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雄关漫道真如铁)

了解毛泽东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必须先回忆一下娄山关之战。

“娄山关”在贵州省遵义城北娄山的最高峰上,建立在峻拔的山峰之间,是进入四川的重要隘口和贵州北部的险要之地,离遵义城大约60公里。关上竖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娄山关”三个大字,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1935年1月7号,长征中的红军占领遵义城,1月10号,红军第一次攻克娄山关。1月15号到1月17号,红军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中国革命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开始了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1月19号,红军离开遵义,20号,红军翻越娄山关。向四川南部进发,准备渡过长江与在川西北的红四方面军会师北上。蒋介石发现红军意图,便在长江沿岸集结重兵,处处设防,红军便改变计划,突然抛开川军,转头东进。2月25日,红军第二次攻克娄山关,重新占领遵义,歼灭了王家烈的二个师,取得了遵义会议后的第一个大的胜利,也是红军长征中的第一个伟大胜利。28日,毛泽东同军委纵队过娄山关,有感于娄山关战斗的胜利,毛泽东作《忆秦娥娄山关》一词。

词的原文是这样的: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雄关漫道真如铁)(1)

毛泽东的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号上。这首词在毛泽东现存的诗词中,是他自己作解释最多的一首。最早在1958年12月21号,毛泽东在文物出版社刻印的线装大字本《毛主席诗词十九首》对这首词批注道:

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 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一下诸篇反映了这一种心情。

这本书将《忆秦娥娄山关》排在《十六字令三首》之前。以下诸篇指的是《十六字令三首》、《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和《清平乐六盘山》可见,作者在写作这首词的时候,尚不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心情。

这首词的上半阙写拂晓时出发行军的情景,下半阙写傍晚红军越过娄山关天险的壮美景象。

1962年《人民文学》编辑部发表毛泽东词六首前抄送郭沫若,请他写些注释性的文字,以便青年读者们更好的理解。郭沫若欣然写成《喜读毛主席词六首》一文。后来,毛泽东在郭沫若送去的《喜读》一文的清样上,全文删去了郭沫若对《娄山关》一词的解释部分,将近700字。毛泽东在清样边旁的空白处,以郭沫若的名义改写了一段文字,可以看做是作者对这首词的最准确、最权威的解释了。毛泽东写道:

我对于《娄山关》这首词做过一番研究,初以为是写一天的,后来又觉得不对,是在写两次的事,头一阙一次,第二阙一次。我曾在广州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过意见,主张后者(写二次的事),而否定了前者(写一天),可是我错了。这是作者告诉我的。

1935年1月党的遵义会议以后,红军第一次打娄山关,胜利了,企图经过川南,渡江北上,进入川西,直取成都,击灭刘湘,在川西建立根据地。但事与愿违,遇到了川军的重重阻力。红军由娄山关一直向西,经过古蘭古宋诸县打到了川滇黔三省交界的一个地方,叫做"鸡鸣三省”,突然遇到了云南军队的强大阻力,无法前进。中央政治局 开了一个会,立即决定循原路反攻遵义,出敌不意打回马枪,这是当年二月。在接近娄山关几十华里的地点,清晨出发,还有月亮,午后二三时到达娄山关,一战攻克,消灭敌军一个师,这时已近黄昏了。乘胜追击,夜战遵义,又消灭敌军一个师。此役共消灭敌军二个师,重占遵义。词是后来追写的,那天走了一百多华里,指挥作战,哪有时间去哼诗呢?南方有好多个省,冬天无雪,而只下霜,长空有雁,晓月不甚寒,正像北方的深秋,云贵川诸省就是这样。“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两句,据作者说,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 了作者自以为颇为成功的这二句话。由此看来,我在广州座谈会上所说的一段话,竟是错了。

解诗之难,由此可见。

毛泽东以郭沫若的口吻改写的这段话长达500多字。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雄关漫道真如铁)(2)

据成仿吾回忆攻克娄山关、二占遵义的情形:“我军猛攻娄山关高地点金山。经过肉搏占领了这个制高点,然后连续冲锋,把敌人全部击溃,傍晚占领了娄山关关口。毛泽东在这次娄山关战役结束时,于傍晚登上娄山关,这时,碰上了一个被抬下来的伤员,一条腿被打断了。毛泽东问他叫什么名字,回答说叫钟赤兵,是红三军团的一个团长。就是后来新中国的独腿将军。当时太阳还没有落山,战场也没有来得及打扫,硝烟笼罩着血色和尸体。几十年后,毛泽东没有忘记这血与火的一幕。这首词就是毛泽东回忆当时场景而书写的。”

1960年前后,毛泽东在回答外文书籍出版局《毛主席诗词》英译者时说:“这首词上下二阙不是分写二次攻打娄山关,而是写一次。过娄山关时太阳还没有下山。”

综上所述这,毛泽东对这首词的解释,说的非常清楚,是写一天的战斗,不是写的二次攻打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以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成为千古名句,不断的被世人引用。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雄关漫道真如铁)(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