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子兵法百家讲坛17(揭子兵法百家讲坛第37讲)

揭子兵法百家讲坛17(揭子兵法百家讲坛第37讲)(1)

大家好!我是揭晓大校的战友、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副团长、男高音歌唱家陈小涛。很高兴今天能到揭子兵法百家讲坛读兵书,作为军队文艺工作者,能够参与到揭子兵法的传播与传承当中,我感到非常的荣幸。

揭子兵法百家讲坛17(揭子兵法百家讲坛第37讲)(2)

著名歌唱家陈小涛剧照

下面,我为大家带来揭子兵法第三十七讲驭,驾驭的驭。

揭子曰:人以拂气生,才以怒气结。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人要调养体内之气才能生存,对有才能的人循循善诱以发挥他们的长处,以威慑的力量来抑制他们的短处。

这里有几个词解释一下:

1. 拂:意为轻轻吹过,这里指善于引人他人的意思。

2. 怒:意为生气、气愤,气势盛等,这里指威慑的力量。

3. 驭:即统驭、驾驭。这里指主将对部下的指挥。

4. 凶:意为不幸的、不吉祥的、恶,等等,这里指短处、不好的方面。

5. 损:意为减少、使失去原来的使用效能、使蒙受害处,等等,这里指有害的方面。

下面从兵战上进行解说:

部署辽沈战役,毛泽东的战略决策是首先强攻锦州。打锦州就是摆出了关门打狗的态势,就是下决心用差不多相同的兵力一举吃掉敌人的四十多万大军。毛泽东面对的不单是国民党的这四十多万大军,还必须考虑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的意见。

揭子兵法百家讲坛17(揭子兵法百家讲坛第37讲)(3)

林彪一开始就不想打锦州。他顾虑打锦州会受到锦西和沈阳的敌人合围攻击,使其骑虎难下。但毛泽东是从全国考虑问题。他需要的不是一般的胜利,而是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他需要的也不是东北一个战场上的胜利,而是不使敌军入关而增加华北或淮海战场上的压力,是要全歼东北之敌进而围歼华北之敌和夺取淮海战役的全面胜利!为此,毛泽东先后发了二十多封电报,一再说服林彪,严令其暂撤对长春的重兵围困,务必全歼锦州之敌!

上面讲的是兵战,下面从商战方面进行解说:

在商战中运用“驭”的谋略,要求商家能够控制部属,用其长而抑其短。就是要做到既能让部属独立决断,充分发挥主动性,又防止部属违抗命令独断专行。

企业的主管,若善于驾驭部属,则部属将竭尽全力,为企业成长而努力。正如揭子所说:“勇者必狠,武者必杀,智者必诈,谋者必忍”,企业用才也是如此。用其长处对企业有利,若为其另一面所损,则企业也将受到伤害。

俗话说:“金无赤足,人无完人。”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凡人皆有所长,亦有所短,用其长而弃其短,则常人可变为能人;反之,用其短而弃其长,则能人可沦为常人。优点突出的人缺点也很突出,关键是要能做到像揭子所说的那样“使其能而去其凶,收其益而杜其损。”所谓扬其所长而抑其之短,就是指在用人行为中,领导者应尽力发掘被使用对象的长处,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效能,做到以一当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揭子兵法百家讲坛17(揭子兵法百家讲坛第37讲)(4)

李嘉诚说:“大部分的人都有部分长处部分短处,好像大象食量以斗计,蚂蚁一小勺便足够。各尽所能,各得所需,以量才而用为原则;又像一部机器,假如主要的机件需要用五百匹马力去发动,虽然半匹马力与五匹马力相比是小得多,但也能发挥其一部分作用。”

揭子兵法百家讲坛17(揭子兵法百家讲坛第37讲)(5)

陈小涛近影

好了,揭子兵法第三十七篇驭,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