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下三国后期(三国后期被忽视的战争)

在汉末三国,有许多著名的战争,比如说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等。可是在三国后期,也爆发过一场意义深远的战争,不过这场战争往往被人们忽视。其实,这场战争的规模也不小,东吴甚至投入了十万大军,虽然它取得了胜利,但却加速了东吴的灭亡,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讲一下三国后期(三国后期被忽视的战争)(1)

一、吕兴叛乱

这场战争就是西晋、东吴之战的交趾之战!事情还得从262年说起,这一年吴主孙休派使者前往交趾地区征收孔雀、大猪。在此之前,交趾太守孙谞已经征调数千人前往建业服役,引起了百姓的不满。交趾郡吏吕兴利用使者来交趾的机会,大肆煽动军民,“招诱诸夷”。263年五月,吕兴利用军民不满的情绪,发动叛乱,杀死了使者以及太守孙谞。

而就在此时,曹魏派出大军征讨蜀汉,后主刘禅向东吴求援。而交趾地处偏僻,所以东吴没有第一时间用兵,而是将精力放在曹魏、蜀汉的身上,还想趁机浑水摸鱼,占领永安。蜀汉灭亡后,吕兴派人前往南中,通过蜀汉降将霍弋向曹魏输诚。264年,司马昭任命吕兴为都督交州诸军事,同时任命霍弋为交州刺史。

讲一下三国后期(三国后期被忽视的战争)(2)

二、晋吴交锋

之后,霍弋派出军队前往交趾,援助吕兴。虽然吕兴被杀,但西晋已经控制了交趾地区。与此同时,九真郡、日南郡也投靠了刚刚建立不久的西晋政权。在霍弋的推荐下,爨谷、马融(马忠之子)、杨稷先后出任交趾太守。刚开始东吴没有精力对付南方的叛乱,因为孙休病死,孙皓即位,随着皇位的更迭,内部一直存在着问题。

随着西晋在交趾地区的统治逐渐稳固,东吴出现“合浦以北,民皆摇动”的局面,孙皓这才腾出手来解决交趾问题。268年,孙皓派交州刺史刘俊、前部督修则领兵征讨交趾。结果没想到东吴几乎全军覆没,西晋大将毛炅斩杀两位东吴将领,并且大破吴军。孙皓恼羞成怒,调集两路大军,一路由虞汜(虞翻之子)、薛珝(薛综)率领,另一路由李勖、徐存率领。

讲一下三国后期(三国后期被忽视的战争)(3)

三、平定交趾

可是李勖、徐存这一路出现了问题,他们擅自撤退,结果孙皓大怒,将他们诛灭三族。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位将领主动请缨,他就是陶璜,于是孙皓让陶璜参与这场战争。陶璜是东吴后期的一位名将,他不仅善于用兵,而且对交趾地区非常了解。陶璜善于用兵,而且采用反间计,多次打败西晋的军队,在交趾的争夺中占据主动。

271年,陶璜率领十万大军包围交趾,最终攻破城池,平定了交趾的叛乱。东吴虽然在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但却损失很大,投入了大量的兵力、财力。而西晋方面则没有什么损失,因为他们所采取的措施是“以蜀制交”,是利用原来蜀汉驻南中的军力来对付东吴的。战争严重损耗了东吴的国力,加速了它的灭亡。

参考资料:1.《三国志》;2.《晋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