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无声何处是归期(谁终将声震人间)

尼采曾说过,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我们都是平凡的大多数,很多人按部就班、碌碌无为,终其一生都为了社会和他人的期待不懈努力。

上学时是老师眼中的乖学生,工作中是对老板言听计从的打工人,感情里是委曲求全的懂事人。生怕展现出自己的棱角、个性、独树一帜和与众不同,成为别人眼中的“异类”。我们本来是极具个性、形状各异的样子,为了通往“合群”的目的地,雕琢、挤压成相似的形状,却从没有想过,人到底为什么要“合群”。

在《不合群的勇气》中,作者莉迪娅·约克纳维奇用10个“异类”自我接纳的故事告诉我们,永远不要怀疑,那些低谷中的徘徊,都会让你更加靠近那个命中注定的更好的自己。

岁月无声何处是归期(谁终将声震人间)(1)

作者本人曾经因为失去了孩子陷入低谷,她每天和流浪者们一起睡在桥下,向每一个认识的人编造自己照顾孩子的生活经历,她用对身体的自我毁灭掩盖内心的痛苦。

直到最后,文学和写作解救了她,她像是一头扎进了人生水域的底部,带着海底遗珠冲上水面重新呼吸,用写作的方式缓解这一过程中的悲痛和创伤。她找到了自己与生活和解的方式:“不用理会世人的眼光,你只需要做自己”,承认自己的不合群,不同中蕴藏着力量,不同中也孕育着美丽。

人们常常用“苦难让你变得更强大”之类的说辞来歌颂苦难,这根本就是荒诞至极。苦难造就人生这样的说法也许会激励一些人,残缺的家庭、疾病、亲人的变故······苦难是会作用在每一个活生生的人身上,对于那些无从选择只能经历磨难的人来说并不公平,这会让他们觉得他们受错了苦难。

每一个在生活谷底涅槃重生的故事都在向世界呼喊,只有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出生、苦痛、错误和迷茫,接纳自己和别人并不太一样。放弃你所坚持的那些并不适合自己的虚假努力,去阅读、去写作、去不顾一切地讲述自己的故事、去天马行空的绘画,文学和艺术最能包容异类,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从心里相信自己可以拥有美好的生活,这一切并不容易,但拥有不合群的勇气,是一剂让你能从痛苦中爬起来的良药。

在书里对我触动最大的来源于作者的一次选择,她在三十岁出头的年纪里用自己的经历写了一篇小说,这部小说为她带来了四封回信:哥伦比亚大学接收她攻读艺术硕士学位、圣迭戈州力大学写作教师的职位、3000美元写作经费及去纽约和作家见面交流的机会。

这些让任何普通人遇到都会欣喜若狂的好消息却让她陷入无措,她在心里觉得自己是一个异类,总是把事情搞得一团糟,自己不会成为成功的作家,于是放弃了一生最大也是唯一的梦想——成为一名作家,放弃了最渴望的攻读艺术硕士的机会。在作家交流会上面对无数美好事物、大好机会,她的心理创伤使得即使机会就摆在面前,她也不知道该如何答应别人,她从心里就不相信自己有资格拥有美好的一切,只是因为她是“异类”。

这本书是很温柔的一本书,她告诉所有那些深陷命运泥潭、与周遭格格不入的人,你们的故事有我倾听,在这世上,还有很多和你相似的人。不合群的勇气,你我都需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