏时间,如果这之前工作都做得很好,但在一点上出现问题,将会功亏一篑。如果出雏晚了,鸡苗会脱水缺氧。切记,在孵化机脱水1小时,比鸡苗在外停留10小时造成的脱水要严重得多。出雏过早,鸡苗脐部吸收不好,且有的鸡苗还未出壳,会造成毛蛋增加,鸡苗弱。因此,在出雏那一天,技术人员务必重视此项二正作,不要轻视。

技术管理人员要经常对孵化效果进行分析,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孵化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不论成绩好坏,每批进行打蛋分析,查找原因,以指导孵化生产和种鸡饲养管理工作。

3 鸡苗管理

将鸡苗捡出后,按健弱雏标准分别装箱,需要鉴别的放于鉴别室,最好放置2小时后再鉴别。如果品种多、数量大,又有公母之分,应在苗鸡房按品种设置区域,做上标记,既利于操作又便于发鸡。一般说来,鸡苗捡出后,放置8~10小时后发鸡苗较好。苗鸡室温25~28℃,湿度60%~65%,通风良好,空气又不干燥。肉鸡对温度很敏感,在苗鸡室可放于温度适中、通风最好的区域;蛋鸡需要温度较高,放于室温较高的区域,最好在苗鸡室的中间位置;麻鸡、黄鸡本身适应性较强,可放置在温度较低的区域。蛋鸡如果受凉,排泄加速,箱子底部会被打湿,箱体整体变软,不利于运输且鸡苗羽毛脏,有粪便,外观不好。肉鸡受凉后,腹部羽毛也很脏。大家切不可小看此项工作,做得不好,会造成鸡苗前期死亡多,无形中降低了鸡苗潜力;做得好,能保证鸡苗潜力正常发挥,且客户对鸡苗外观也感到满意。

如有条件,可定期进行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做好鸡苗售后质量跟踪和反馈意见的收集工作,不断改进工作,奠定鸡苗品牌的基础。

综上所述,影响孵化率的因素很多,技术管理人员既要重视关键点,又不能忽视日常工作。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这一点在孵化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

孵化机怎么孵(孵化管理要点及注意事项)(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