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鬼三神四(常听人说神三鬼四)

我国历史悠久,在几千年的文明演变中,有很多的风俗习惯一直流传下来,沿用至今。中国人历来讲究礼节,虽然有的礼节已经慢慢地淡化和消失,但很多还是一如既往的坚持下来,尤其是在我国农村地区,逢年过节的时候,特别讲究,有些规矩一定要遵守。

每到过年的时候,特别是在祭祖和上供时,常听老人们说“神三鬼四”这句俗语。那么,“神三鬼四”是什么意思?说的究竟是什么呢?

什么是鬼三神四(常听人说神三鬼四)(1)

原来,“神三鬼四”说的是祭祀时的礼节和讲究,是一种习俗,通常解释为在祭神或一般吉礼中叩头次数、祭品数目常用“三”,在丧礼中常用“四”,说白了就是拜神什么都要是三个,拜鬼什么都要是四个。要想解释清楚这一点,我们先说说“神”和“鬼”。“神三鬼四”中的“神”和“鬼”,与传统文化中的“神鬼”不太一样,据老人们讲,画在纸上或放着祭拜的“像”(比如财神爷等画像、神龛摆放着的祭拜神像等),一般都是“神”;人死后为鬼魂,因此坟地、牌位等涉及的则称为“鬼”。

什么是鬼三神四(常听人说神三鬼四)(2)

我国幅员辽阔,“神三鬼四”这个规矩在各地也有不同的讲究,大致有这么几种说法:其一指的是供品数,即祭祀时神用三盘供品,鬼用四盘供品;其二是烧香时用香的数量,即敬神时每次要燃三根,上坟和拜祖先的时候燃香必须四根;其三是烧纸的时候,给神烧纸要三张三张地烧,给鬼的话就要四张四张地烧;最后是磕头的数量,即拜神磕三个头,拜鬼要磕四个头,但是大年初一,给长辈拜年时磕头只能磕两个,所谓的“神三鬼四人俩”。

什么是鬼三神四(常听人说神三鬼四)(3)

“神三鬼四”起于何时,无从探究,也没有出处,作为人们生活中的惯用语与习俗,就像老人说的那样:“祖辈传下来的规矩,记住就行了。”“神三鬼四”的原因,人们常说三是阳数,四是阴数,所以有此分别。为什么人们对于“鬼”比“神”更加敬畏,“鬼”比“神”多一个呢?俗语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

什么是鬼三神四(常听人说神三鬼四)(4)

《论语·述而》中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这大过年的谈神论鬼,有违春节喜庆祥和的氛围了。

我姑妄言之,您姑妄听之,就当茶余饭后的谈资吧!

新春愉快!

什么是鬼三神四(常听人说神三鬼四)(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